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07, Vol. 12 ›› Issue (03): 225-228.doi: 10.16139/j.1007-9610.a1813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附29例报告)

胡先贵, 金钢, 刘瑞, 张怡杰, 邵成浩, 唐岩,   

  1.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肝胆胰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肝胆胰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肝胆胰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肝胆胰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肝胆胰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肝胆胰外科 上海200433,上海200433,上海200433,上海200433,上海200433,上海200433
  • 发布日期:2020-07-25

  • Published:2020-07-25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T)的诊治经验及预后,以期提高对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1993年5月至2006年8月,共29例IPMT病人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男17例,女12例。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学分类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术后病理证实,本组共有11例是类腺瘤,2例交界性肿瘤,16例腺癌。其中,主胰管型11例,分支胰管型16例,混合型2例。2例病人由于病变累及全胰而施行全胰切除术,其余病人分别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胰体尾切除术(7例)及局部切除术(4例)。在腺癌病例中,有37.5%(6/16)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IPMT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对主胰管直径≥10mm、肿瘤直径>40mm以及主胰管型病例,应高度怀疑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如术前考虑IPMT有恶性可能,则应施行合并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切除术。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诊断, 病理学, 外科

Key words: Pancreatic neoplasms,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 Diagnosis, Pathology,surg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