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 2005, Vol. 1 ›› Issue (4): 227-213.doi: 10.3969/j.issn.1673-0364.a029
吴兰草,查新建,赵耀华,夏成德,曹平,狄海萍,张穗,杨光英
Wu Lancao, Zha Xinjian, ZhaoYaohua, Xia Chengde, Cao Ping, Di Haiping, Zhang Hui, Yang Guangying
摘要: 目的 根据大白鼠皮肤碱烧伤创面早期病理组织学观察复制Ⅱ、Ⅲ度碱烧伤模型,研究碱烧伤的临床治疗.方法 Wistar纯种健康大白鼠20只,以不同浓度2mol/l、2.5mol/l、5mol/lNaOH,作用时间分别为30秒、45秒、60秒、75秒,涂抹于脱毛后的表皮.结果 2mol/L(60s)、2.5mol/L(45s),5mol/L(30s)即可直接造成Ⅱ度~深Ⅱ度烧伤;2mol/L(75s)、2.5mol/L(60s)、5 mol/L(45s)即可造成Ⅲ度烧伤,其烧伤深度与NaOH溶液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比.结论 Ⅱ度、Ⅲ度碱烧伤均为渐进性烧伤,与文献中介绍的潜拙样损伤似乎不同.另外,不同浓度NaOH溶液在相同时间对皮肤组织的损伤及同一浓度NaOH溶液在不同时间对大白鼠皮肤的损伤病理学变化均有差异.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