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潘睿忻 综述, 陈小松, 沈坤炜 审校. 循环肿瘤DNA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乳腺癌微小残留病灶的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5): 463-467. |
[2] |
李长生 李事成. 后路手术治疗急诊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1, 17(6): 553-. |
[3] |
孙祺琳 刘洋 陈骏 杨雅骊 李梦 徐慧 刘科. 皮肤镜影像结合特征分析算法权衡纵行黑甲活检必要性的临床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1, 17(3): 235-. |
[4] |
陈伟 黎行宙 MOOI Weijun 陈骁俊 孙梦哲 韩文卿 陈敏刚 张艳.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黑色素瘤诊断算法及临床验证[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1, 17(2): 108-. |
[5] |
张立鹏, 王忠敏, 赵新建. 创伤性脾破裂行脾动脉介入栓塞与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比较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3): 222-226. |
[6] |
郝杰, 楚小鸽, 李超, 巴音才次克, 董光苹, 刘占云, 刘振宇, 王静懿, 李良群, 孙海波, 陈瑜, 陈秋生, 孙慧平, 糜坚青, 王瑾,. 培门冬酶治疗成人Ph/BCR-ABL1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药物活性与疗效[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9, 14(06): 355-360. |
[7] |
张家振,翟豹,田佳鑫,闵玥,刘斌. 髋关节置换术用丙烯酸骨水泥性能评价的关注点[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 14(3): 174-177. |
[8] |
赵华丽, 徐文鹏, 梁宗辉. 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磁共振成像3D-FIESTA-C、IDEAL序列特征及诊断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2): 197-201. |
[9] |
顾逸飞,陈辉,马刚,胡丽,王咏莹,朱佳芳,林晓曦. 剥脱性激光治疗儿童眼睑及眼周先天性黑色素痣的中期疗效[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7, 13(5): 252-255. |
[10] |
李晓帆, 王少元. 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5): 472-476. |
[11] |
华涛, 管一晖,. 创伤性脑损伤和氟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2): 147-151. |
[12] |
王建中. 流式细胞术诊断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当前主要的技术问题和对策[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1): 7-11. |
[13] |
陈冰, 眭竫旎. 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监测方式的展望[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1): 17-26. |
[14] |
王咏莹,杨希,陈辉,林晓曦. 先天性黑色素痣的激光治疗进展[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 12(6): 385-387. |
[15] |
张佼佼, 糜坚青,. 微小残留病灶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6): 391-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