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空天防御  2021, Vol. 4 Issue (1): 52-59    
0
  无人飞行器总体与支撑技术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基于伪谱法的无人机集群飞行路径规划
李征, 陈建伟, 彭博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076
UAV Cluster Path Planning Based on Pseudo-spectral Method
LI Zheng, CHEN Jianwei, PENG Bo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System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76, China
全文: PDF(2083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针对多无人机协同飞行情况下的路径规划问题,为了解决传统路径规划算法搜索效率低、难以处理复杂约束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Radau伪谱法的无人机集群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了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考虑了集群飞行过程中的约束条件,将其转化为非线性约束;然后,确定了路径规划的性能指标,建立了无人机集群路径规划的最优控制模型;最后,使用Radau伪谱法求解最优控制问题,并分别进行了无人机集群集结任务仿真和编队飞行任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Radau伪谱法的无人机集群路径规划算法可以得到满足状态约束、路径约束和控制约束的飞行轨迹,符合多架无人机协同飞行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路径规划最优控制伪谱法    
Abstract:针对多无人机协同飞行情况下的路径规划问题,为了解决传统路径规划算法搜索效率低、难以处理复杂约束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Radau伪谱法的无人机集群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了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考虑了集群飞行过程中的约束条件,将其转化为非线性约束;然后,确定了路径规划的性能指标,建立了无人机集群路径规划的最优控制模型;最后,使用Radau伪谱法求解最优控制问题,并分别进行了无人机集群集结任务仿真和编队飞行任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Radau伪谱法的无人机集群路径规划算法可以得到满足状态约束、路径约束和控制约束的飞行轨迹,符合多架无人机协同飞行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Key words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cluster path planning    optimal control    pseudo-spectral method
收稿日期: 2020-08-13      出版日期: 2021-03-25
ZTFLH:  V279  
作者简介: 李征(1994—),男,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飞行综合性能仿真。
引用本文:   
李征, 陈建伟, 彭博. 基于伪谱法的无人机集群飞行路径规划[J]. 空天防御, 2021, 4(1): 52-59.
LI Zheng, CHEN Jianwei, PENG Bo . UAV Cluster Path Planning Based on Pseudo-spectral Method. Air & Space Defense, 2021, 4(1): 52-59.
链接本文:  
https://www.qk.sjtu.edu.cn/ktfy/CN/      或      https://www.qk.sjtu.edu.cn/ktfy/CN/Y2021/V4/I1/52

参考文献
[1] 周东荣, 陈世海, 蒋哲, 严赛男, 闫瑞海, 高宇. 无人机实景三维建模在“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迁移与保护项目中的应用[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3, 57(S1): 20-24.
[2] 罗统, 张民, 梁承宇. 多无人机协同目标跟踪制导律设计[J]. 空天防御, 2023, 6(3): 113-118.
[3] 黄鹤, 胡凯益, 李战一, 王会峰, 茹锋, 王珺. 融合MCAP和GRTV正则化的无人机航拍建筑物图像去雾方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3, 57(3): 366-378.
[4] 黄鹤, 高永博, 茹锋, 杨澜, 王会峰. 基于自适应黏菌算法优化的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3, 57(10): 1282-1291.
[5] 黄宇昊, 韩超, 赵明辉, 杜乾坤, 王石刚. 考虑安全飞行通道约束的无人机飞行轨迹多目标优化策略[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8): 1024-1033.
[6] 李登攀, 任晓明, 颜楠楠. 基于无人机航拍的绝缘子掉串实时检测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8): 994-1003.
[7] 孙兴龙, 马克茂, 姜宇, 侯振乾. 临近空间高速目标拦截策略设计[J]. 空天防御, 2022, 5(4): 10-18.
[8] 苏山, 谢永杰, 白瑜亮, 刘印田, 单永志. 微分对策协同对抗制导律方法研究[J]. 空天防御, 2022, 5(2): 58-64.
[9] 聂瑞, 王红茹. 基于神经网络观测器的无人机编队执行器故障诊断[J]. 空天防御, 2022, 5(2): 32-41.
[10] 罗菁, 张逸楠. 基于改进Grey-AHP的察打一体无人机作战效能评估方法[J]. 空天防御, 2022, 5(2): 1-7.
[11] 李兆亭, 周祥, 张洪波, 汤国建. 基于伪谱法的再入可达域影响因素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11): 1470-1478.
[12] 李伟湋, 高培雪, 陈进, 路玉卿.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和三支决策的无人机态势评估[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11): 1479-1490.
[13] 周齐贤, 王寅, 孙学安. 基于增益自适应超螺旋滑模理论的无人机控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11): 1453-1460.
[14] 郭鹏军, 张睿, 高关根, 许斌. 基于相对速度和位置辅助的无人机编队协同导航[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11): 1438-1446.
[15] 李臻, 许冰青, 李庆波, 鄢雄伟, 李博雅. 基于序列凸优化算法的飞行器轨迹规划[J]. 空天防御, 2021, 4(4): 50-56.
沪ICP备15013849号-1
版权所有 © 2017《空天防御》编辑部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