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空天防御
      2019年, 第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9-01-10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专家特稿
    军事智能技术在海战领域应用的几点思考
    邱志明, 罗荣, 王亮, 肖玉杰, 李烨, 何翼
    空天防御. 2019, 2 (1): 1-5.  
    摘要   PDF (8268KB)
    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与军事智能技术的内涵及应用,研究了军事智能技术对海战形态与作战理念、作战样式带来的深刻变化,总结了未来智能海战的基本特征;随后,分析了国内外军事智能技术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海战装备智能化发展思路和发展建议。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智能化分布式协同作战体系发展综述
    唐胜景, 史松伟, 张尧, 周亮
    空天防御. 2019, 2 (1): 6-13.  
    摘要   PDF (7725KB)
    智能化分布式协同作战具有高度集成、自组织、自决策、效费比高等特点,势必将成为未来战场上行之有效的作战模式。从作战理念的核心思想、体系架构的组成要素及其突出特点三个方面出发,论述了智能化分布式协同作战的概念与内涵。首先,概括介绍了国内外先进的智能化分布式协同作战系统项目,重点阐述了相关项目的发展目的和技术特点;随后,详细分析了推动智能化分布式协同作战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包括态势感知与认知技术、信息融合与目标跟踪技术、分布式协同任务规划技术以及一致性控制与协同制导技术;最后,根据对国内外相关项目和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的分析,从平台设计过程和技术特点出发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为智能化分布式协同作战体系总体架构设计与关键技术攻关提供重要参考。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导弹武器系统与总体技术
    单侧提拉发射系统流固耦合动力学仿真
    刘广, 尚宇晴, 许泉, 俞刘建, 樊浩
    空天防御. 2019, 2 (1): 14-21.  
    摘要   PDF (6179KB)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复杂接触力和燃气力条件下单侧提拉发射系统箱弹的动态分离规律,为外弹道设计提供依据,提出了用发射气体动力学直接耦合多体动力学的方法来对单侧提拉发射系统流固耦合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单侧提拉发射系统发射气体动力学模型和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所构建的流固耦合协同仿真环境,采用交替求解发射气体动力学和刚柔耦合动力学的方式实现了单侧提拉发射系统流固耦合协同仿真计算,评估了单侧提拉发射系统流固耦合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导轨排气孔可有效控制弹体上所受的俯仰力矩,从而有效控制弹体俯仰角速度。研究结果对单侧提拉发射系统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特征线理论的超声速进气道压缩面设计研究
    杨帆, 李小林, 刘小波, 傅建明
    空天防御. 2019, 2 (1): 22-28.  
    摘要   PDF (6616KB)
    基于有旋特征线理论开发了特征线程序,通过指定压缩面沿程参数变化规律,得到了满足指定压缩规律的进气道前体压缩面。对不同压缩规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策略选择。分析结果表明:特征线法可高效指导超声速进气道压缩面设计;采用分段设计策略可得到高总压恢复系数和高增压比的压缩面,同时后段压力梯度大幅下降,有利于附面层稳定,出口截面参数分布更为均匀;采用马赫数三次曲线压缩规律也可以降低出口的压力梯度,提高三次曲线拐点处的马赫数梯度可以增大压缩效果,但如果预设的出口壁面马赫数较低,则增大拐点处的马赫数梯度可能会使得出口截面的总压恢复系数下降。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防空导弹拦截高速大俯冲机动目标中制导律设计
    束川良, 朱迪, 钟永建, 孟万里, 郝莲英
    空天防御. 2019, 2 (1): 29-32.  
    摘要   PDF (2916KB)
    简要分析了高速大俯冲目标的特点以及防空导弹采用传统比例导引拦截此类目标的缺点,提出了对大俯冲机动目标进行实时预测的措施,着重介绍了一种准逆轨拦截的导引方法,并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
    基于Kalman滤波的弹上陀螺零偏标定技术
    廖欣, 朱莹, 史冉东, 郭正勇
    空天防御. 2019, 2 (1): 33-36.  
    摘要   PDF (3721KB)
    提出了一种利用弹上导航用高精度陀螺对光轴上MEMS陀螺进行标定的方案,设计了高精度陀螺、MEMS陀螺零偏差值的Kalman滤波算法。经静基座、动基座仿真验证,陀螺零偏标定方案合理可行、鲁棒性强,可满足工程应用需要。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变结构的空间杀伤器末制导律研究
    臧月进, 李仁俊, 曾亮
    空天防御. 2019, 2 (1): 37-41.  
    摘要   PDF (3551KB)
    针对空间杀伤器高速交会条件下的末制导问题,首先在建立空间杀伤器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基于相对运动方程设计了采用指数趋近律的变结构制导律,然后进行了平滑处理以抑制系统抖动,最后采用Schmitt触发器对制导指令进行了脉宽调制。仿真结果表明: 针对空间目标杀伤变结构制导律具有鲁棒性强、脱靶量小和燃料消耗低的优势,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电子综合对抗与信息技术
    战斗机超视距空战敏捷性分析
    裴云, 侯铁旦, 杨青山
    空天防御. 2019, 2 (1): 42-46.  
    摘要   PDF (5048KB)
    参考战斗机在地球空间物理域的机动性和敏捷性,探讨了战斗机超视距空战敏捷性和电磁信息机动对抗概念,运用空战OODA环原理,分析了战斗机超视距空战OODA环及电磁信息对抗OODA环,研究了F22与F/A18、EA18G飞机的超视距空战对抗场景,以及电磁信息域的机动攻防对抗过程,探讨了战斗机电磁信息机动性、空战敏捷性与超视距空战优势的关系。通过分析和研究,表明信息机动性是战斗力的关键,电磁信息机动对抗能力和空战敏捷性对于战斗机夺取超视距空战优势至关重要。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低信噪比信号相位差检测算法优化设计与实现
    曹奕涛, 淳莉, 张宏军, 赵洪峰, 周小川
    空天防御. 2019, 2 (1): 47-52.  
    摘要   PDF (4269KB)
    针对导弹自动驾驶仪回路测试中相位差的测量,介绍和分析了目前常用的测量相位差的三种算法,即零点比较法、频域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的原理,并运用虚拟仪器技术分别实现了这三种算法。通过仿真,分析了这三种算法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采用相关分析法测量信号的相位差,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相关分析法,并针对信号噪声比较大,即低信噪比情况,对相关分析法进行了优化设计与实现。通过仿真验证表明,改进后的相关分析法能在低信噪比情况下有效提高信号相位差检测精度,使用该算法在对某型号导弹驾驶仪回路实际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后,进一步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
    基于DDS的宽带低相噪本振源设计与验证
    周逍宙, 邓春, 陈祎, 李小平, 李添翼
    空天防御. 2019, 2 (1): 53-57.  
    摘要   PDF (3391KB)
    按照产品对本振源的设计需求,对几种本振源方案进行阐述和分析。选择基于DDS的倍频锁相方案展开设计,详细介绍了频段、精度、相噪和杂散等方面的设计,对其可实现的指标进行了计算、仿真。最后,通过产品测试,验证了该设计的有效性。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弹上电缆抗干扰仿真分析
    邵志江, 孙全, 郭金雷, 潘金波, 杜哲
    空天防御. 2019, 2 (1): 58-63.  
    摘要   PDF (5726KB)
    弹上电缆是弹上所有信息的传输通路,也是电磁干扰的主要耦合通道。首先,对弹上电缆间相互干扰以及外部电磁脉冲辐射对弹上电缆的干扰进行了仿真,分析了电缆排布因素对线缆间相互干扰的影响以及电磁脉冲不同极化方式、入射角度对弹上电缆的干扰等;随后,运用仿真技术对弹上电缆进行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可以快速观察各个设备的受扰情况,为导弹抗干扰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多方向混合模板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
    张燕, 贾振宇, 周顾人, 黄峥嵘, 刘静秋
    空天防御. 2019, 2 (1): 64-69.  
    摘要   PDF (5249KB)
    在对复杂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的灰度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了一种新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通过研究分析红外弱小目标图像各个部分的灰度分布特征,引入了一种改进的检测模板;该模板具有8个方向、3个层次结构,能够滤除属于背景的部分区域。其次,采用中值滤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滤除与目标差别较大的背景区域,从而降低检测时间,并基于目标特有的灰度分布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改进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检测算法。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弱小目标,可为导弹及早发现并追踪红外小目标提供参考。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军地联合一体化保障与试验技术
    面向装备综合保障设计的大数据系统研究
    郭璐, 毛勇, 姚会举
    空天防御. 2019, 2 (1): 70-75.  
    摘要   PDF (6510KB)
    针对装备的现有综合保障设计的不足,结合装备综合保障设计需求,研究面向装备综合保障设计的大数据系统。通过对综合保障大数据系统总体架构、全寿命周期综合保障大数据集成与存储技术、综合保障大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形成一套覆盖装备综合保障大数据集成与存储、大数据挖掘以及网络基础支撑环境的总体框架方案,以期指导综合保障大数据系统的构建。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在线办公  
作者中心 编辑中心
专家中心 主编中心
 
友情链接
沪ICP备15013849号-1
版权所有 © 2017《空天防御》编辑部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