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张鹏, 余海东, 袁可. 基于高阶复合曲面单元的非均匀大薄板装配偏差计算模型[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5): 584-593. |
[2] |
姚利民,张道刘,侯秀娟,刘涛,李志敏. 考虑焊接变形的装配偏差分析在动力集中型动车组中的应用[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9, 53(3): 260-268. |
[3] |
邓发强;张继业;李田;. 某双层动车组中间车厢内气流场及热舒适性分析[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9, 35(01): 179-184+188. |
[4] |
曾庆臻;韩鑫;黎荣;武浩远;刘兴中;. 基于联合分析和QFD构建高速列车需求模型[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8, 34(02): 154-158. |
[5] |
倪明明;闵祥斗;左言言;庄婷;. 车内噪声预测及平稳舒适性研究[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4, 30(02): 136-139. |
[6] |
李娟;徐伯初;董时羽;王超;向泽锐;. 基于感性工学的高速列车内环境设计[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3, 29(06): 47-49+54. |
[7] |
张榆;李洋;李娟;石培金;. 从特征线到高速列车的造型设计[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3, 29(04): 68-71. |
[8] |
臧俊, 薛雷平. 隧道内缓冲结构对高速列车微压波的影响[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3, 47(02): 248-252. |
[9] |
徐志强1, 李志敏1, 朱平1, 冯孝忠2. 高速列车司机室前窗框焊接变形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2, 46(07): 1088-1091. |
[10] |
刘银华, 金隼. 基于小数据集贝叶斯网络建模的偏差源诊断方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2, 46(05): 701-705. |
[11] |
吴桃生1, 李志敏1, 冯孝忠2, 杨艳群2, 王华1. 高速列车司机室复杂曲面制造质量评价[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2, 46(05): 706-711. |
[12] |
李培成;沈利冰;来新民;张媛媛;. 薄板件焊装仿真零件定位偏差的计算方法[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0, 26(02): 54-58. |
[13] |
张弩;樊勇;颜晔;于奎刚;郑丞;金隼;. 轿车翼子板装配偏差建模与定位工艺优化[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9, 25(06): 64-68+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