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1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7-23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叠层自组装技术在根面构建缓释系统的研究
    张弘,岑莲,汪俊
    2015 (3):  121-123.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01
    摘要 ( 373 )  
    目的 使用叠层自组装技术在牙根面构建外源性蛋白缓释系统。方法 收集离体下颌第二前磨牙18颗,随机分为6组,a-e组为实验组,进行酸蚀处理;f组为对照组,不作酸蚀处理。各组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叠层自组装实验,于第1~9天收集样本液,检测吸光度并计算蛋白释放浓度。结果 各组样本蛋白均有持续性释放,各组内均呈现缓慢释放的趋势(P<0.05)。酸蚀处理组蛋白释放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随着原料中蛋白浓度增加,其释放量及缓释速率提高(P<0.05):随吸附次数的增加,蛋白释放量也提高(P<0.05),缓释速率基本不变,但释放维持时间延长。结论 叠层自组装技术能有效地在根面构建外源性蛋白的缓释系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医用可降解镁合金(JDBM)螺钉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孔祥东,郝永强,王磊,毛震扬,潘伟,戴尅戎,袁广银
    2015 (3):  124-127.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02
    摘要 ( 525 )  
    目的 探讨新型高性能医用镁合金(JDBM)的生物安全性,评估其对动物各脏器功能及局部的影响。方法 建立新西兰兔JDBM螺钉股骨植入模型,定时观察伤口愈合及一般状况。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功能及钙磷镁等,观察材料植入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收集心、肝、脾、肺、肾及螺钉周围肌肉软组织标本,行HE染色,对各脏器进行组织学观察。通过X线摄片观察螺钉周围骨质密度的改变,对螺钉的成骨性能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血液学检测结果显示,JDBM材料对血常规各项指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心功能等均无明显影响;组织学观察显示,各脏器形态学上无明显的病理性改变,同时也未引起局部肌肉软组织的炎症、异物反应;X线片显示,螺钉周围未见明显气体积聚,且降解速度较为缓慢,至6个月时,螺钉依然清晰可见,近骨皮质区见明显的密度增高影,表明此处骨形成较活跃。结论JDBM是一种生物安全性良好的新型医用可降解镁合金材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ulf2促进淋巴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朱晨芳,聂鑫,何柳,杨志,顾岩
    2015 (3):  128-132.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03
    摘要 ( 356 )  
    目的 研究硫酸酯酶2(Heparan sulfate 2,Sulf2)在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Sulf2 cDNA序列,设计并构建pCDH-Flag-Sulf2真核表达载体,慢病毒转染293FT细胞,获得合成纯化的rSulf2。通过流式分析、成管试验、裸鼠耳部淋巴管生成模型等实验,研究rSulf2对于淋巴管内皮细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LECs)细胞周期、凋亡、成管能力和淋巴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构建的pCDH-Flag-Sulf2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和测序证明构建完全正确。Western blot检测证明293FT细胞转染pCDH-Flag-Sulf2真核表达载体后,rSulf2表达增高。合成纯化的rSulf2可以减少无血清培养液诱导的LECs细胞的凋亡,增加活细胞的比例,但对细胞周期无显著影响,rSulf2还可以增加淋巴管内皮细胞的体外成管能力及增加裸鼠耳部淋巴管的数量。结论 Sulf2可以抑制LECs细胞的凋亡,对淋巴管生成起到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型猪静脉增流DIEP皮瓣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辛敏强,栾杰,穆大力
    2015 (3):  133-135.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04
    摘要 ( 320 )  
    目的 研究静脉增流对小型猪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及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 选取24头小型猪,在其腹部形成模拟增流DIEP皮瓣和传统DIEP皮瓣,并进行相应指标测量。包括皮瓣的血流灌注,静脉血管的压力,以及静脉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测量后,所有腹部皮瓣原位缝合,随机选取12只形成静脉增流的DIEP皮瓣(实验组),其余12只为传统的DIEP皮瓣(对照组)。术后7 d进行活检,测量皮瓣的成活面积。结果 在静脉增流模式下,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无增流情况下明显改善。对照组皮瓣成活率为(82.1±7.6)%,实验组为(99.4士1.2)%,差异显著。结论静脉增流技术可显著改善DIEP皮瓣灌注并增加皮瓣成活面积。就大面积皮瓣而言,静脉增流技术是改善静脉淤血和增大皮瓣成活面积的可靠方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压无针注射器治疗瘢痕疙瘩的模式研究
    刘洋,黄若蓁,陈向东,孙祺琳,陈骏
    2015 (3):  136-138.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05
    摘要 ( 384 )  
    目的 探索低压无针注射器治疗瘢痕疙瘩的药物组织渗透模式。方法 用低压无针注射器注射药物于香猪背部皮肤及离体的瘢痕疙瘩组织,观察不同压力和剂量下的弥散度与深度,组织学观察药物的分布模式。结果 相同压力下,剂量越大,弥散度及深度越大;相同剂量下,压力越大,弥散度及深度越大。传统有针注射药剂在瘢痕疙瘩组织内呈团块状,而低压无针注射器150 psi(1 psi=6.895 KPa)压力下药剂在组织浅层水平分布;175 psi压力下呈“T”形分布;200 psi压力下呈“工”形分布。结论 低压无针注射器150 psi压力下注射在瘢痕疙瘩真皮浅层,175 psi压力下可注射于瘢痕全层,200 psi压力适用于更深更致密的瘢痕疙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瘢痕内注射脂肪来源干细胞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研究
    张琪,刘李娜,邓景成,曹卫刚
    2015 (3):  139-143.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06
    摘要 ( 369 )  
    目的 研究瘢痕内注射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12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随机平均分成3组,2周后各组右耳瘢痕内注射DMEM作为自身对照,左耳分别注射ADSCs、脂肪来源干细胞条件培养基(ADSCs-CM)及不作处理。注射前及注射后1、2、3周检测瘢痕增生情况,并于注射后3周取材,行组织化学及基因学检测。结果 造模2周后,伤口均完全上皮化;DMEM注射及未处理组的伤口逐渐出现增厚、变红、变硬等增生表现,注射后3周时最为明显;ADSCs及ADSCs-CM注射组均未出现明显增生反应。取材后HE、Masson染色示,ADSCs及ADSCs-CM注射组瘢痕的胶原密度适中、排列整齐;对照及未处理组瘢痕可见大量致密、杂乱的胶原组织。基因检测发现,ADSCs及ADSCs-CM注射组瘢痕的α-SMA、CollagenⅠ表达显著低于对照及未处理组。ADSCs注射组瘢痕冰冻切片Dil荧光染色可见大量存活脂肪来源干细胞。结论 瘢痕内注射脂肪来源干细胞可以降低α-SMA、CollagenⅠ基因表达,从而改善瘢痕内胶原堆积,并最终改善瘢痕增生情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丹参、黄芪注射液对自体脂肪移植存活率的影响
    李鹏飞,郑丹宁,周佳,王健,张波,朱昌,余力
    2015 (3):  144-162.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07
    摘要 ( 302 )  
    目的 观察中药丹参、黄芪注射液对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影响,为后续实验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新西兰白兔自体脂肪移植动物模型,实验组分别予以腹腔注射丹参、黄芪注射液,于不同时间点采血、取材,测定血清VEGF表达水平和脂肪存活率,HE染色观察组织细胞形态,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周脂素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毛细血管密度及细胞活性。结果 自体脂肪移植术后第12周,实验组脂肪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时间点实验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E、CD31、周脂素染色示,实验组在细胞形态、新生毛细血管密度及细胞活性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配合应用丹参、黄芪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新西兰白兔自体脂肪移植的存活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VF细胞影响移植脂肪LPL表达的实验研究
    樊奇,郑丹宁,余力,王健,李鹏飞
    2015 (3):  148-151.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08
    摘要 ( 307 )  
    目的 探讨脂肪移植后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在SVF(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辅助移植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方法 本实验以新鲜分离的自体SVF细胞辅助移植的脂肪组织为实验组,以脂肪组织与等量生理盐水的混合物为对照组,随机在裸鼠背部两侧注射建立动物模型,对两组移植物进行脂周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分析、LPL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和LPL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TPL蛋白含量测定及LPL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显示,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和对照组LPL表达逐渐下降,在第2周、第3周、第4周时,实验组LPL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脂周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显示,两组脂肪移植后的存活细胞均逐渐减少,但第2周、第3周、第4周实验组存活细胞数高于对照组。结论 SVF促进脂肪组织表达LPL,表达差异在移植后的第2周开始出现,这可能与SVF提高脂肪组织存活率和ASCs(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成脂分化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头皮撕脱伤显微外科再植的急救处理
    朱薛锋,邓景成,蒋朝华,曹卫刚,李圣利,程开祥
    2015 (3):  152-155.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09
    摘要 ( 375 )  
    目的 探索头皮撕脱伤显微外科再植的急救处理方法。方法 2009年7月至2014年12月,采用显微外科头皮再植术治疗6例全头皮撕脱伤患者,急诊抢救措施包括早期静脉补液、输血纠正休克,快速体检后加压包扎,复合创伤检查及处理以排除任何危及生命的伤害。结果 6名患者再植术后头皮存活,形态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显微外科头皮再植术可实现最佳的头皮外观重建与功能恢复。充分的术前评估、急救处理和术后护理,是显微外科头皮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颅入路早期手术治疗颅眶颧复合骨折合并视神经损伤
    程志华,罗聪,郭煜,郭智霖
    2015 (3):  156-165.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10
    摘要 ( 285 )  
    目的 探讨经颅入路一期手术,固定颅眶颧复合骨折,并减压视神经管,治疗颅眶颧复合骨折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15例颅眶颧复合骨折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视神经管减压手术前后的视力变化。结果 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45 h,均有视神经管骨折,术前视力均为黑朦,术后随访6个月,10例术后视力有效提高。结论 一期手术固定颅眶颧复合骨折,并减压视神经管,治疗颅眶颧复合骨折合并视神经损伤安全有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纯BSSRO联合术后正畸治疗下颌前突的颞下颌关节变化
    杨莉亚,滕利,孙晓梅,徐家杰,卢建建,张超,解芳,许美邦
    2015 (3):  158-162.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11
    摘要 ( 411 )  
    目的 通过影像学测量,探讨单纯双侧下颌升支矢装劈开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BSSRO)联合术后正畸,治疗下颌前突(Mandibularprognathism,MP)患者的TMJ变化情况。方法 2012年至2014年,24例(男性8例,女性16例)MP伴/不伴面部不对称患者入组,面部对称及不对称的患者各12例,均行BSSRO联合术后快速正畸。测量术前及术后1年TMJ间隙及髁突和升支的角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偏颌侧面部对称组与面部不对称组相比,各参数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非偏颌侧面部对称组冠状位升支角明显大于面部不对称组(P=0.016 1)。术后偏颌侧面部对称组水平位髁突角明显小于面部不对称组(P=0.017 9),非偏颌侧两组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面部对称组中,偏颌侧术前术后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非偏颌侧冠状位髁突角(P=0.035 5)及前间隙(P=0.041 2)术后明显大于术前。面部不对称组中,偏颌侧术前术后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非偏颌侧冠状位升支角(P=0.017 5)及矢状位升支角(P=0.039 8)术后明显大于术前;上间隙术后明显小于术前(P=0.031 9)。结论 单纯BSSRO联合术后快速正畸,面部对称组的非偏颌侧术后冠状位髁突角及前间隙出现了扩张,面部不对称组的非偏颌侧术后冠状位升支角及矢状位升支角增加,上间隙缩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ohs显微描记手术在鼻部皮肤基底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
    陈骏,孙祺琳,刘洋,陈向东
    2015 (3):  163-165.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12
    摘要 ( 292 )  
    目的 评价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鼻部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效果。方法 2014年,对40例鼻部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进行Mohs显微描记手术,观察手术效果,并与传统扩大切除手术进行比较。结果 40例基底细胞癌均通过Mohs显微描记法切除,肿瘤扩大切除范围平均1.8 mm。39例均Ⅰ期愈合,术后外形、效果满意。术后随访6~24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对于鼻部基底细胞癌,Mohs显微描记手术比传统扩大切除更彻底,可提供更多的创面修复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肋软骨三维CT重建技术在成人耳廓再造中的应用
    李崇照,周栩,章庆国,谢洋春,刘暾,钱瑾,陈威威,程琳
    2015 (3):  166-181.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13
    摘要 ( 416 )  
    目的 探讨运用肋软骨三维形态测量技术,指导成人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中肋软骨采伐的可行性。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46例成年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术前运用三维CT分别测量第6、7、8肋软骨的三维形态和CT值,并根据测量结果,选择雕刻耳支架的肋软骨量。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12个月。结果 第6、7、8肋软骨双侧不对称20例(43.48%),肋软骨钙化明显者14例(30.43%),肋软骨采伐术中折断1例(2.17%),术后胸廓轻度畸形2例(4.35%)。结论 术前肋软骨三位形态的测量可以准确评估肋软骨情况,有助于提高成人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耳廓再造术中,肋软骨采伐的效率及质量,并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程氏阴茎再造术后感觉功能恢复的研究
    刘阳,程开祥,陈付国,程辰,麻荪香
    2015 (3):  169-171.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14
    摘要 ( 482 )  
    目的 研究程氏阴茎再造术后阴茎感觉功能恢复的规律。方法 对27例程氏阴茎再造术后患者长期随访,定期进行触觉、两点分辨觉测定,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再造龟头术后6个月左右出现触觉。6~12个月后出现两点分辨觉,2~3年后趋于稳定,可达到10~14 mm;阴茎体近端或根部术后6个月左右出现触觉,6~12个月后可测得两点分辨觉,可达到15~20 mm。结论 程氏阴茎再造术后6个月出现感觉功能的恢复,2~3年后能获得稳定的感觉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带血管蒂乙状结肠代阴道术
    麻荪香,程开祥,程辰,陈付国,刘阳,陈燕,孙桦,刘建华
    2015 (3):  172-173.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15
    摘要 ( 374 )  
    目的 探讨应用带血管蒂乙状结肠再造阴道的技术及效果。方法 2009年2月至2014年9月,我院对13例先天性无阴道女性患者行带血管蒂乙状结肠代阴道术。术后定期随访,进行体格检查、性生活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13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外阴形态良好,再造阴道长度10~12 cm,阴道直径约3 cm,阴道壁柔软、湿润,有弹性。随访8~75个月,10例术后有性生活。总体手术满意率高。结论 应用带血管蒂乙状结肠移植作为再造阴道的衬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阴道再造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置十字交叉法肌腱缝合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其在Ⅶ区伸肌腱修复中的应用
    周晟博,冒海蕾,杨茜,徐启明,王越,蒋永康,王斌
    2015 (3):  174-177.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16
    摘要 ( 482 )  
    目的 报道一种新的肌腱缝合方法——内置十字交叉法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修复Ⅶ区伸肌腱损伤的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33根猪后足的肌腱作为实验材料,随机等分成3组,分别用十字交叉法、内置十字交叉法及Halsted法进行修复。用Instron材料力学测定仪测定修复后肌腱的2-mm间隙形成负荷、断裂负荷、刚度和断裂功耗。用内置十字交叉法临床修复Ⅶ区伸肌腱断裂21例,共56指,术后均采用保护性主被动活动相结合的锻炼计划。采用Strickland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等速直线拉伸模式下,内置十字交叉法的2-mm间隙形成负荷为(49.2±5.6)N,断裂负荷为(68.3±6.3)N,刚度为(6.9±0.7)N/mm,断裂功耗为(0.79±0.07)J,均优于十字交叉法和Halsted法(P<0.05)。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内置十字交叉法修复的Ⅶ区伸肌腱(56指)无一例发生断裂,根据Strickland TAM标准,优50指,良4指,可2指,优良率96.4%。结论 内置十字交叉法具备良好的生物力学强度,外露缝线少,能满足伸肌腱早期保护性主被动活动的需要,是伸肌腱修复的理想选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次自体脂肪注射移植隆乳术后体积保持率的变化
    王祎蓉,孙晶晶,吉恺,穆大力,辛敏强,栾杰
    2015 (3):  178-181.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17
    摘要 ( 299 )  
    目的 将二次自体脂肪注射移植隆乳术后体积保持率,与首次注射后的体积保持率进行对比,探索二次注射后体积保持率的变化。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进行自体脂肪注射移植隆乳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9例患者(18侧乳房),使用三维图像技术分别计算首次注射后体积保持率和二次注射后体积保持率,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对比。结果 首次注射后平均体积保持率为0.25±0.06,二次注射后平均体积保持率为0.32±0.06,保持率显著提高(P=0.000 7)。结论 二次自体脂肪注射移植隆乳术后体积保持率较首次注射后有显著的提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皮肤微囊型淋巴管畸形的硬化注射治疗
    王海珍,邓景成,蒋朝华
    2015 (3):  182-192.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18
    摘要 ( 544 )  
    目的 探讨应用博来霉素(BLM)注射硬化治疗微囊型淋巴管畸形(LMs)的有效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32例皮肤微囊型LMs患者接受治疗。应用B超确定病变范围和层次,以BLM进行皮肤病损组织内注射硬化治疗。治疗间隔4~6周。结果 每例患者平均治疗3.5次,30例治愈,2例显效。随访1~4年,B超证实无复发微囊腔出现,无药物副作用发生。结论 应用BLM硬化注射治疗皮肤微囊型淋巴管畸形安全有效,能基本治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方中药组方淋巴方治疗肢体慢性淋巴水肿的疗效研究
    罗毅,汪立,陈佳佳,刘宁飞
    2015 (3):  185-188.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19
    摘要 ( 574 )  
    目的 观察口服复方中药组方淋巴方治疗肢体慢性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239例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患者服用复方中药组方淋巴方,治疗前、后采用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组织水肿程度,卷尺测量患肢周径变化。结果 患者服用复方中药淋巴方治疗1个疗程后(1个月),患肢组织水肿明显减轻(P<0.05),患肢周径明显缩小(P<0.05)。长期随访显示,患者主观感觉改善明显,丹毒发作频率明显减少。治疗前、后水分与周径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r=0.738,P<0.01)。结论 复方中药淋巴方可有效减轻慢性淋巴水肿患者的肢体水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引导下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KTS的回顾性分析
    赵海光,刘晓兵,施慧华,杨心蕊,陆信武
    2015 (3):  189-192.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20
    摘要 ( 335 )  
    目的 探讨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Klippel-Trenaunay syndrome,KTS)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腔内激光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行腔内激光治疗的47例KTS患者行回顾性分析,随访0,5~5年。结果 47例患者经表浅曲张静脉及KT静脉EVLA治疗及结扎后,2周随访时未检测到血流;6个月时.45例静脉(95%)仍然封闭,2例局部曲张静脉复发;在1年及之后的随访中,另有9例患者检测到局部复发的曲张静脉,其他患者的浅表曲张静脉和KT静脉完全消失或仅存在微小的残留纤维组织,其中没有检测到血流。大多数经治疗的静脉段成为纤维条索,难以辨识。短期效果满意,患者均无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腔内激光治疗KTS患者的曲张静脉和畸形静脉,是一种安全简单且有效的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咬肌肥大中的作用
    高秋妮,戴传昌
    2015 (3):  193-195.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21
    摘要 ( 261 )  
    目的 评价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咬肌肥大中的作用。方法 2005年8月至2014年1月,对15例咬肌肥大患者行A型肉毒毒素治疗,并应用B型超声于术前和术后4、12、24周测量咬肌厚度。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咬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4、12、24周,咬肌厚度萎缩(15.60±4.96)%、(27.72±9.13)%和(24.32±8.86)%。结论 A型肉毒毒素能有效减少咬肌厚度;B型超声测量能有效地反映咬肌萎缩的程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窄谱强脉冲光治疗烧伤瘢痕的疗效评价
    王琴,金锐,米晶,王娟,董继英
    2015 (3):  196-198.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22
    摘要 ( 444 )  
    目的 观察窄谱强脉冲光(DPL)治疗烧伤瘢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采用DPL(500~600 nm)窄谱强脉冲光治疗烧伤瘢痕患者37例(48处),根据瘢痕颜色及治疗即刻反应设置治疗参数,治疗间期4~6周。结果 显效19处,有效26处,无效3处,总有效率为93.75%。不良反应包括皮肤水肿、水疱和短期色素沉着。结论 窄谱强脉冲光(DPL)治疗烧伤瘢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能量CO2点阵激光与点阵射频治疗萎缩性痤疮瘢痕的自身对照研究
    朱玉洁,刘洋,张振,吴品茹
    2015 (3):  199-201.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23
    摘要 ( 389 )  
    目的 评价高能量CO2点阵激光和点阵射频治疗萎缩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分配半脸进行治疗,一侧使用DeepFx CO2点阵激光,另一侧使用点阵射频。第一遍单点治疗凹陷痤疮瘢痕,第二遍全部痤疮瘢痕区域扫描。每次治疗间隔2个月,5次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采用4分位数评分量表评价痤疮瘢痕改善情况,并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共28例患者,治疗后两侧痤疮瘢痕改善无显著差异,CO2点阵激光治疗侧色素沉着显著高于点阵射频治疗侧,CO2点阵激光治疗时疼痛明显低于点阵射频治疗。两侧均未出现永久性色素改变和瘢痕。结论 高能量CO2点阵激光和点阵射频均能有效改善萎缩性痤疮瘢痕,无永久性不良反应,均可作为痤疮瘢痕的治疗选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右旋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抽脂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支延康,高秋妮,刘春芳,姜虹
    2015 (3):  202-204.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24
    摘要 ( 303 )  
    目的 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抽脂术麻醉的有效性。方法 将择期抽脂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瑞芬太尼组(DF组)、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和局麻组(N组),每组20例。DF组和D组麻醉开始均给予1μg/Kg负荷量的右旋美托咪啶,10 min内泵注完毕,待Ramsay镇静评分达到3分后开始手术,然后以0.5μg/Kg·h维持;DF组麻醉开始还给予瑞芬太尼0.1μg/Kg·min,术中泵注维持。N组不给予静脉麻醉药物。三组均注射局麻肿胀液。评估指标包括Ramsay镇静评分和VAS疼痛评分,记录用药前、手术开始、手术30 min、60 min和术毕的HR、MAP、SPO2,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N组HR、MAP明显高于DF组和D组(P<0.05),DF组和D组HR、MAP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F组和D组VAS疼痛评分优于N组(P<0.05),DF组VAS疼痛评分优于D组(P<0.05)。各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抽脂手术麻醉效果确切,且优于单纯使用右旋美托咪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证医学对整形外科医学期刊学术质量的影响
    潘娴
    2015 (3):  205-207.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25
    摘要 ( 226 )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是上世纪90年代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位具体患者。伴随着EBM的不断发展,医学期刊作为临床研究证据的重要载体,在EBM的传播与实践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作为整形外科类专业医学期刊,有必要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引入期刊论文的评价,尽量刊载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从而指导临床医生的医疗决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壳聚糖在喉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崔翔,侯瑞霞,李群,陆达楷,邓红霞,沈志森
    2015 (3):  208-212.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26
    摘要 ( 326 )  
    喉癌、喉狭窄、外伤等引起的喉软骨缺损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损伤,喉软骨的修复重建是临床面临的重大挑战。软骨因无血管和淋巴,自身修复及再生能力差,目前尚未能重建出持久的喉软骨组织来替代受损的喉软骨。组织工程的兴起给喉软骨重建带来新的契机,其关键在于设计合适的支架材料以负载种子细胞和生长因子,促进喉软骨再生,以实现喉软骨修复重建。壳聚糖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诱导软骨细胞附着、增殖,易于塑形,生物降解速率可调控,已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研究。本文总结了喉软骨的结构特点、壳聚糖的特性,以及壳聚糖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以探索壳聚糖在喉软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髓干细胞修复神经组织的实验研究进展
    缪喆,房兵
    2015 (3):  213-215.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27
    摘要 ( 378 )  
    牙髓干细胞属成体干细胞,应用牙髓干细胞修复神经组织的实验研究已有报道。我们以牙髓干细胞属性和神经细胞方向诱导分化,神经修复的支架材料研究,牙髓干细胞修复神经组织的实验应用,以及其相关生物机制等4个方面,对该方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理性瘢痕注射治疗的最新进展
    Aurelia Trisliana Perdanasari,张铮,章一新
    2015 (3):  216-220.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5.03.028
    摘要 ( 250 )  
    病理性瘢痕治疗方式多种多样,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医院的资源优势来选择治疗方式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病理性瘢痕局部注射的疗效令人满意,但是否能成为瘢痕疙瘩治疗的最佳选择尚未形成共识。我们回顾了瘢痕注射治疗的相关文献,对每种注射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优点、相关的不良反应及解决方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