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6-26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
    不同浓度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黎胜苗, 罗春芬, 许嘉川, 於林军
    2020 (3):  179-181.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01
    摘要 ( 787 )   HTML ( 563 )   PDF(1010KB) ( 334 )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87例年龄<6个月的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0.25%、0.5%两种不同浓度的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外敷于病灶表面,每日3次,每次20 min,随访6个月。采用Ⅳ级评分标准评估疗效,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0.25%浓度组41例,0.5%浓度组46例。治疗6个月后,0.25%浓度组有效率为63.4%、治愈率为14.6%;0.5%浓度组有效率为82.6%、治愈率为19.6%。后者有效率优于前者(P<0.05),两组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

    结论 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简单、安全、有效,药物浓度可能是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之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联合平阳霉素在学龄前儿童舌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王亮, 吴长华, 宋丹, 李静, 周洁, 张鑫, 郭磊
    2020 (3):  182-185.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02
    摘要 ( 613 )   HTML ( 532 )   PDF(816KB) ( 425 )  

    目的 探讨DSA引导下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联合平阳霉素硬化注射,治疗学龄前儿童舌静脉畸形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硬化治疗的26例舌静脉畸形的学龄前患儿资料。术中多角度穿刺舌体病灶,回抽见血后用注射器注射造影剂进行DSA造影,并在DSA透视下注射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或平阳霉素进行治疗。详细记录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资料、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26例患儿共进行72次硬化治疗,平均2.77次/例(1~4次/例)。所有患儿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治愈4例、基本缓解20例、有效2例,总体有效率100%。有23例患儿出现轻度舌体肿胀,4例患儿出现术后发热,26例患儿均未见严重并发症。

    结论 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联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学龄前儿童舌静脉畸形,安全有效,并发症较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中、高风险婴幼儿血管瘤后的再发现象
    陈茜岚, 林晓, 杨芸, 黄迎, 周景, 钱秋芳
    2020 (3):  186-189.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03
    摘要 ( 484 )   HTML ( 321 )   PDF(1046KB) ( 277 )  

    目的 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中、高风险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和再发现象。

    方法 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科就诊的中、高风险血管瘤患儿151例,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起始剂量为0.5 mg/Kg·d,前3天每天增加0.25 mg/Kg·d,至1.0 mg/Kg·d,最大剂量为2 mg/Kg·d。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进行全血检测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共持续口服普萘洛尔治疗6~12个月,并随访3年以观察后续疗效。

    结果 共完成治疗和随访141例,完成率93.38%。本组患儿首次服药时为(2.32±0.85)月龄,平均口服普萘洛尔持续时间(9.61±4.06)个月。141例患者中,共有5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瘤再发现象,再发率为39.01%。首次服药年龄<6月龄时,再发概率较高,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位于头面部的患儿再发概率明显高于其他患儿(P<0.05)。

    结论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可出现再发现象,故建议逐渐减量并延长服药周期以减少再发现象。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后局部组织凹陷353例临床分析
    孟真, 吕仁荣, 林莉, 霍然
    2020 (3):  189-192.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04
    摘要 ( 473 )   HTML ( 38 )   PDF(1105KB) ( 243 )  

    目的 研究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后局部组织凹陷发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353例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患者资料,对可能与局部组织凹陷发生相关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353例患者中,存在瘤体局部组织凹陷者17例,总体组织凹陷发生率为4.8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同位素治疗、病灶破溃坏死和单纯注射治疗是影响局部组织凹陷的因素(P<0.05)。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的类型、冷冻治疗等因素则与局部组织凹陷的发生无明显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位素治疗和皮肤破溃均为组织凹陷的独立危险因素,单纯注射治疗是组织凹陷的保护因素。

    结论 局部注射封闭治疗用于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疗效满意,组织凹陷发生率低,推荐作为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应严格遵守注射原则;同位素治疗及病灶破溃坏死是组织凹陷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学透明剂对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葡萄酒色斑效果的影响
    陈彦瑀, 于文心, 马刚, 林晓曦
    2020 (3):  193-197.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05
    摘要 ( 489 )   HTML ( 20 )   PDF(1207KB) ( 205 )  

    目的 探索外用光学透明剂(Optical clearing agent,OCA)对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治疗葡萄酒色斑(Port wine stains,PWS)效果的影响。

    方法 将13例PWS患者的病灶分为两个治疗区域,一为OCA+PDL区,于病灶处外用OCA后行PDL治疗;另一区域为单纯PDL区,不使用OCA直接进行PDL治疗。每位患者均接受3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2个月。治疗结束后3个月以比色法和视觉评估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各区疗效。

    结果 三次治疗后,色度计测量和VAS皆提示OCA+PDL区与单纯PDL区相比疗效无显著差异。但首次治疗后,OCA+PDL区和单纯PDL区的VAS分别为2.69和2.07,差异显著(P=0.025),提示前者在单次治疗后有较显著的色斑改善。所有患者的治疗后副反应均在短期内消退。

    结论 与单纯PDL相比,外用OCA对PDL的疗效无明显改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例复杂静脉畸形的靶向治疗
    刘泓源, 杨希, 顾豪, 胡丽, 孙怡, 陈辉, 林晓曦
    2020 (3):  198-200.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06
    摘要 ( 722 )   HTML ( 75 )   PDF(1535KB) ( 347 )  

    目前对于复杂静脉畸形的治疗尚未达成共识。近年来,应用西罗莫司成功治疗复杂的脉管畸形的个案报道较多。本文报道1例右上肢及躯干部复杂静脉畸形患者,口服西罗莫司治疗2年后病灶显著消退,停药后随访1年未见明显复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例外伤性假性颞浅动脉瘤
    杨田野, 王浩东, 张竞月, 刘梦, 荣莉
    2020 (3):  201-203.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07
    摘要 ( 717 )   HTML ( 34 )   PDF(1701KB) ( 249 )  
    报道2例外伤性假性颞浅动脉瘤自行消退病例。2例患者均有头部外伤史,伤后颞部出现肿物,超声检查提示为假性颞浅动脉瘤。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瘤体消失,随访6~8个月未见复发。部分外伤性假性颞浅动脉瘤可在急性期过后自行愈合,瘤体消失,无需外科干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静脉/淋巴管畸形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刘泓源, 葛同鑫, 林晓曦
    2020 (3):  204-209.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08
    摘要 ( 634 )   HTML ( 70 )   PDF(754KB) ( 282 )  

    随着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及脉管畸形遗传学研究领域的突破,靶向药物治疗静脉/淋巴管畸形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静脉/淋巴管畸形被证实存在体细胞活化突变导致的PI3K/AKT/mTOR通路持续激活,是靶向治疗的基础。本文就靶向药物治疗静脉/淋巴管畸形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疣状静脉畸形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钱莉丽, 仇雅璟, 林晓曦
    2020 (3):  210-213.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09
    摘要 ( 949 )   HTML ( 251 )   PDF(766KB) ( 434 )  
    疣状静脉畸形,又称疣状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血管病变,通常在出生时或儿童早期被发现,随生长发育病症逐渐加重,不会自发消退。初期表现为边界较为清楚的红斑,随生长发育逐渐增厚、角化和出现疣状增生。目前普遍认为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切除不彻底将导致病变复发。冷冻、电灼、激光、硬化疗法等可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方法,以防止复发或延缓病情发展。本文对疣状静脉畸形诊断与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综述,以期为临床疣状静脉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动态
    从ISSVA2020看国际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研究与发展的新趋势
    仇雅璟, 陈千一, 罗兰, 刘弘源, 贾赫尘, 林晓曦
    2020 (3):  213-215.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10
    摘要 ( 447 )   HTML ( 40 )   PDF(692KB) ( 291 )  

    COVID-19疫情在全球肆虐之际,由加拿大温哥华举办的血管瘤领域最权威的国际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研究学会(ISSVA)研讨会,于2020年5月14~15日以网络形式召开。ISSVA是国际公认的本领域创造性基础研究和新治疗探索的发动平台。每两年一次的ISSVA大会吸引着全球40~70个国家参会,各发达国家更是少有缺席。ISSVA所有大会发言和壁报均由科学委员会通过盲评产生,均是未发表的原创发现。本届研讨会共有52个国家的学者参会,入选大会发言84篇,其中亚洲仅入选7篇,均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林晓曦教授团队,林晓曦教授是会场主席中唯一的亚洲学者。会议入选的壁报发言共146篇,亚洲入选25篇(其中的22篇同样来自林晓曦教授团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躯干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先天性上肢巨痣的临床研究
    杨晓宁, 李洁, 李芯, 于璐, 王克明, 王春虎, 王梦, 梁雪冰, 马继光
    2020 (3):  216-219.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11
    摘要 ( 419 )   HTML ( 34 )   PDF(1484KB) ( 218 )  

    目的 探讨躯干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儿童先天性上肢巨痣的治疗效果。

    方法 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躯干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治疗先天性上肢巨痣患儿7例。手术分3期进行:一期行躯干部扩张器置入术;二期行躯干部扩张器取出、上肢大面积病变组织切除、扩张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三期行皮瓣断蒂术。

    结果 巨痣面积为16 cm×10 cm~30 cm×14.5 cm,均完全切除。术后随访6~39个月(平均25.5个月)。扩张皮瓣血运良好,颜色、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相近,无感染、血肿、皮瓣坏死、皮瓣挛缩等并发症。累及关节周围皮肤的病例,术后关节活动均正常。本组中有1例在注水过程中出现扩张器外露,但未影响皮瓣转移。

    结论 躯干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可提供大面积正常皮肤,避免多次扩张,实用且治疗效果好,是修复上肢皮肤缺损的可靠方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保留颞浅筋膜的扩张器法与耳后筋膜瓣直接埋置法耳再造术后效果比较
    王晶晶, 邹佳, 宋辉, 唐枭伟, 戈成旺, 蔡薇, 李磊, 沈干
    2020 (3):  220-222.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12
    摘要 ( 428 )   HTML ( 23 )   PDF(2391KB) ( 182 )  

    目的 比较两种耳再造方法,即保留颞浅筋膜的扩张器法与耳后筋膜瓣直接埋置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小耳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组(n=105)采用保留颞浅筋膜的扩张器法分三期行耳再造,对照组(n=13)选择耳后筋膜瓣直接埋置法分二期行耳再造术。术后评估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效果。

    结果 两组的术后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效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的术后瘢痕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保留颞浅筋膜的扩张器法三期耳再造术后效果优良,瘢痕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脓毒症大鼠来源的外泌体对WJ-MSC的免疫调控能力的影响
    方均燕, 宋阿会, 佟琰, 丁峰, 刘英莉
    2020 (3):  223-229.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13
    摘要 ( 467 )   HTML ( 26 )   PDF(2537KB) ( 200 )  

    目的 探究脓毒症大鼠外周血来源外泌体对人脐带华通胶来源间充质干细胞(WJ-MSC)免疫调控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盲肠穿孔结扎(CLP)方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分别提取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实验组(CLP模型组)大鼠外周血的外泌体,鉴定其表面标志物及形态特征,并分别处理WJ-MSC,CCK8检测WJ-MSC的细胞活性,Annexin-V-FITC/PI检测凋亡细胞比例,qPCR检测细胞因子(IL-10、TNF-α)的mRNA水平;分别将两组外泌体处理后的WJ-MSC与LPS刺激后的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共培养,qPCR检测THP-1细胞中细胞因子(IL-6、IL-10、TNF-α、IL-1β)的mRNA水平变化。

    结果 两组外泌体在表面标志物和形态特征上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外泌体不影响WJ-MSC的增殖活性,但可抑制其凋亡,同时能够上调IL-10的mRNA表达,下调TNF-α的mRNA表达;经过两组外泌体处理后的WJ-MSC,均能够降低LPS刺激下THP-1细胞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两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 脓毒症大鼠外周血来源的外泌体能够上调WJ-MSC中IL-10的表达,下调TNF-α的表达,可增强其免疫调控能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CT断层扫描技术定量分析面部脂肪移植成活率的可行性研究
    王海珍, 丁菲, 汪雅芳, 赵北永, 毛国璋
    2020 (3):  229-231.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14
    摘要 ( 514 )   HTML ( 20 )   PDF(1104KB) ( 182 )  

    目的 探讨利用CT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定量分析面部脂肪移植成活率的可行性。

    方法 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对8例行面部脂肪填充的患者在术前、术后4周、术后12周时进行面部CT扫描,测量每个断层脂肪移植灰度面积(ROI)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脂肪成活相对值。

    结果 CT断层扫描成像能清楚显示面部填充部位的脂肪层次。术前、术后4周、12周的脂肪移植区域ROI分别为(4.61±1.32)、(9.17±2.01)和(7.60±1.47)。统计结果显示,术后12周和术后4周的ROI均显著高于术前ROI(P<0.05),但术后12周和术后4周ROI无显著差异(P>0.05)。与术后4周相比,术后12周移植脂肪成活相对值为(65.57%±10.27%)。

    结论 CT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定量分析面部脂肪移植的成活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种皮肤修复材料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损伤修复的有效性评价
    韩倩倩, 曲明悦, 薛彬, 王春仁
    2020 (3):  232-236.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15
    摘要 ( 586 )   HTML ( 60 )   PDF(1701KB) ( 320 )  

    目的 评价胶原蛋白膜、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和明胶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对于修复糖尿病大鼠背部皮肤损伤的有效性。

    方法 SD雄性大鼠腹腔单次注射不同浓度的STZ溶液,并在背部切除不同大小的全层皮肤,以期建立最佳的糖尿病大鼠皮肤损伤模型。三种皮肤修复材料直接贴在损伤处,并用无菌敷料贴覆盖,观察这三种材料对创面恢复情况和伤口愈合速率的影响。

    结果 单次腹腔注射75 mg/Kg的STZ溶液、构建2 cm×2 cm的背部皮肤损伤可建立最佳糖尿病大鼠皮肤损伤模型。胶原和明胶生物玻璃均有一定程度促进该模型皮肤愈合的作用,愈合率与空白对照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胶原和明胶生物玻璃对糖尿病大鼠的皮肤损伤有治疗作用, 羧甲基壳聚糖仅在早期发挥止血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对兔退行性病变后椎间盘的修复作用
    崔基浩, 李创, 马文斌, 李春, 徐万宏
    2020 (3):  237-240.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16
    摘要 ( 358 )   HTML ( 45 )   PDF(1232KB) ( 179 )  

    目的 研究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对兔退行性病变后椎间盘的修复作用。

    方法 选取新西兰大白兔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与治疗组(n=6)。取新西兰大白兔髂后上棘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骨髓单核细胞。两组实验兔麻醉后使用16 G穿刺针进行L4/5、L5/6、L6/7椎间盘穿刺造模。治疗组将骨髓单核细胞注入到穿刺造模的椎间盘中,对照组不予治疗。第4、8、24周分别进行椎间盘的影像学(X线和MR)与组织学观察。

    结果 在椎间隙高度维持方面,随着周数的增加,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MR T2W1加权像的信号强度及组织形态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织学观察显示,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中的髓核细胞数量减少,胞外基质收缩、不均。

    结论 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对兔退行性病变后的椎间盘具有一定的修复再生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与其影响因素分析
    郁嘉娴, 周凯云
    2020 (3):  241-244.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17
    摘要 ( 425 )   HTML ( 20 )   PDF(705KB) ( 182 )  

    目的 调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招募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国际体力活动量问卷、体育活动自我调控问卷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112名研究对象参与本研究,总平均体力活动量为(5 087.39±2 234.21),低、中、高强度的活动量分别为(1 612.89±340.89)、(1 009.31±818.23)、(267.76±49.89);体力活动的动机为(41.89±11.78),自主性动机得分为(29.18±8.87),外在调节得分为(6.59±2.01),内摄调节得分为(5.43±1.48);膝关节功能得分为(71.33±13.01);年龄、BMI、膝关节功能、体力活动动机、居住情况等均能影响体力活动水平(P<0.01)。

    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体力活动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年龄、BMI、膝关节功能、体力活动动机、居住情况等是体力活动水平的积极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颈部严重瘢痕青少年患者心理弹性评估工具的编制与评价
    黄莹, 卞薇薇
    2020 (3):  245-249.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18
    摘要 ( 341 )   HTML ( 47 )   PDF(775KB) ( 173 )  

    目的 编制颈部严重瘢痕青少年患者的心理弹性量表。

    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及患者访谈构建量表条目池,应用Delphi专家咨询法、条目分析、变异系数、条目间相关系数、条目与维度间相关系数、内部一致性系数、因子分析等,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以及信效度检验。

    结果 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提取6个公因子,公因子的分布及其与维度的联系同“Kumper心理弹性”理论框架构想基本一致。量表各维度间相关系数为0.402~0.691,维度间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维度与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701~0.832,各维度与总分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量表的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72,显示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结论 编制的颈部严重瘢痕青少年患者的心理弹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此类患者在颈部瘢痕切除松解植皮术前后的心理弹性测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对腰椎融合术后疗效的影响
    虞怡纮, 杨洁, 周玲
    2020 (3):  250-252.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19
    摘要 ( 302 )   HTML ( 17 )   PDF(696KB) ( 186 )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对腰椎融合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 80例行腰椎后路融合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的出院宣教与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出院宣教与电话随访的基础上,实行基于微信的出院后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及JOA恢复率。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4.3个月。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满意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术后3天,两组VAS和JO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至12个月,观察组VAS和JO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的JOA恢复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

    结论 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可提高腰椎融合术后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术后的功能恢复,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伴随泪沟畸形的下睑袋整形治疗进展
    宋震, 杨庆华
    2020 (3):  253-256.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20
    摘要 ( 352 )   HTML ( 39 )   PDF(706KB) ( 454 )  
    伴有泪沟畸形的下睑袋对患者的面容美观及心理健康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下睑整形治疗于上世纪兴起,伴随泪沟畸形的下睑袋整形手术治疗理念和方式均不断发展,除了手术治疗外,其他的治疗方式如激光治疗、自体脂肪移植填充、透明质酸及其他物质的填充治疗也各有其优势及特点,并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本文就伴有泪沟畸形的下睑袋整形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鼻翼肥大的分类及临床治疗进展
    潘宗琴, 刘凯
    2020 (3):  257-259.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21
    摘要 ( 456 )   HTML ( 31 )   PDF(692KB) ( 323 )  
    鼻翼肥大是包含了鼻基底宽大、鼻翼肥厚及鼻翼外扩侧凸在内的临床表现。目前针对鼻翼肥大的矫治方法主要有埋线缝合法和组织切除法。本文根据鼻翼肥大的不同临床表现对鼻翼肥大进行分类,并对其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毛发移植技术重建发际线的临床研究进展
    赵钧, 周圳滔, 徐伟力, 周玥, 张菊芳
    2020 (3):  260-262.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3.022
    摘要 ( 384 )   HTML ( 51 )   PDF(752KB) ( 217 )  
    发际线对面部美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多种疾病和先天因素会造成发际线的缺陷。近年来,毛发移植技术重建发际线在临床上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毛发移植技术重建发际线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