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2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12-02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精准医学时代血管类疾患的诊断与治疗
    杨晓楠, 张晔
    2024 (6):  599. 
    摘要 ( 21 )   PDF(1038KB) ( 8 )  
    血管类疾患分为血管瘤与脉管畸形,是一组包含(但不限于)30余种血管瘤、60余种脉管畸形,以及20余种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相关综合征的疾病群,对其认知的深入和诊治的健全与完善一直是临床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血管类疾患的诊治正在快速进入一个全新的医学时代——精准医学时代。精准医学依托于深入的分子机制研究、先进的诊断技术、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及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其在临床上的拓展与推广为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诊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颅颌面畸形自动化头影测量研究
    许梦, 罗召阳, 宋涛
    2024 (6):  605. 
    摘要 ( 11 )   PDF(5192KB) ( 8 )  
     目的 开发一种新的自动标记点检测框架,用于严重颅颌面畸形(Craniomaxillofacial deformities,CMFdeformities)的诊断和治疗,解决其数据量少、形态差异大的问题。方法 本研究基于三维点云变形模型和深度学习网络的方法,首先使用正常人数据通过变形模拟严重 CMF 患者数据进行数据增强,然后通过三维点云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语义分割模型进行标记点的粗略定位,再根据标记点是否位于骨缺损区域,分别使用不同的模型进行精细定位。结果 上述方法在正常标记点和缺损标记点的检测上均优于现有技术,CT扫描下的正常标记点和缺陷标记点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19 mm和1.13 mm,CBCT扫描下分别为0.91 mm和0.94 mm。结论 新方法能有效提高严重CMF畸形标志点检测的准确性,对临床手术设计和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表动静脉畸形病灶血管构筑的临床研究:术前评估与治疗策略
    陈威威, 贾赫尘, 王国勇, 等
    2024 (6):  617. 
    摘要 ( 16 )   PDF(3754KB) ( 8 )  
    目的 探讨一种精准有效的体表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血管构筑的检查方法,指导术前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自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共67例体表AVM患者纳入研究。治疗前进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应用 Philips CT 6000螺旋 CT 机扫描,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 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方法重(SSD),再结合原始图像观察,根据血管构筑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 67例体表 AVM 患者 CTA图像均可显示异常的病变血管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以及邻近骨质的情况。根据 Yakes分型标准,将其进行分型:6例患者表现为Yakes Ⅰ型;28例表现为Yakes Ⅱa型;4例患者表现为Yakes Ⅱb型;4例表现为Yakes Ⅲa型;10例表现为Yakes Ⅲb型;11例表现为Yakes Ⅳ型;4例患者无法归入某种特定类型。根据患者的CTA图像显示的病变区的血管构筑特征,设计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包括间质注射治疗4例、外科手术治疗16例、无水乙醇介入治疗36例、联合治疗11例。结论 CTA检查可以获得体表AVM病灶精准清晰的血管构筑图像,对术前评估和
    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睑形态学特征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性分析:一项基于中国人群的三维图像数字化研究
    赤雅蓉, 孙怡馨, 金霖, 等
    2024 (6):  623. 
    摘要 ( 11 )   PDF(8367KB) ( 7 )  
    目的 通过三维成像分析,针对不同的年龄性别组提供全面的中国人下睑区域人体测量学数据。方法 采集62名20~35岁和50~65岁的健康受试者的三维面部图像,通过27个特征点建立37个下睑测量指标,包括21条直线、5条曲线、4 个角度、2 个面积和 5 个比例。通过比较不同年龄组及性别组之间的测量结果总结下睑的年龄性别特征。结果 与女性相比,男性的眼裂更长,泪槽与睑颧沟更低,内眦角及外眦角更小,下眼睑区域的面积和占比更大;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裂高度和内眦角逐渐降低,同时伴有泪槽和睑颧沟的下垂,下睑面积增大及下睑膨出。结论 男性下睑区域占眉眼单位面积的比例高于女性。老年人的泪槽和睑颧沟有明显的下垂,伴有下睑的膨出。这些发现可作为美容手术和眼部重建手术的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鼻基底凹陷的三维影像学研究
    许杨, 张丽媛, 丁伟, 等
    2024 (6):  632. 
    摘要 ( 17 )   PDF(1755KB) ( 4 )  
     目的 通过对比骨性Ⅲ类、正常 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比较两者之间骨性鼻基底的区别,为鼻基底凹陷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的40例患者(骨性Ⅲ类患者20例、正常者20例),测量CBCT相关数据并导入Simplant pro 11.04软件进行三维定点,比较两者骨性鼻基底的区别。结果 骨性Ⅲ类患者与正常者的上牙槽座点绝对/相对突度、鼻前点绝对/相对突度、双侧鼻旁-眶下点中点绝对/相对突度、双侧鼻旁点绝对/相对突度、双侧尖牙窝点绝对/相对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CT对辅助诊断鼻基底凹陷有一定意义,经三维重建测量后,骨性Ⅲ类患者的A点、AN点、B3点、mid-ParaN-D-IF点、ParaN点较正常 者后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当代大众审美的个性化口周美学干预方案
    武思乔, 俞楠泽, 刘筱菁, 等
    2024 (6):  638. 
    摘要 ( 19 )   PDF(1459KB) ( 8 )  
     目的 探索当代大众对唇部美学的喜好与需求,并归纳相应的美学干预策略。方法 本研究采用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并于2023年10月至11月收集有效样本1 000份,调查受访者对不同唇部形态的偏好,同时邀请12名资深整形美容外科医师,归纳相应的美学干预策略。结果 通过对于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选出当代大众最喜爱的5种唇形,并归纳出其美学特征及干预方案的建议。结论 本研究统计并总结出了当代大众对于唇形的审美偏好,可为唇部美容精准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语言模型结合数字人技术合成短视频在医学科普中的效果评价
    李涵韬, 齐向东
    2024 (6):  643. 
    摘要 ( 13 )   PDF(1067KB) ( 4 )  
    目的 大语言模型结合数字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短视频的制作,本研究旨在综合评估大语言模型结合虚拟数字人技术辅助医生制作短视频科普内容的效果。方法 在短视频平台收集4种不同主题的医生讲座视频,每个主题包括1个医生数字人视频和2个真实医生拍摄的视频。向志愿者随机展示视频后发放问卷,每个视频由至少15名志愿者进行评估,志愿者并不知情视频是否由数字人技术生成。问卷评分包括真实性感知、内容质量、视听质量、专业水平、亲切度、推荐意愿和接受度7个方面。结果 共回收198份有效的评估问卷,其中数字人视频问卷66份,真实视频132份。真实拍摄视频与数字人视频的7个问题得分没有统计学差异,且与性别、收入水平和学历无关。29.9%的志愿者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的视频会影响其对医生的信任,而36.95%的志愿者认为不会改变其对医生的整体看法。结论 当前的数字人技术已经能够制作出难以分辨真实性的科普短视频,有效辅助了视频质量和医生形象的呈现。今后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以及使用加密技术、水印和其他数字技术手段,以保护个人形象不被未经授权的复制和使用,防止潜在的伦理风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准软组织测量在面部美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闫思静, 俞楠泽, 龙笑
    2024 (6):  648. 
    摘要 ( 22 )   PDF(1077KB) ( 10 )  
    随着医学美容领域的快速发展,精准软组织测量技术为面部美学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综述了常见的面部软组织测量方式,探讨了各项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此外,自动化测量技术的进步,使得基于深度学习的标志点提取和测量方法在精准软组织测量中逐渐成为重要手段,展现出良好的可靠性和精度。本文旨在为面部美学研究提供全面的技术参考,并讨论未来自动化测量技术在领域内的广泛应用潜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化技术在假体隆乳术中的应用与进展
    袁国昊 曾立 汪海滨
    2024 (6):  653. 
    摘要 ( 15 )   PDF(1045KB) ( 7 )  
     隆乳术是全球第二大需求量的整形美容手术。随着精准与微创理念的兴起,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包括三维扫描成像技术、数字化内窥镜技术,以及各种数字化摄影检查在假体隆乳术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技术有助于在术前对乳房形态进行精确评估、术中精准控制进程、术后准确便捷随访,从而使患者受益最大化。本文就数字化技术在假体隆乳术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手术及随访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智能在鼻整形手术中的应用
    潘幸怡, 黎子骏, 甄永环, 等
    2024 (6):  659. 
    摘要 ( 17 )   PDF(1055KB) ( 5 )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患者对个性化美学需求的提升,鼻整形术已成为整形外科中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不仅要求医生具备精确的解剖知识,还需结合患者的独特面部特征和审美期望来制定手术方案。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蓬勃发展,其数据分析能力和自动化特性为鼻整形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旨在探讨AI在鼻整形术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如何利用AI进行术前规划、手术导航和术后评估。通过分析AI在鼻整形领域的关键作用,总结AI提升手术精确性、个性化设计及预测术后效果的重要性,并讨论AI为优化手术方案、降低并发症风险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所带来的潜在价值。此外,本文还探讨了目前AI在鼻整形应用中的局限性,特别是在临床决策中的适用性和美学设计个性化方面的不足,展望未来AI技术的改进方向及其在鼻整形中的进一步的应用潜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ncRNA H19促进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相关研究
    卫柄邑, 谢艳, 吴晓龙, 等
    2024 (6):  665. 
    摘要 ( 14 )   PDF(2904KB) ( 4 )  
     目的 观察lncRNA H19转染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后对多个成骨、成血管因子表达的影响,为构建成骨性能良好的骨缺损填充物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 首先进行调控成骨、成血管因子的 miRNAs 筛选,将目标锁定为 miR-29b-3p、miR-29c-3p、miR-137-3p和 miR-383-5p。通过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检索,lncRNA H19可以同时调控上述四种miRNAs。进而优选其中调控成骨成血管因子较多的miR-137-3p和miR-383-5p为H19的靶标,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 H19与 miR-383-5p、miR-137-3p是否具有调控关系。进一步将 H19克隆到慢病毒,然后转染到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干细胞中miR-137-3p和miR-383-5p表达情况,及IBSP、RUNX2FGF5和BMP2K的表达能力。通过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观察转染了 H19 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性能是否得到提高。结果 转染 lncRNAH19 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内 miR-137-3p、miR-383-5p 表达下调,而 RUNX2 、IBSP 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BMP2K和FGF5的表达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转染H19后成骨性能得到提升。结论 转染lncRNA H19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某些成骨成血管因子的表达且提高成骨性能,为今后研制成骨性能良好的组织工程骨提供了可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Yes相关蛋白对脂肪移植存活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刘雨欣, 孙佳铭, 余力
    2024 (6):  672. 
    摘要 ( 28 )   PDF(8525KB) ( 7 )  
    目的 探究Yes相关蛋白(YAP)对脂肪移植存活率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3T3-L1细胞,分别用YAP siRNA和带有慢病毒载体的YAP过表达质粒进行处理,分为阴性对照siRNA(NC)组、YAP-si1组、YAPsi2组、YAP-si3组,慢病毒载体(Vector)组、YAP过表达(YAP)组。通过EdU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然后诱导3T3-L1细胞成脂分化,在细胞分化的早期和晚期,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细胞内脂滴的积聚并使用Image-pro plus6.0软件进行统计,利用甘油三酯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的甘油三酯含量,利用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成脂分化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在体内实验中,构建裸鼠皮下脂肪移植模型,8只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 siRNA(NC)组、YAP敲低(si-YAP)组,腺相关病毒(AAV)载体组、YAP过表达(AAV-YAP)组,每组2只。每只小鼠在4个不同部位各注射0.2 mL脂肪,总注射量为0.8 mL。然后在各组的脂肪局部分别注射0.2 mL等体积NC siRNA、YAP siRNA、腺相关病毒载体或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YAP过表达质粒。在移植后1、2、4周收集移植脂肪,称量脂肪质量和体积,评估移植后脂肪的存活率,并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脂肪结构、油囊数量、存活脂肪细胞数量。结果 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YAP敲低组的3T3-L1细胞的增殖活性与凋亡比例无明显变化,油红O染色面积增加(P<0.05),甘油三酯含量增加(P<0.05),成脂分化相关基因和
    蛋白表达增加(P<0.05)。反之,与慢病毒载体组相比,过表达YAP组的3T3-L1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加,凋亡比例无明显变化,油红O染色面积减少(P<0.05),甘油三酯含量降低(P<0.05),成脂分化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相比NC组,si-YAP组脂肪的质量和体积增加,脂肪结构更加完整,油囊数量减少,存活脂肪细胞增多。而相比AAV载体组,AAV-YAP组脂肪的质量和体积减少,脂肪结构完整性降低,油囊数量增加,存活脂肪细胞减少。结论:YAP对脂肪移植存活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YAP通过调控PPARγ通路影响3T3-L1成脂分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真皮在复发性指(趾)黏液囊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赵伟超, 魏斌, 刘晋阳, 等
    2024 (6):  682. 
    摘要 ( 31 )   PDF(10937KB) ( 8 )  
     目的 探讨皮耐克人工真皮修复复发性指(趾)黏液囊肿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4年1月收治的复发性指(趾)黏液囊肿患者共32例。行囊肿及骨赘切除,皮耐克人工真皮修复。结果 术后32例患者均随访3~36个月,平均21个月。术后4周拆除人工皮,术后6~8周完全上皮化,创面愈合良好,无感染发生,无囊肿复发。术后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感觉及活动度评分:感觉评分28例S4,4例S3+;活动度评分优30例,良2例。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平均1.23。视觉模拟法(VAS)评分0分。结论 皮耐克人工真皮覆盖修复指/趾黏液囊肿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技术简单,手术时间短,无副损伤,明显减少囊肿复发,临床效果良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选项网格理论构建乳房再造患者决策辅助方案的效果评价
    黄莹, 卞薇薇
    2024 (6):  687. 
    摘要 ( 16 )   PDF(1149KB) ( 2 )  
     目的 通过选项网格理论构建乳房再造患者决策辅助方案,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参考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通过文献检索、相关领域专家论证,构建患者决策辅助基本方案。根据纳入标准,选取2023年1—12月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重建的患者,将1—6月入院患者作为对照组,7—12月入院患者作为试验组。研究开始前,向患者说明研究目的、方法和可能的结果,在获得患者同意后,填写知情同意书、一般情况调查表、决策困境量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选项网格决策辅助,帮助患者进行决策辅助。术后3个月、1年时,向患者发放决策困境量表和REAST-Q量表的术后模块。结果 试验组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决策困境3个维度得分和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BREAST-Q术后模块得分显示,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在社会心理健康、躯体健康、性健康、乳房满意度、医生满意度、信息满意度、医疗团队满意度方面,试验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选项网格理论构建的乳房再造手术患者决策辅助方案可有效缓解患者决策困境,提高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年葡萄酒色斑患者的积极心理品质、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现况研究
    王婉怡, 胡佳骅, 于文心, 等
    2024 (6):  693. 
    摘要 ( 17 )   PDF(1036KB) ( 4 )  
    目的 了解葡萄酒色斑成年患者的积极心理品质(希望特质、自我同情)与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现况,为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于2023年3月~6月在我院进行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的119例成年葡萄酒色斑患者为调查对象。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Herth希望特质量表、自我同情量表、抑郁症筛查量表、焦虑症筛查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19例PWS患者的希望特质得分为(30.8±7.7)分,16.0%患者的希望特质为低水平;自我同情得分(82.4±10.9)分;48.7%患者为抑郁阳性;65.5%患者为焦虑阳性;生活质量得分(68.3±12.5)分。PWS患者的积极心理品质(希望特质、自我同情)与负性情绪(焦虑、抑郁)存在显著
    负相关(P<0.05),与生活质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 成年 PWS患者的积极心理品质呈现中等水平,多
    处于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状态,生活质量下降。积极心理品质是改善PWS患者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未来可探索积极心理品质的个性化干预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拱顶石皮瓣联合背阔肌皮瓣修复窝缺损1例
    艾尔班江·沙力, 西日艾力·卡迪尔, 程二林, 等
    2024 (6):  698. 
    摘要 ( 18 )   PDF(8044KB) ( 3 )  
     高能创伤导致的下肢严重毁损伤的修复重建极为困难,该类损伤往往伴有骨折、骨缺损、骨外露、神经血管及
    软组织损伤等问题。本文报告1例采用拱顶石皮瓣联合背阔肌皮瓣修复腘窝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神经血管外露的患
    者。患者因车祸致左腘窝开放性损伤,软组织缺损面积达20 cm×40 cm,行游离背阔肌皮瓣(10 cm×30 cm)移植覆盖腘
    窝部的重要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再用Ⅱ型拱顶石皮瓣(10 cm×20 cm)修复剩余创面。所有皮瓣均成功存活,未出现供
    区并发症。术后15个月随访,患肢外观可以接受,膝关节未发生瘢痕挛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BN2基因突变导致远端型多关节挛缩的研究进展
    周家腾 王斌
    2024 (6):  702. 
    摘要 ( 13 )   PDF(1165KB) ( 6 )  
    远端型多关节挛缩是一组具有遗传异常的先天性畸形,FBN2基因突变导致远端型多关节挛缩9型。不同于肌肉组织受累的其他亚型,FBN2基因突变主要影响结缔组织的胚胎发育,引起独特的临床表型。迄今为止,该病的具体致病机制尚未阐明。本文总结了远端型多关节挛缩9型的近期研究进展,以提高对该病发生发展的理解。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有望发现更多突变位点及患者人群,以明确基因型-表型关联。此外,尚需推动构建合适的细胞和动物模型,以进一步阐述其致病机制,为疾病的诊疗干预提供新的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胶原蛋白基生物材料在骨与软骨再生修复中的制备与应用
    段婧, 杨斌
    2024 (6):  707. 
    摘要 ( 36 )   PDF(1040KB) ( 5 )  
     胶原蛋白基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作为骨与软骨再生修复的理想的生物材料,但其宏观力学性能较弱,不能达到天然软骨及骨组织的力学要求,常需通过交联和改性以提升其机械性能;此外,不同的材料形态还需不同的制备工艺来实现。本文就胶原蛋白基生物材料的交联方式与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近年来在骨与软骨再生修复中,胶原蛋白支架的构建和种植细胞的选择进行总结,旨在为胶原蛋白基生物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的转化提供线索和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D打印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颅底神经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赵露露, 戴晓庆, 李小敏, 等
    2024 (6):  713. 
    摘要 ( 22 )   PDF(3815KB) ( 7 )  
     目的 探讨3D打印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生颅底神经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 9月至 2022年 9月在放射科进行住院医师培养的 25名口腔基地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试验组(n=12)和对照组(n=13)。按照教学大纲,与影像诊断教研人员讨论,制作颅底神经3D教学模具。通过Web平台建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模型,该平台包含后台管理和前端学习两部分。两组教学总时长均为25学时,其中理论授课20学时,实践课 5 学时。试验组理论授课时应用 3D 打印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方法,对照组接受传统 LBL(Lecture-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两组医学生均参加颅底神经综合考试,对比分析两组医学生的考核成绩。试验组医学生填写教学质量问卷,对3D打印模具质量和虚拟教学模型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综合考核成绩为(87.22±15.86)分,优于对照组的(57.35±25.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试验组医学生在教学质量、教学满意度等方面给出了较好的评价,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能接触更多的类似模具,并乐意向其他学生推荐这种学习方法。结论 3D打印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颅底神经影像学教学,教学质量良好,教学效果确切,值得在复杂解剖影像学教学中进一步推广验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