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7-23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利用软骨细胞膜片技术在山羊皮下构建软骨样组织的研究
    陶然,刘浥,殷宗琦,汪振星,李丹,周广东
    2013 (2):  61-65.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3.02.001
    摘要 ( 343 )  
    目的 探讨软骨细胞膜片技术在大型哺乳动物体内构建软骨的优越性.方法 以山羊耳廓软骨细胞为种子细胞,分别利用细胞膜片技术(实验组)和细胞复合PGA/PLA支架材料的方法(对照组)构建软骨组织.体外培养4周回植到动物腹部皮下,分别于回植前、回植后4周及回植后8周时采集标本,观察比较两组软骨形成情况.结果 体外培养4周后,两组均形成一定量的软骨样组织,但对照组可见未降解的材料纤维;体内构建4周后,实验组形成成熟软骨样组织,对照组为纤维结缔组织替代,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体内培养8周时,实验组较4周前无明显变化,对照组体积明显缩小,仍为纤维结缔组织.结论 软骨细胞膜片技术与细胞复合PGA/PLA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软骨方法相比,原代细胞用量少,体外培养时间短,在大动物体内能形成成熟软骨,具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撤稿声明
    2013 (2):  65-65.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433
    摘要 ( 2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犬真皮成纤维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半月板修复犬半月板缺损的实验研究
    赵贵庆,王志军,张晨,王洁晴,杨柠泽,尹烁,崔磊,曹谊林
    2013 (2):  66-71.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3.02.002
    摘要 ( 312 )  
    目的 探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半月板修复半月板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将体外扩增至第4代的犬真皮成纤维细胞(Dermal fibroblasts,DFs)接种于PGA/PLA支架材料上,应用软骨形态发生蛋白1(Cartilage-derived morphogenetic protein-1,CDMP1)细胞诱导液体外诱导培养2周后,回植于犬自体半月板缺损模型体内,移植后6个月取材观察半月板的再生情况.结果 诱导组模型内形成较大的新生半月板组织,组织学染色显示诱导组新生组织更接近于半月板组织的生理特点,尤其是内侧部分大部分细胞表现出软骨细胞特有的陷窝结构;非诱导组及空白对照组新生的组织较小,且组织学表现更类似纤维结缔组织.新生半月板Ⅰ型胶原偏振光检测显示,诱导组胶原纤维排列较非诱导组致密,出现Ⅰ型胶原的横纹特征.扫描电镜检测显示,诱导组细胞外基质与正常半月板相比较疏松,非诱导组细胞外基质则更加疏松.膝关节胫骨平台关节软骨的HE染色显示,诱导组关节面的外侧有新生半月板组织覆盖的部位关节软骨尚有部分存余,而诱导组已基本消失.结论 组织工程化细胞材料复合物能在犬自体半月板缺损模型上实现半月板再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脱细胞真皮基质预制人工皮瓣的血管化研究
    周显玉,刘菲,顾钏,罗旭松,汪希,杨群,杨军
    2013 (2):  72-75.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3.02.003
    摘要 ( 304 )  
    目的 ADM联合自体表皮构建人工皮瓣模型,探讨人工皮瓣血管化所需时间.方法 利用F344雄性大鼠构建人工皮瓣模型,分别在术后第3、7、14、21和28天取材,HE染色、CD31+免疫组化进行血管化检测,术后7d进行大鼠人工皮瓣模型微血管造影.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人工皮瓣均成活良好,无感染或坏死;HE染色及CD31+免疫组化显示,血管样结构数量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除第21、28天血管数量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时间点之间血管数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血管造影显示,去除ADM的人工皮瓣血管数量明显少于ADM去除前.结论 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带知名血管的筋膜、自体表皮可以成功预制人工皮瓣.术后第3天人工皮瓣开始出现血管化迹象,第7天左右与筋膜组织建立相对可靠的血运,第21天左右基本完成血管化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毛囊单位促进组织工程皮肤形成的体外实验研究
    管乐,肖苒,曹谊林,严笠,景伟明
    2013 (2):  76-80.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3.02.004
    摘要 ( 280 )  
    目的 通过插入分离的毛囊单位,构建带有皮肤附属器的组织工程皮肤,探讨毛囊对组织工程皮肤形成的作用.方法 将头皮分离成毛囊单位,插入由Ⅰ型鼠尾胶原、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模型中,浸没培养1周,气-液界面培养3周.通过镜下观察、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组织工程皮肤和毛囊的生长状态.结果 相对于悬浮培养的毛囊,实验组毛囊体外生长期延长,结构更完整.HE染色显示,实验组组织工程皮肤可见毛囊和皮脂腺存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带有毛囊的组织工程皮肤中可见反映基底膜完整性的Laminin和Ⅳ型胶原呈线状连续分布于表皮、真皮连接处;而反应表皮成熟度的CK4和CK10/13则呈阳性分布于基底上层非角化细胞.结论 复合毛囊单位可以促进组织工程皮肤表皮组织的分化和成熟.本方法为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和毛囊的体外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锌离子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并增强其纤黏连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毕晓云,黄舒,郭杰,陈晶砺,陈小坚,丁丽,陈津,郭子宽
    2013 (2):  81-84.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3.02.005
    摘要 ( 343 )  
    目的 探索适宜的锌离子浓度,以促进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黏附和增殖.方法 将人骨髓MSC培养于含胰岛素、转铁蛋白和亚硒酸钠的α-MEM中,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硫酸锌.培养72 h后,MTT实验测定490 nm光密度值,观察细胞增殖状态.蛋白印迹杂交比较含锌离子(1×10-5 M)培养体系与未加锌离子培养体系两组细胞纤黏连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 MTT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锌离子促进人骨髓MSC增殖,作用呈浓度依赖性,适宜浓度为1×10-5 M;蛋白印迹实验表明,在该浓度刺激下细胞培养72 h后,纤黏连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结论 锌离子可作为人无血清培养基中的一个成分,可提高入骨髓MSC的贴壁生长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声明
    2013 (2):  88-88.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434
    摘要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转染Brg1基因的实验研究
    屈悦,邓辰亮,万伟东,茅广宇,丁志,杨松林,郑江红
    2013 (2):  89-92.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3.02.007
    摘要 ( 353 )  
    目的 探讨重组Brg1基因转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可行性,以及转染对细胞增殖和活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重组Brg1基因,借助真核表达载体系统,转入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报告基因表达,并确定细胞转染效率;应用Realtime PCR比较转染前后Brg1 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Brg1基因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Brg1基因转染后,(73.0±6.7)%的被转染细胞表达报告基因;Brg1 mRNA在转染组、转染空载体组、未转染组细胞中的表达分别为(6.23±1.18)、(1.11±0.22)和(1.52±0.12),转染组Brg1 mRNA相对表达量较未转染组及转染空载体组明显增高(P<0.01);细胞的增殖能力在Brg1基因转染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可作为Brg1转染的靶细胞,转染Brg1基因对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显著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局部缺血对面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增殖的影响
    王志兴,欧阳火牛,程志华,郭智霖
    2013 (2):  93-97.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3.02.008
    摘要 ( 315 )  
    目的 探讨局部缺血对面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颅底骨折伴发面神经损伤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75只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30只)、实验组(30只)及空白组(15只).对照组给予左侧面神经单纯压榨性损伤;实验组给予左侧面神经相同的压榨性损伤后,显微镜下剥除神经外膜周围血管;空白组为假手术组.其中25只于术后3d、7d和21 d进行行为学观察及电生理检测,另外50只于术后3d、5d和7d采集面神经标本,S-100抗体标记雪旺细胞,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电生理检测及行为学分析显示:空白组无面瘫表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出现面瘫表现.随着时间延长,两组面瘫症状均有恢复,但实验组恢复速度明显缓慢;免疫组化显示:术后3d、5d和7d空白组雪旺细胞改变无明显差异.术后3d实验组及对照组雪旺细胞均开始增殖,术后5d两组达到增殖高峰,术后7d实验组雪旺细胞开始明显减少,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 与单纯面神经损伤比较,损伤伴缺血可明显导致损伤处雪旺细胞的增殖减少,阻碍面神经的修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增强现实导航下颌骨截骨术的实验研究
    侯亦康,朱明,柴岗,张艳,许祐荣,沈聪聪,曲淼
    2013 (2):  98-101.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3.02.009
    摘要 ( 344 )  
    目的 在动物实验中建立下颌骨截骨术的增强现实导航系统.方法 随机选取10只比格犬,经CT扫描、牙模制作和激光三维扫描,分别建立CT三维数据来源的数字模型和激光三维数据来源的数字模型(简称CT模型和激光模型),将两种数字模型在图形工作站中打开,根据牙尖标志点进行拟合,将拟合信息叠加到比格犬的下颌骨上,进行增强现实导航的下颌骨截骨手术.结果 CT模型可重建骨组织,激光模型能迅速、精确地完成牙齿信息的三维重建,通过拟合可制作出截骨方案的增强现实模型,并能用于导航动物的下颌骨截骨术.结论 通过CT扫描、牙模制作和激光三维扫描建立的下颌骨截骨术的增强现实导航系统,可以准确应用于动物实验,对其临床操作具有极好的指导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onobloc四段式截骨牵引治疗眶距增宽症合并面中部发育不良
    侯瑞,韦敏,袁捷,俞哲元
    2013 (2):  102-105.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3.02.010
    摘要 ( 337 )  
    目的 Monobloc四段式截骨及外置式牵引,治疗1例重度眶距增宽症合并面中部发育不良患者,总结手术方法和经验体会.方法 对1例重度眶距增宽症合并面中部发育不良患者行颅内外联合径路手术.额部颅骨开窗,Monobloc截骨游离整个颅面部,颧颌部水平截骨、眶鼻部矢状截骨,将颅面骨分为额部、双侧眶颧部、颧颌部4段完全游离的骨块,额部重塑,双侧眶颧部内收,肋骨隆鼻,颧颌部外置式牵引并固定3个月.结果 手术顺利,拆除牵引器1个月后,影像学测量显示IOD为28.6 mm、面中部前移约9 mm,患者眶距增宽、面中部凹陷、反(牙合)均得到有效纠正,但鼻形态需进一步修整.结论 Monobloc四段式截骨及外置式牵引治疗重度眶距增宽症伴面中部发育不良,能一次性纠正眶距过宽、面中部凹陷、反(牙合),安全有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颅面部骨纤维异常增生症28例临床分析
    姜陶然,曹德君,俞哲元,祁佐良
    2013 (2):  106-108.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3.02.011
    摘要 ( 266 )  
    目的 探讨颅面部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6年至今,28例颅面部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患者,均手术切除部分增生骨质,修正形态.伴有视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还予以视神经减压术.结果 28例患者术后外形满意,随访6个月至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手术切除部分增生骨质,即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患者面形改善明显.青春期后手术复发率小,为手术最佳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