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7-23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从分化胚胎干细胞中分选血管构建种子细胞的实验研究
    岳伟,曹谊林,张文杰
    2011 (1):  1-5.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1.01.001
    摘要 ( 321 )  
    目的本研究主要比较了应用免疫磁珠(MACS)和流式细胞仪(FACS)两种分选手段,从ES分化细胞中获得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效率。方法利用MACS和FACS从ES分化细胞中分选出FLK-1阳性细胞,分别在VEGF和PDGF诱导培养下获得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运用MACS和FACS进行细胞性质和纯度鉴定,并对两种方法所获细胞的活力和细胞得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利用MACS分选获得的FLK-1阳性细胞经过PDGF诱导培养后可以得到108~109量级和纯度超过90%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可满足构建血管的需要,而利用FACS分选难以获得构建血管肌层所需的大量细胞。利用FACS分选的FLK-1阳性细胞经过VEGF诱导培养后的纯度约60%,表达vWF和吸收低密度脂蛋白(Ac-LDL)的血管内皮细胞;而利用MACS从ES细胞中分选获得的血管内皮细胞纯度较低,两种分选方法获得的细胞活力无明显差别。结论因组织工程血管构建所需要的平滑肌细胞数量巨大,宜选用MACS从ES分化细胞中分选获得;而血管内皮细胞宜选用FACS分选获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ENOMODULIN基因转染对NIH3T3和C3H10T1/2细胞系肌腱相关分子表达的作用
    蒋永康,何晶,李洁,曹谊林,刘伟
    2011 (1):  6-10.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1.01.002
    摘要 ( 352 )  
    目的研究过表达Tenomodulin(TNMD)对NIH3T3和C3H10T1/2细胞系肌腱相关分子表达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IH3T3和C3H10T1/2细胞系,利用脂质体法在两种细胞系中分别转染pCAGGS空载体和pCAGGS-TNMD表达载体,G418进行稳定筛选。RT-PCR确认成功转染后,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同时定量PCR检测肌腱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种细胞系转染后细胞形态均无明显改变。基因水平上,NIH3T3细胞过表达TNMD后,collagenⅥ和biglycan显著降低,collagenⅠ没有显著差别。而在C3H10T1/2细胞中,collagenⅠ和biglycan显著升高,collagenⅥ没有显著差别。结论过表达TNMD对NIH3T3和C3H10T1/2细胞系的细胞形态没有影响,但能影响肌腱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兔预构皮瓣成活的实验研究
    丁志,邓辰亮,郑江红,万伟东,茅广宇,杨松林
    2011 (1):  11-15.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1.01.003
    摘要 ( 275 )  
    目的探讨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同种异体移植促进预构皮瓣的血管再生,从而提高预构皮瓣存活率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并标记新西兰大白兔的BMSC。在实验兔腹部两侧构建预构皮瓣,两侧皮瓣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股血管周围经皮注射已标记的BMSC悬液,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后第7天追踪观察BMSC移植后的成活情况,术后第14天掀起以股动静脉为轴心血管的岛状皮瓣,分别对两组的岛状皮瓣进行BrdU/vWF的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对岛状皮瓣中的VEGF进行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岛状皮瓣形成后第7天,观察两组皮瓣的成活情况。结果 BMSC异体移植后成活良好;实验组皮瓣内VEGF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皮瓣内BrdU标记阳性细胞胞浆内有vWF信号;将预构皮瓣制成岛状皮瓣后第7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皮瓣存活率分别为(93.1±2.6)%、(51.5±7.5)%,P<0.05。结论异体移植BMSC可促进预构皮瓣的血管再生,提高预构皮瓣存活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参与鼠尾淋巴水肿阻塞区淋巴管再生的研究
    王刚,周广东,蒋朝华,曹卫刚
    2011 (1):  16-19.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1.01.004
    摘要 ( 399 )  
    目的研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能否参与鼠尾淋巴水肿阻塞区淋巴管再生,为继发性肢体淋巴水肿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从GFP转基因小鼠脂肪组织提取ADSC,体外培养扩增至第2代,植入鼠尾淋巴水肿模型中,观察其是否可以参与并促进鼠尾淋巴水肿阻塞区淋巴管再生。结果鼠尾淋巴管荧光造影显示ADSC可以形成淋巴回流的通道,但实验组、对照组的水肿消退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 ADSC可在鼠尾淋巴水肿阻塞区形成淋巴回流通道,但在改善淋巴回流方面未观察到显著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藻酸盐治疗椎间盘退变的实验研究
    巢玉柳,金永,卞敏凯,张亮,蒋纯志
    2011 (1):  20-29.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1.01.005
    摘要 ( 364 )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结合藻酸盐凝胶支架,治疗兔椎间盘退变的效果。方法将15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腰椎间盘退变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空白组和治疗组。体外培养兔BMSC,治疗组椎间隙注射BMSC结合藻酸盐凝胶支架,对照组注射藻酸盐凝胶,空白组注射生理盐水。应用核磁共振、免疫组化和生化分析,观察椎间盘退变的修复效果。结果治疗组影像学、病理组织学观察,以及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的含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MSC结合藻酸盐凝胶支架可用于治疗兔腰椎间盘退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李红普,仝现州,史帅伟
    2011 (1):  23-26.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1.01.006
    摘要 ( 337 )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糖尿病致双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30例(60条下肢),双侧下肢的病变程度接近。以患者自体BMSC对一侧下肢进行治疗,以另一侧下肢为自身对照,对双侧肢体肤色、肢体疼痛、冷感、溃疡、皮温改变、间歇性跛行变化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比较,观察自体BMSC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治疗侧下肢在肤色、疼痛感、冷感、溃疡、皮温等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间隙性跛行亦有改善;术后6个月时行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治疗组可见丰富的侧支血管形成。结论自体BMSC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可行性,可明显改善症状,效果肯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上颌窦癌术后缺损
    曾强悍,戴捷
    2011 (1):  27-29.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1.01.007
    摘要 ( 240 )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上颌窦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同期修复上颌窦术后缺损17例。结果 17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血管危象,1例皮瓣部分坏死,5例出现早期局部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10例术后头颈部外形及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受区和供区均无严重并发症;2例带瘤生存;5例分别因局部复发、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而死亡。结论利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更易于塑形修复,并减少供区并发症的发生,是修复各种头颈肿瘤术后洞穿性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章暐,邹剑,张长青
    2011 (1):  30-33.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1.01.008
    摘要 ( 355 )  
    目的评价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采用锁定钢板对骨折进行常规手术治疗。术后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疼痛、生活情况、力量及Constant评分,并与对侧肩关节进行对照。每次随访时,拍摄肩关节前后位片及"Y"位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结果本组共10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使用5孔钢板95例(90%),其余类型钢板11例(10%)。术后随访发现,患者受伤肩的活动度有明显的提高(P<0.05)。术后12个月,肩关节前伸可达(132°±35°),外展(122°±39°),外旋(45°±23°),内旋(77°±21°);患肩的Constant评分为(70.6±13.7),达到健侧(83.0±8.0)的(85.1%±14.0%),并随时间推移有明显提高(P<0.05)。在完成随访的93个患者中,25人(27%)出现了34例并发症,其中的18例(53%)并发症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而22例(65%)并发症是因手术操作导致的。结论采用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性及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尽管也有并发症的发生,但大多是由手术操作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肱骨近段锁定板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外科颈Ⅱ、Ⅲ型骨折疗效观察
    李家德,陈榆,钟永祥,林晓,辛伟光,付新美,吴永辉,黄杨,颜灵松
    2011 (1):  34-35.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1.01.009
    摘要 ( 334 )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肱骨外科颈Ⅱ、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肱骨近段锁定板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21例,根据Neer分型,Ⅱ型5例,Ⅲ型16例;其中二部分骨折5例,三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6例。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骨折全部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优良率85.7%。结论肱骨近段锁定板结合植骨有利于骨折断端愈合、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肱骨外科颈Ⅱ、Ⅲ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术治疗肩胛上悬吊复合体两处损伤
    张圣军,辛杰,魏华,王洪刚,张在青
    2011 (1):  36-38.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1.01.010
    摘要 ( 356 )  
    目的探讨肩胛上悬吊复合体(Superior shoulder suspensory complex,SSSC)两处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0年8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18例SSSC两处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8~5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合并损伤。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21 d(平均9.6 d)。18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11例仅固定锁骨或肩锁关节,7例联合固定锁骨或肩锁关节及肩胛颈骨折。结果肩关节功能根据Herscovici标准进行评定,优13例,良2例,可2例,差1例。结论肩部悬吊复合体两处损伤行手术治疗后,恢复了SSSC的稳定性,但针对不同患者应采取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贯穿缝合技术在皮下肿瘤切除修复术中的应用
    徐达圆,沈頔,王晓云,张敬德,邢新
    2011 (1):  39-40.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1.01.011
    摘要 ( 369 )  
    目的应用贯穿缝合技术修复体表肿瘤切除后的死腔,探讨一种有效封闭死腔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所收治的208例体表肿瘤患者。其中手术切除后形成较大腔隙者共17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A组(常规分层缝合并放置引流,97例)和B组(贯穿缝合加压包扎,79例),比较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21%,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6%,A组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体表肿瘤切除后,应用贯穿缝合技术封闭死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在软骨细胞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刘瑾春,刘霞,曹谊林
    2011 (1):  41-44.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1.01.012
    摘要 ( 269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是机体生理情况下调控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生长因子。IGFs在长骨发育,即软骨内化骨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IGF-I参与调节了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软骨过程并进而参与了软骨组织稳态的保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s,IGFBPs)代表了一个能与IGF-I和IGF-2相结合的进化上保守的蛋白质家族,包括6个独立的家族成员IGFBP1、2、3、4、5、6,它们具有调控和储存转运IGFs的作用以及独立于IGFs的作用,在机体生长和发育中发挥重要的功能,在软骨组织的发育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IGFs和IGFBPs对软骨细胞生长和发育的生理调节功能,从而为IGFs在软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与重编程功能性心肌干细胞
    汪进益,范慧敏,刘中民
    2011 (1):  45-47.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1.01.013
    摘要 ( 242 )  
    干细胞再生医学在器官组织修复中已凸现出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外源性表达基因进行体细胞的重编程,是目前最有希望获得供移植细胞的方式。微环境对于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分化起决定性作用。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系统(ADMA/DDAH)不但在调控血管生成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而且对肌细胞的诱导分化和促进肌生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ADMA/DDAH对重编程"功能性心肌细胞"的作用予以阐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抽提物重编程作用的研究进展
    唐新杰,谢峰,张群
    2011 (1):  48-50.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1.01.014
    摘要 ( 227 )  
    细胞抽提物重编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技术,是将供体细胞抽提物导入受体细胞中,使受体细胞向供体细胞的形态、基因、功能等方面发生改变。目前,此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体细胞与体细胞之间、体细胞与干细胞之间,成为一种有效的、无伦理学争议的重编程方法。本文就细胞抽提物重编程的研究现状、相关机理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调控及其作用研究进展
    蔡源源,李光早
    2011 (1):  51-54.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1.01.015
    摘要 ( 255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主要的血管生成因子,许多生长因子是通过诱导VEGF的表达而起作用的。本文对VEGF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作用、表达及生成的调节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用外科机器人应用和研究进展
    桂海军,张诗雷,沈国芳
    2011 (1):  55-59.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1.01.016
    摘要 ( 234 )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推动外科手术模式产生革命性的变化,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骨科等领域,已显示出良好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为促进我国医用外科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结合国内外典型外科手术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状况,就外科机器人所涉及的手术机器人系统结构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