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7-23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自骨密质中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边素艳,盖鲁粤,叶平,郭子宽,王华,王立生
    2010 (1):  1-4.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0.01.001
    摘要 ( 305 )  
    目的介绍一种自Wistar大鼠骨密质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的方法。方法应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酶消化骨密质两种方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MSC,比较其形态学、体外增殖能力差异;并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油红O染色分别鉴定MSC的成骨和成脂分化潜能。结果采用密度梯度离心骨髓或用酶消化后的骨密质,经贴壁培养后均能够成功分离和培养大鼠的MSC,两者在形态学和体外增殖能力方面无明显差异;且两种方法培养的MSC经特异性诱导剂诱导后,均可向脂肪及成骨细胞分化,油红O染色及碱性磷酸酶染色均阳性。结论自骨髓和骨密质中均能够分离培养出较为纯化的大鼠MSC,两种方法培养的MSC体外生物学性能无明显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软骨微粒脱细胞基质和纤维蛋白凝胶支架皮下构建组织工程软骨
    聂芳菲,潘柏林,李健宁
    2010 (1):  5-8.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0.01.002
    摘要 ( 327 )  
    目的观察皮下植入异体软骨细胞复合异种软骨微粒脱细胞基质(Cartilage microparticle acellular matrix,CMACM)和纤维蛋白胶(Fibrin glue,FG)为支架形成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能性。方法制备猪耳廓CMACM,体外培养成年兔的耳软骨细胞,将不同的混合物植人5只成年兔背部皮下。A组:异体软骨细胞复合CMACM和FG;B组:自体软骨细胞复合CMACM和FG;C组:CMACM和FG。将每只兔子背部皮肤均分为6个区,分别植入不同混合物各两个点,以备两次取材。观察并记录皮下植入体的形态变化,分别于植入后8周和12周取材,行组织学检测。结果A组和C组未能形成软骨样组织。B组8周可以形成软骨样组织,周围炎症细胞数量较多;12周时形成的软骨组织成分单一,周围没有炎症反应,类似于正常软骨,且新生的软骨组织中均长有许多小血管,新生软骨的厚度不超过1 mm。结论将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复合CMACM和FG植入皮下,不能形成软骨样组织:而以自体软骨细胞为种子细胞则可以得到软骨样组织,但新生软骨的体积和厚度有限,并且新生的软骨组织中长有许多小血管,可能更有利于新生软骨组织的长期存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VF-PLGA联合脂肪移植体内构建组织工程化软组织充填材料的初步研究
    麦凯欣,朱辉,崔永言
    2010 (1):  9-13.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0.01.003
    摘要 ( 332 )  
    目的采用组织工程方法,探讨生物可降解材料、自体脂肪作为细胞外基质,脂肪组织基质血管成分(SVF)作为种子细胞构建复合移植物,即刻回植,体内培养并用于软组织充填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A、B(各10只)以两种混合方式构建SVF-脂肪-PLGA复合移植物,实验组A将SVF先与脂肪混合再种植于支架上,实验组B将SVF与支架充分混合,再用脂肪组织包埋;对照组A(n=10)的移植物为预处理后的空白支架;对照组B(n=10)的移植物为SVF-PLGA复合物。各组均将植人物移植至实验兔背部皮下与肌肉浅筋膜之间,于术后2个月、4个月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切片、HE染色和油红染色,了解支架降解情况和组织工程化软组织充填材料构建情况,观察期间记录术后所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个月时,各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硬结形成、移植物移位和排斥等并发症。实验组B中有1例切口裂开、2例脂肪液化。大体观察和HE染色、油红染色可见形成的组织工程化软组织填充材料主要成分为血管化脂肪组织,未发现肿瘤样细胞,外周形成纤维膜。4个月后PLGA支架完全降解,实验组B的脂肪存活率较实验组A和对照组B高。结论构建SVF-脂肪-PLGA复合物软组织充填材料是可行的,具有安全、可操作性强、耗时少、脂肪存活率高、塑形性好等优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凝血酶活化的富血小板血浆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
    具星爱,郭子宽,靳继德,李占全
    2010 (1):  14-20.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0.01.004
    摘要 ( 405 )  
    目的探索凝血酶活化的富血小板血浆(Thrombin-activated platelet-rich plasma,tPRP)替代牛血清,进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me cells,MSC)分离及培养扩增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用MTT法和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标记细胞技术,观察人骨髓MSC在含有tPRP和胎牛血清培养体系中的增殖状态:利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细胞表面表型;细胞化学染色法分析不同培养体系所获细胞的成骨及成脂细胞分化能力。结果tPRP培养的人骨髓MSC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样形态,且tPRP促MSC增殖能力优于筛选后的胎牛血清。tPRP培养的MSC均表达CD29、CD73、CD166和HLA-ABC,而不表达CD31、CD34、CD45和HLA-DR。体外分化实验显示,利用tPRP培养的MSC具有体外成骨和成脂能力。结论tPRP可以替代胎牛血清,用于人骨髓MSC的培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刘超华,李小静,宁金龙,王春
    2010 (1):  17-20.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0.01.005
    摘要 ( 305 )  
    目的观察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Secreted protein,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瘢痕患者的瘢痕疙瘩和3~12个月增生性瘢痕组织各26例;另取手术剩余的正常成人皮肤组织5例;所有标本用40 g/L甲醛固定,行连续切片,厚4μm,应用链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标记物免疫组织染色法染色。同时设正常对照(正常皮肤)、阳性对照(胃癌癌变组织)、阴性对照(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鼠抗人SPARC单克隆一抗浓度为1:200。结果正常成人皮肤中SPARC表达稀少,局限在真皮-表皮交界的乳头真皮,部分靠近基底膜血管和皮肤附件。SPARC在增生性瘢痕的真皮瘢痕组织、皮肤附件中低表达,且早期增生性瘢痕中表达无明显强于晚期增生性瘢痕(P>0.05)。在真皮中SPARC呈弥散性散在分布(同增生性瘢痕),阳性信号表达较低。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的SPARC较正常皮肤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SPARC在3~12个月增生性瘢痕中呈低表达,在瘢痕疙瘩中低表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VEGF、bFGF低频超声透皮给药系统对猪超长筋膜皮瓣存活的影响
    吕川,陶然,张敬德,宋建星,王晓云,杨超
    2010 (1):  21-23.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0.01.006
    摘要 ( 267 )  
    目的应用VEGF和bFGF,以透皮低频超声导入的无创给药方法,比较单一药物和联合用药对猪超长宽比例筋膜皮瓣成活率及其微循环的影响,为扩大超长宽比例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用10只猪为实验动物。在猪背部两侧设计3 cm×15 cm的筋膜皮瓣,分为空白超声对照组、超声导入VEGF组、超声导入bFGF组、注射VEGF+bFGF联用组、超声导入VEGF+bFGF联用组等5组。术后10 d,测量皮瓣成活面积,测定毛细血管密度以及表达指数,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超声导入VEGF+bFGF联用组皮瓣成活率、毛细血管密度及表达指数等,均明显优于其他4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VEGF和bFGF经皮联合低频超声介导给药应用于猪超长宽比例筋膜皮瓣,可显著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颞肌瓣前移术——一种微创的晚期面瘫治疗方法
    王炜,杨川
    2010 (1):  24-27.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0.01.007
    摘要 ( 898 )  
    目的 明确鼻唇沟人路的颞肌瓣前移术治疗晚期面瘫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11例随访患者作为回顾性研究对象,随访时间6~15个月.其中完全性面瘫5例,不完全性面瘫6例.依据Terzis微笑功能评价表,对患者手术前后面部表情的录像资料进行评价.通过对病史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11例患者术前平均评分为1.18±0.12,术后为4.45±0.25,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不完全性6例面瘫患者中,术后没有发生原残存面神经的继发损伤;术后早期,11例患者张口度有暂时性受限(1指),经过训练,术后2个月时张口度可以完全恢复(3指);1例(9%)患者发生移植筋膜的部分坏死;5例(45%)患者发生腮腺瘘,经过加压治疗后痊愈;1例(9%)患者发生肌腱固定松弛,需二期修整;没有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如下颌骨骨折、下颌骨深部大血管破裂和严重血肿等.结论 经鼻唇沟入路的颞肌瓣前移术作为晚期面瘫动力性修复的一种方法,具有继发创伤小、疗效可靠的优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腹部岛状皮瓣在阴囊毁损性电烧伤修复中的应用
    康群军,余群洪,胡葵葵,刘勇,黄卫虎,胡安根,肖乾,王仁斌,程开祥
    2010 (1):  28-30.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0.01.008
    摘要 ( 294 )  
    目的探索阴囊毁损性电烧伤造成阴囊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下腹部岛状皮瓣再造毁损性电烧伤的缺损阴囊。结果2001年10月至2009年12月,共8例,均采用下腹部岛状皮瓣进行阴囊缺损的修复,切取皮瓣面积8 cm×11 cm至10 cm×12 cm,皮瓣全部成活。结论下腹部岛状皮瓣是阴囊毁损性电烧伤后阴囊再造的良好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局部皮瓣结合埋线法修复唇裂鼻底畸形
    王大为,赵龙,张敬德,王晓云,吕川,邢新
    2010 (1):  31-40.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0.01.009
    摘要 ( 341 )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结合埋线法在修复唇裂伴发鼻底畸形中的作用,为临床修复唇裂鼻底畸形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年采用该方法修复的36例先天性唇裂伴发鼻底畸形患者进行随访,对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6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24个月,效果较满意。结论在修复唇裂伴发鼻底畸形手术中,应用局部皮瓣结合埋线法,能简化手术操作过程,增强手术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颞部悬吊除皱术的临床应用
    孙洋,柴岗
    2010 (1):  33-34.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0.01.010
    摘要 ( 338 )  
    目的探讨颞部悬吊术除皱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局部麻醉,对28例颞部轻、中度皮肤松弛患者行颞部悬吊术除皱。结果本组中有15例随访1~2年,手术效果满意,并发症少,达到了面部年轻化及延缓面部衰老的目的。结论颞部悬吊术除皱疗效肯定、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除皱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压骑缝钉克氏针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
    沈华,蔡嬿娴,王永春,张兆峰,沈尊理
    2010 (1):  35-37.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0.01.011
    摘要 ( 416 )  
    目的探讨加压骑缝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9月,我们采用加压骑缝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1例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患者,年龄18~39岁。术中采用克氏针固定月骨、头状骨,单夹骑缝钉固定舟骨,加压矫正分离移位,术中同时修复关节囊和韧带。术后8周拔除克氏针开始活动,6~12个月根据舟骨愈合情况取出骑缝钉,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术后通过腕关节活动度、手握力、用力后腕关节疼痛程度、X线片和CT检查评价治疗效果,患者术后腕关节活动及手握力良好。影像学检查舟骨骨折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10月。结论加压骑缝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直视切口手术,操作简便可靠,可同时修复韧带,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崔风国,宋维,丛皎,李国顺
    2010 (1):  38-40.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0.01.012
    摘要 ( 292 )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临床效果及其临床适应证。方法对5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14例,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s,DHS)固定24例,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固定20例,比较3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质劈裂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Sander\'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患者均随访8~36个月,平均18个月。3组术式的优良率分别为92.9%、92%、90%。结论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都很满意,但适应证各有不同。手术方式应根据骨折类型、年龄、体质因素及患者骨质疏松程度,结合内固定特点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对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高龄者,适合选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对EvansⅠ、Ⅱ型和部分Ⅲ型患者适合选用DHS固定,对Ⅳ、Ⅴ型患者适合选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固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的三维CT分析
    李斌,李锋,刘复奇,郑志永,梁博程
    2010 (1):  41-44.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0.01.013
    摘要 ( 305 )  
    目的利用3D-CT影像,来探讨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的髋臼及股骨近段的骨性病理形态改变,以分析术后再脱位的原因,从而指导和改进发育性髓脱位的治疗。方法对28例(28侧)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患者的3D-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测量各参数指标,并与38例(51侧)手术成功患者术后值以及正常组对比分析,来探讨术后再脱位的原因。结果术后再脱位组患者的颈干角与正常组和手术成功组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其数值明显增大;术后再脱位组患者髋臼外上缘重型缺损者所占比例,与手术成功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术后再脱位组股骨颈前倾角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与手术成功组比较差异则无显著性。结论术后再脱位原因与股骨颈干角的角度、髋臼外上缘形态、股骨头与髋臼是否恢复同心圆复位关系等密切相关;股骨颈前倾角值比正常组偏大并非导致术后再脱位的必然因素,其术中矫正范围不能完全以正常组为标准,而应当以健侧为标准,纠正到一个比正常组略大的范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乳房重建的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评价
    李文英,闫继霞,曹淑红,张晓峰,庞艳玲,宋春惠
    2010 (1):  45-48.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0.01.014
    摘要 ( 290 )  
    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行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的临床效果,评价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22例(重建组),行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同期行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术;匹配同龄、同学历、同TNM肿瘤分期的非乳房重建患者22例作对照(对照组),以Harris标准评价重建乳房的美容效果。随访3年,观察癌组织局部复发转移情况;对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3年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乳房重建组优、良、一般分别为14例、5例和3例,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行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不但保证了肿瘤治疗的效果,而且患者的形体美,满意度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髓基质细胞成骨诱导过程中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蛋白作用的研究进展
    解芳,滕利
    2010 (1):  49-51.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0.01.015
    摘要 ( 188 )  
    目前.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各种细胞因子被广泛应用于促进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的增殖、分化以及诱导中。细胞因子的家族成员种类繁多,各自的功能也较复杂,而且彼此之间还存在着协同或拮抗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些诱导物质,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本文就该问题综述如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在干细胞体内示踪研究中的应用
    杜子婧,杨湄,昝涛,李青峰
    2010 (1):  52-55.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0.01.016
    摘要 ( 261 )  
    活体生物发光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成像技术,是利用荧光素酶在活体内的可检测性、可视性和持续表达性,以暗视野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偶联设备)相机系统为基础的一种成像技术,它能有效地对报告基因标记的实验对象进行实时、原位的观测.可在完整的体内环境中快速获得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载药纳米材料治疗骨缺损或骨缺损伴骨髓炎的研究进展
    弓家弘,王静成,王大新
    2010 (1):  56-60.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0.01.017
    摘要 ( 220 )  
    1骨髓炎与骨缺损的临床治疗困境骨髓炎是临床上一种严重的骨感染性疾病,急性骨髓炎死亡率很高,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应用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由于诊断不及时多可转化为慢性。骨髓炎可分为血源性骨髓炎与创伤性骨髓炎。随着经济和卫生状况的改善,血源性骨髓炎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目前,创伤性骨髓炎已成为骨科感染的最主要病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