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0-07-23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莫将旧物当新品——从手部皮肤撕脱伤急诊治疗说起
    张涤生
    2005 (6):  301-302.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035
    摘要 ( 298 )  
    “开拓创新”是近10余年来在报刊上,在谈话和工作中,最常看到、听到、讲到的词汇之一,也是我们国家科学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过程中一条重要的指导方针。医学是众多科学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医生,肩负为广大人民服务的崇高责任,从青年、中年到老年,在掌握医疗技术过程中,也同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积累学识和经验,并进行开拓创新的过程。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年龄并不是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头皮扩张术修复电击伤后贴骨性瘢痕1例
    邹普功,李长明,王剑,王峰,赵书英,贺志勇
    2005 (6):  302-304.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036
    摘要 ( 395 )  
    1病例介绍患者韩某,男,14岁,因不慎被高压电击伤右侧头部及躯干后5天入院。入院后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侧头部及躯干部为较厚痂皮,TBSA为3%,Ⅲ。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于伤后21天行创面清创术。术中见右侧颞部有一约11cm×10cm的头皮缺损,颅骨外露。清创后给予颅骨钻孔培养肉芽生长,躯干部创面清创自体刃厚皮移植。半月后在颅骨健康肉芽上移植自体刃厚皮片,术后皮片成活良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原创的几种皮瓣——颞浅筋膜瓣、前臂骨间背皮瓣等
    王炜
    2005 (6):  303-304.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037
    摘要 ( 357 )  
    上世纪70-80年代,在我科显微外科范围内,有多种原创的皮瓣移植的经历,由于历史性原因,没有在有影响力的杂志发表,这是可惜的事情,也是青年学者可引起思考的。1963年,陈中伟教授断前臂再植成功后,开创了国际显微外科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新阶段,在上海掀起了显微外科研究的高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工程皮肤加速烧烫伤皮肤创面愈合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聂鑫权,柴家科,肖厚安,胡大海,王甲汉,杨红明,刘亚玲,张勇杰,金岩
    2005 (6):  305-308.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038
    摘要 ( 287 )  
    目的 对组织工程皮肤ActivSkin在不同类型烧伤创面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一评估.方法 根据试验要求,选取2003~2004年度4家临床单位的部分烧烫伤患者进行组织工程皮肤临床应用,试验共收集有效病例219名,其中试验组为110名患者,创面应用组织工程皮肤ActivSkin;对照组为109名,创面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患者治疗期间每周进行创面观察,试验随访期为6个月.临床期间观察治疗期患者的创面变化、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后的创面愈合质量;同时对全身及重要脏器进行检测.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与常规保守治疗相比,应用ActivSkin后可明显加速愈合速度,最终达到完全愈合,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愈后创面质量明显改善,常规治疗常见的如瘢痕形成、色素沉着等并发症也明显降低.随访观察无任何复发及不良反应,整个临床试验期间也未发现任何免疫排斥反应.结论 这些数据表明组织工程皮肤不仅可直接替代缺损的皮肤组织,而且可持续分泌生长因子及其他促进创面愈合的物质,改善皮肤愈合质量.试验证实组织工程皮肤ActivSkin是一种安全可靠、患者易耐受的组织工程产品;可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烧烫伤皮肤缺损创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培养在壳聚糖-明胶膜片材料上人黑色素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王佳鸣,杨光辉,杨军,邓辰亮,崔磊,刘伟,曹谊林
    2005 (6):  309-315.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039
    摘要 ( 269 )  
    目的 研究培养在壳聚糖-明胶膜片材料上黑色素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幼儿包皮,酶消化成单细胞悬液,接种后在黑色素细胞条件培养液中静置培养.黑色素细胞纯化、扩增后接种于壳聚糖-明胶膜片上.定期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生长增殖情况,应用MTT测定、黑色素瘤抗体(Melan-A)免疫荧光染色、DOPA反应以判断黑色素细胞在壳聚糖-明胶膜片上的增殖及分化情况.结果 分离、纯化的黑色素细胞接种于壳聚糖-明胶膜片上生长良好,Melan-A免疫荧光染色及DOPA反应为阳性.结论 壳聚糖-明胶膜片是支持人黑色素细胞生长的良好材料,这一体系为色素脱失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浓度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修复Beagle犬Ⅱ°根分叉病变的研究
    闫福华,陈欣戬,詹暶,林敏魁,赵欣
    2005 (6):  312-315.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040
    摘要 ( 233 )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能力.方法 在6只一岁半的Beagle犬的下颌牙制备慢性Ⅱ°根分叉病变模型,在GTR的基础上,用不同浓度的BMSCs(5×105/ml组,5×106/ml组,5×107/ml组)移植治疗,12周后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并测量牙周组织再生情况.结果 GTR组的新生牙骨质长度和新生牙槽骨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51.5±5.6和27.1±7.7;5×105/ml组为:84.8±8.9和30.6±7.7;5×106/ml组为:91.8±5.2和68.3±11.4;5×107/ml组为:88.8±7.2和78.5±12.7.细胞组的新生牙骨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各细胞组间相互比较无差异显著性;5×106/ml组和5×107/ml组的新生牙槽骨量与5×105/ml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前两组间和后两组间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作用与细胞的接种密度有关,高浓度细胞能有效促进牙周组织再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壳聚糖-明胶支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高珊,赵莉,崔磊,曹谊林
    2005 (6):  316-357.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041
    摘要 ( 318 )  
    目的 研究用于组织修复的壳聚糖-明胶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为其进一步的细胞培养以及组织工程皮肤的临床应用积累数据.方法 将壳聚糖与明胶在一定条件下共混,预冻,冷冻干燥并交联得到支架材料,考察其性能.结果 制备过程中,预冻溶液的固含量、壳聚糖与明胶的配比以及预冻温度等参数对支架材料的微观结构、表观密度、含水量和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结论 采用冷冻干燥法可以成功地制备壳聚糖-明胶支架材料,通过控制其反应条件可以调整支架孔隙结构和性能,从而得到满足需要的支架材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LLA细胞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形态结构的研究
    崔文瑾,涂赤枫,贝建中,王身国
    2005 (6):  319-322.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042
    摘要 ( 317 )  
    目的 以聚乳酸为基质材料,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细胞支架,并比较了制备方法对支架孔结构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溶剂浇铸/致孔剂溶出法、固-液相分离法、液-液相分离法,制得了PLLA的多孔支架,测定其孔隙率及平均孔径,并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 溶液浇铸/致孔剂溶出法可以调节致孔剂的用量及颗粒大小,制得符合设计要求的孔隙率及孔径的细胞支架.固-液相分离法结合致孔剂的溶出,可以获得孔径大于200 μm并且提高孔与孔之间贯通的支架.液-液相分离法通过调节相分离条件,可以制得最大孔径在300 μm~400 μm的细胞支架,大大超过文献报道的只有120 μm孔径.结论 三种制备方法均可得到组织工程用的细胞支架,可以按需控制孔隙率及孔径,溶剂浇铸/致孔剂溶出法只限于制得板状支架,固-液相分离和液-液相分离则不受限制,并且孔径可以达到200 μm以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孔隙连通性β-磷酸三钙细胞支架的制备
    安身平,陈际达,张永红
    2005 (6):  323-326.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043
    摘要 ( 273 )  
    目的 改进多孔β-TCP支架的制备方法,提高支架的孔隙连通性、孔隙结构的均匀性以及支架的抗压特性.方法 利用两阶段中和反应工艺,制备β-TCP粉末原料;将粘结剂均匀涂布在致孔剂表面后与β-TCP粉末混合,添加高温液相传质介质,再次混合形成致孔剂与β-TCP粉末的均匀混合体,加压成型、煅烧制备三维多孔细胞支架;X-衍射检测原料和支架的成分,扫描电镜观察支架的孔隙结构,力学实验仪测定支架的抗压性能.结果 原料和支架化学成分均为β-TCP;支架的孔隙呈球形、分布均匀、孔隙间几乎完全连通,大孔平均孔径781.38±70.47(n=12)μm,连通孔径297.88±66.86(n=13)μm;孔隙率、吸水率和抗压强度分别为52.27±0.11(n=6)Vol%、31.82±0.13(n=6)Wt%和11.40±0.07(n=6)MPa.结论 两阶段中和反应工艺能够制备出纯的β-TCP粉末,改进的支架制备技术,可以制备出孔隙率高、强度大、孔隙大小可控、孔隙分布均匀、孔隙间几乎完全连通的β-TCP支架,具备了组织工程要求的结构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连续埋线法重睑术的临床评价
    李圣利,殷初阳,曹卫刚,程开祥
    2005 (6):  327-329.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044
    摘要 ( 263 )  
    目的 探讨连续埋线法重睑术的适应证和手术要点.方法 手术在局部麻醉下施行,从外眦向内眦沿睑板上缘作连续缝合,然后折返,外眦缝合口打结.结果 本组132例患者术后随访形成良好重睑者为121例,占92%;两侧重睑皱襞高低不一的7例,占5%;重睑消失的4例,占3%,后两者均补充埋线法或者切开法重睑术修复.结论 连续埋线法重睑术除适用于上睑皮肤较薄的年轻患者,也可扩大到中等以下程度的上睑皮肤松弛患者,以及以外侧为主的上睑臃肿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48例
    李天宇,惠博生
    2005 (6):  329-329.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045
    摘要 ( 306 )  
    1临床资料本组48例,男性36例,女性12例,最小7岁,最大32岁。均为烧伤后面部瘢痕挛缩畸形。瘢痕最小5cm×6cm,最大10cm×12cm。颈部瘢痕切除后缺损范围最窄6cm,最宽13cm。皮瓣大小6cm-7cm×13cm-23cm,供皮瓣区皮下分离后直接拢缝合,有10例缝合困难行植皮术。胸三角皮瓣双侧切取8例,行胸三角皮瓣转移66次。胸三角皮瓣形成管状,一端缝合于面、颈部部分切除疤痕创面上,3周左右断蒂,将近端皮管剖开修剪后,缝合在剩余疤痕切除后创面上。术后皮瓣血运良好,均在Ⅱ期手术恢复面部形态和颈部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提上睑肌缩短术与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
    马朝霞
    2005 (6):  330-331.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046
    摘要 ( 341 )  
    目的 应用提上睑肌缩短术与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依据睑下垂程度寻求最佳手术选择.方法 对47例不同程度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28例上睑提肌肌力在2 mm以上者选择了提上睑肌缩短术,其中28例上睑提肌肌力之间者选择了额肌瓣悬吊术;19例上睑提肌肌力在0 mm~2 mm之间者选择了额肌瓣悬吊术.结果 采用上睑肌缩短术28例,术后双眼对称者20例,6例患眼较健侧低1 mm,2例相差2 cm;采用额肌瓣悬吊术19例,术后双眼对称者12例,5例相差1 mm,2例相差2 mm.两种手术方法比较,适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的患者上睑皱襞弧度自然,美容效果明显.结论 额肌瓣悬吊术适用于上睑提肌肌力为2 mm以下的重度患者;上睑提肌肌力在2 mm以上的患者宜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能达到提上睑功能和美容效果最大程度的恢复与改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突发性青春期巨乳症的诊断和治疗(附4例报告)
    朱国献,王炜,祁佐良,方建蔺
    2005 (6):  332-334.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05.06.011
    摘要 ( 440 )  
    目的 探讨突发性青春期巨乳症的命名,诊断和巨大乳房缩小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例突发性青春期巨乳症,用改良垂直双蒂进行缩小手术.结果 4例患者术后乳头、乳晕及两侧皮瓣血运良好,术区一期愈合,效果满意.结论 突发性青春期巨乳症,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因乳房巨大,为保证其乳头、乳晕血运及术后外形,采用改良垂直双蒂法乳房缩小是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头面颈部毛细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
    李伟,林晓曦,杨川,王炜
    2005 (6):  335-343.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047
    摘要 ( 310 )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头面部不同类型毛细血管畸形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适合手术的23例头面颈部患者,根据病灶的面积和手术前的条件分别采用了植皮,扩张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和游离皮瓣修复等方法,并进行术后评价和随访.结果 除一例特别原因造成皮片下积血,皮片部分成活不良二期再植,一例同位素治疗后扩张器病例远端发生血运障碍后改植皮以外,其余皮片,皮瓣均成活良好,但随访皮片有较明显的色差,而皮瓣色泽,质地良好.结论 皮瓣修复效果较好,其中扩张的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效果最佳.游离皮瓣较适合有皮下组织萎缩的大面积的病例,而其他大面积病灶可采用分期分区植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用于植皮手术包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许和平,郭炜然,林广民
    2005 (6):  337-338.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048
    摘要 ( 331 )  
    目的 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选择合适的皮片游离移植手术包扎材料.方法 实验分别以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层叠干纱布、松散干沙团和干棉花团为测试包扎材料.分别在测试包扎材料上加压,记录血浆袋所受到的压力和包扎材料厚度压缩比例的变化;临床常规方法片皮移植,以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块加压包扎皮片.结果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当外加压力使其压缩至原厚度的90%~34%时,可使皮片受到25 cmH2O~54.4 cmH2O的压力;此压力范围足以使皮片与创面密切接触,保证皮片成活,又避免过大的压力影响皮片血供重建.以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为包扎材料植皮,皮片成活率明显提高.结论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一种良好的植皮包装材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射壶外置式扩张器的临床应用
    金蓉,孙宝珊,施耀明
    2005 (6):  339-343.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05.06.014
    摘要 ( 323 )  
    目的 应用注射壶外置式扩张器,达到减少手术的损伤和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扩张器,在皮下或帽状腱膜下放置,将导管靠近注射壶处剪断后,从皮下隧道穿出,用一个小接口将两个断端连接,用丝线在接口凹槽处结扎固定,术后注意保护注射壶.结果 应用注射壶外置式扩张器40例52个部位,除2例因血肿感染致失败外均取得了成功.结论 注射壶外置式扩张器使用简单,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因而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工程软骨生物反应器的设计
    李宏,周广东,吕晓杰,安琦,刘伟,崔磊,曹谊林
    2005 (6):  340-343.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049
    摘要 ( 255 )  
    目的根据流体力学原理优化反应器内腔结构,并设计一套组织工程软骨生物反应器。方法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反应器内腔流场进行仿真计算,通过流场分析确定内腔结构,最终构建一套完整的生物反应器系统。结果确定了,生物反应器的内腔结构.生物反应器由控制系统和细胞培养室两部分构成,能置于培养箱中对软骨细胞材料复合物进行动态培养。结论反应器内腔的结构是合理的。整个生物反应器系统运行可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蝇蛆分泌物提取液对感染创面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王寿宇,吕德成,王江宁
    2005 (6):  344-360.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050
    摘要 ( 299 )  
    目的 研究丝光绿蝇幼虫分泌物对细菌感染创面的抗菌活性及作用.方法 提取蝇幼虫分泌物,以临床感染创面上分离培养出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琼脂平板法做抑菌实验,记录对以上细菌的抑制效果,生理盐水和头孢哌酮盐水溶液做对照.结果 蝇幼虫分泌物对分离培养出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结论 蝇蛆分泌物对感染创面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范志宏,平萍,陈蕊
    2005 (6):  345-347.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05.06.017
    摘要 ( 275 )  
    人体皮肤软组织可随深部结构的膨胀而逐渐伸张,这一生理病理现象给予整形外科医生以启发。1957年,Neumann将聚乙烯气球(囊)埋置于乳突区皮下致使组织扩张,试图为一例创伤性耳廓部分缺损的患者施行耳廓再造术,但因供注射空气用的聚乙烯导管的一端置于皮外而失败。1976年, Radovan发展了Neumann的设计思路,发明了以硅胶制成的可控式扩张器,后经不断完善并用于临床获得成功。1985年,张涤生院士率先将这一技术引进国内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扩张术最大的优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脂肪组织来源的内皮祖细胞研究进展
    付全花,王豪夫,崔磊,曹谊林
    2005 (6):  348-352.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051
    摘要 ( 215 )  
    1997年Asahara等发现人出生后循环外周血中存在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根据其与胚胎发育中血管母细胞的延续关系,将其命名为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EPC是一类能循环、增殖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但尚未呈现成熟血管内皮细胞表型也未形成血管的前体细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肌腱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魏娴
    2005 (6):  350-352.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052
    摘要 ( 247 )  
    肌腱属于致密结缔组织,连接骨骼肌肌腹和骨骼或筋膜,传递肌肉收缩产生的拉力,牵引骨骼运动。与此功能相适应,肌腱弹性小、血管少、代谢低,但具有很强的耐压抗张力(611-1265 kg/cm2)和抗摩擦能力。根据包被组织的不同,肌腱可分为有滑膜和无滑膜肌腱。在承受摩擦力特别大的部位如手掌背侧部、手指、腕关节,肌腱被腱鞘包裹;在承受摩擦力较低的部位,肌腱由腱周疏松结缔组织包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进展
    徐卫袁,郑祖根
    2005 (6):  353-357.  DOI: 10.3969/j.issn.1673-0364.a053
    摘要 ( 185 )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在胚胎肢体发生及关节形成方面有重要作用。是骨、软骨组织修复的必要成分,另外BMPs在其他组织的发育中亦发生作用,并与肿瘤等多种疾病的生物学行为有关,BMPs已广泛渗透到生物医学及组织工程研究的各个领域,它的诱导成骨特性研究最深入,并得到一致的公认。但外源性的BMPs在体内易分散,易于被蛋白酶降解,不能持久有效的发挥作用,从很大程度上限制其进一步应用。目前,主要通过以下两种主要方法予以解决:一是选用适宜的载体材料,在体内起到缓释系统的作用,保持BMPs局部浓度和持久有效的发挥生物效能;二是通过基因转移的方法,将编码BMPs基因转染靶细胞,使其高效表达BMPs。本文概述了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