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12, Vol. 12 ›› Issue (06): 58-60.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406
罗斯玛丽·阿罗约;梁真惠;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文章把西方翻译理论大致划分为尼采之前的本质主义翻译观和尼采之后的反本质主义翻译观两部分,认为统治西方世界长达两千多年的柏拉图本质主义哲学为西方传统翻译理论核心概念——"意义存在于语言之外或之上"的"等值"概念提供了理论基石。直到尼采对语言进行批判性反思,并进而对柏拉图以降的西方形而上学进行批判,各种反本质主义哲学思潮才相继涌现,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无疑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它不但解构了西方形而上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而且解构了翻译可能性的基石——语言意义的"确定性",给翻译理论带来一场颠覆性革命。
罗斯玛丽·阿罗约;梁真惠;. 哲学与翻译[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6): 58-60.
[1] | 侯国金;. 主持人语——语用翻译学何以可能[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6): 23-. |
[2] | 邓科;孟凡君;. 王佐良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6): 55-58+78. |
[3] | .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学科简介[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5): 26-. |
[4] | 马纳克;. 从译者诗学观与文学翻译的互动看译者主体性——以晚清小说翻译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5): 48-51+77. |
[5] | 刘军军;韩江洪;. 林纾真的是“翻译家”?——“译者”身份与林纾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5): 52-56+78. |
[6] | 朱一凡;刘慧丹;. 翻译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现状与趋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高层论坛述评[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5): 66-69+78. |
[7] | 王寅;. 后现代哲学的转向与超越——特征与评价[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5): 5-11+76. |
[8] | 徐盛桓;. 从心智到语言——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4): 6-10+77. |
[9] | 刘世生;张之俊;. 2011年我国外语界文体学研究述评[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3): 98-103+161. |
[10] | 王振亚;. 翻译能力新探[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3): 43-47+160. |
[11] | 柴秀娟;. Translationese及相关概念探析[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3): 104-108+161. |
[12] | .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学科简介[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2): 34-. |
[13] | 何刚强;. 本科翻译专业建设理念摭谈[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2): 40-42+66. |
[14] | 彭青龙;. 需求,特色,质量——论翻译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2): 43-48+66. |
[15] | 傅敬民;居蓓蕾;. 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专业翻译课程建设探索[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2): 49-53+6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