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金吾伦. 2000. 生成哲学[M]. 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
|
[2] |
马克斯·韦伯. 2022. 社会科学方法论文集(阎克文、姚燕译)[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
[3] |
王文斌、 李民. 2017. 论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建构[J]. 外语教学与研究(5):732-742.
|
[4] |
威尔斯克. 1986. 外语思维是外语教学可能达到的目标吗?(蔡幼生译)[J]. 外语界(4):41-42.
|
[5] |
吴超、 杨冕、 王秉. 2018. 科学层面的安全定义及其内涵、外延与推论[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3):1-4.
|
[6] |
杨枫. 2019. 外语研究的问题意识与理论建构[J]. 当代外语研究(4):1-2.
|
[7] |
杨枫. 2020.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的文化政治学阐释[J]. 当代外语研究(6):1-2.
|
[8] |
张天伟. 2023. 外语教育学框架下的外语教育政策研究: 能动性与客观世界视角[J]. 外语教学 (5):65-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