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24, Vol. 24 ›› Issue (6): 55-65.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05
出版日期:
2024-12-28
发布日期:
2024-12-04
作者简介:
李春兰,吉利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教学、翻译学。电子邮箱:lichunlan@guc.edu.cn;基金资助:
LI Chunlan1(), KONG Lingcui1(
), LIU Haiou2(
)
Online:
2024-12-28
Published:
2024-12-04
摘要:
尽管对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现有研究成果在翻译发起者、时间、底本、英语底本来源、日文和英文底本各自发挥作用、校对者以及是否参考平行文本等方面的表述等关键细节问题上还存在出入和矛盾现象。针对这些现象,作者首先比较系统地梳理了现有文献中对此类问题的不同表述和观点,聚焦于陈望道、陈独秀、李大钊、邵力子等人的时空轨迹与相互交集,并结合新发掘的档案、回忆录、日记等一手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细致考证,最后依据这些考证尝试推理还原既符合历史真实又具有逻辑自洽性的结论。
中图分类号:
李春兰, 孔令翠, 刘海鸥. 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过程中的若干关键细节考证[J]. 当代外语研究, 2024, 24(6): 55-65.
LI Chunlan, KONG Lingcui, LIU Haiou. Probes into Some Key Details Concerning Chen Wangdao’s Translation of The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J]. Contemporary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2024, 24(6): 55-65.
[1] | 陈红娟. 2016. 版本源流与底本甄别:陈望道《共产党宣言》文本考辨[J]. 中共党史研究(3):79-87. |
[2] | 陈钧贤. 2021. 温州出现《共产党宣言》[N]. 温州日报(07-05):06. |
[3] | 陈力卫. 2019. 东往东来[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4] | 陈鸣达. 2022. 读徐锦庚新著《望道》[N]. 宁波日报(02-22):B2. |
[5] | 陈望道. 1961. 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N]. 上海盟讯(07-08):03. |
[6] | 陈望道. 1977. 深切的怀念[N]. 文汇报(01-15):02. |
[7] | 陈望道. 1980. 党的建立时期情况[J]. 党史资料丛刊(1):29-30. |
[8] | 陈振新. 2011. 陈望道与翻译《共产党宣言》[A]. 《共产党宣言》汉译纪念版[C]. 北京: 中华书局. |
[9] | 陈振新、 周晔. 2016. 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首译本[J]. 中国高等教育(Z2):11-12. |
[10] | 陈振新. 2019. 陈望道与他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汉译本[N]. 中国社会科学报(06-24):09. |
[11] | 陈振新. 2020.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陈望道一生践行信仰的轨迹[N]. 《光明日报》(08-07):11. |
[12] | 大村泉. 2008. 《共产党宣言》的传播·翻译史概观[J]. 经济学动态(6):13-17. |
[13] | 邓明以. 2011. 陈望道传[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
[14] | 丁晓强、 陈红娟. 2022. 《俞秀松日记》的学术与史料价值:印证《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伟大[N]. 解放日报(01-04):03. |
[15] | 董少东. 2018. 大道薪火——《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诞生记[N]. 北京日报(11-27):05. |
[16] | 方红、 王克非. 2014. 《共产党宣言》中日首个全译本比较研究[J]. 中国翻译(6):34-38. |
[17] | 韩鹏. 2014. 编辑眼中的《共产党宣言》[N]. 中华读书报(04-09):19. |
[18] | 何建明. 2019. 初心如此壮丽[N]. 解放军报(07-01):12. |
[19] | 霍四通. 2021. 《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标点符号的使用及版本价值[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1-10,36. |
[20] | 孔令翠、 曹进. 2021. 《共产党宣言》核心术语翻译的中国化演变研究[J]. 上海翻译(6):7-12,95. |
[21] |
孔令翠、 李春兰、 邓丽娜. 2024. 中西哲学视域下知识与知识翻译学的建构[J]. 当代外语研究(4):95-10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4.009 |
[22] | 孔昕. 2021. 到底是谁让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N]. 北京日报(11-08):01. |
[23] | 李权兴、 任庆海. 2019. 《共产党宣言》翻译史话[N]. 团结报(07-05):03. |
[24] | 李秀明. 2021.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前后的绍兴缘[N]. 绍兴日报(04-21):05. |
[25] | 刘统. 2020. 火种[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6] | 吕其庆. 2019. 英烈初心[M].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27] | 聂皖辉. 2009. 陈独秀与《共产党宣言》[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72-75. |
[28] | 宁树藩、 丁淦林. 1980. 关于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活动的回忆——陈望道同志生前谈话记录[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3):1-4,10. |
[29] | 蒲国良. 2008.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6):10-15. |
[30] | 乔迟. 2021. 《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第一人陈望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N]. 新京报(06-28):A08. |
[31] | 石川祯浩. 1995. 关于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赵英译)[J]. 上海党史研究(3):33-35. |
[32] | 孙江. 2020.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译本与底本》[C].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
[33] | 王东风、 李宁. 2012. 译本的历史记忆: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解读[J]. 中国翻译(3):75-82,128. |
[34] | 王列平. 2007. 二十世纪初《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J]. 文史精华(6):33-36. |
[35] | 韦彦义. 2013. 有所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纵横谈[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
[36] | 吴志菲. 2018.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N]. 人民政协报(03-08):02. |
[37] | 肖剑忠、 谢凡. 2021. 陈望道《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的翻译底本与时代意义[J].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3):84-89. |
[38] | 徐涛. 2021. 陈独秀在上海[N]. 光明日报(05-14):13. |
[39] | 许文胜、 韩晓秋. 2021. 初心与使命——建党伟业中的翻译活动研究[J]. 中国翻译(3):5-14. |
[40] | 许晓青、 夏清逸. 2015.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前前后后——专访陈望道之子陈振新[J]. 译苑(3):94-96. |
[41] | 叶永烈. 2005. 红色的起点[M].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
[42] | 张姚俊. 2016. 千秋巨笔——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J]. 党员干部之友(7):58-59. |
[43] | 周晔. 2019.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背景,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怎样的初心与使命上观新闻[N]. 解放日报(07-01):02. |
[44] | 周晔. 2021. 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J]. 中国高等教育(Z1):4-5,24. |
[1] | 吴建广, 聂馨蕾. 从衔接与连贯谈 《共产党宣言》 最后一句的翻译[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2): 64-74. |
[2] | 杨丽, 黄忠廉. 政治文献汉译经典化进程——以《共产党宣言》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4): 96-10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