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解决现有自动驾驶舒适性评价方法缺乏统一标准、忽视乘员个性化特征、难以直接量化车辆动力学参数与乘员舒适性间数学关系的问题,建立了一种融合心理学原理的舒适性评价模型。首先,基于史蒂文斯定律建立动力学参数变化对乘员心理刺激的量化模型;其次,采用概率密度函数拟合方法量化驾驶风格特征系数;最后,通过基于多层感知机的深度学习算法对模型进行训练。测试结果表明,模型能有效量化车辆客观动力学参数与乘员主观舒适性间关系,在车辆环岛工况下,舒适性评价准确率为71.51%。
中图分类号:
姚远, 张希, 胡川, 朱旺旺. 融合心理学原理的自动驾驶舒适性评价研究[J]. 传动技术, 2023, 37(2): 3-11.
[1] | 梁以恒, 杨冬梅, 刘刚, 叶闻杰, 杨翼泽, 钱涛, 胡秦然. 基于功率预测精度提升和市场交易的平抑新能源出力波动策略[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2): 221-229. |
[2] | 彭诗玮1, 张希1, 朱旺旺1, 窦瑞2. 融合乘客感受量化指标的智能汽车舒适性研究[J]. J Shanghai Jiaotong Univ Sci, 2024, 29(6): 1063-1070. |
[3] | 邹桂林, 孙鹏飞, 赵齐戬, 黄宏成, 沈柯妤. 基于多层感知机的楔环总接触力检测方法研究[J]. 传动技术, 2024, 38(3): 9-13. |
[4] | 牛国臣, 孙翔宇, 苑峥岩. 基于双流特征提取的车路协同感知方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4, 58(11): 1826-1834. |
[5] | . 外参标定的激光-视觉-惯性里程计[J]. J Shanghai Jiaotong Univ Sci, 2023, 28(1): 70-76. |
[6] | 秦文刚, 代堃鹏. 基于实车在环的智能驾驶仿真测试系统开发[J]. 传动技术, 2022, 36(02): 42-48. |
[7] | 楚朋志, 许博, 肖雄子彦, 赵伟明, 薛万坤. 基于华为云ModelArts及HiLens自动驾驶实验平台的设计[J]. 传动技术, 2022, 36(02): 38-41. |
[8] | 解仁浩, 黄宏成, 徐炜鹏. 基于CARLA平台的主动刹车算法仿真[J]. 传动技术, 2021, 35(01): 34-37. |
[9] | 施振兴, 管再升, 王磊, 施臣钢, 伍彬. 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驾驶仪参数多目标优化研究[J]. 空天防御, 2020, 3(1): 41-49. |
[10] | 尚世亮;童菲;郭梦鸽;邓伟舜;张凯炯;张希;喻凡;. 基于驾驶员信心度的SOTIF评价模型建立与试验[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20, 36(02): 119-123. |
[11] | 许凤麟,苗玉彬,张铭. 基于彩色加权引导滤波-Retinex算法的导航图像增强[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9, 53(8): 921-927. |
[12] | 阴悦a,胡建辉a,b,c,陈务军a,李一坡a. 封闭式膜结构体育馆冬季热环境测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8, 52(11): 1452-1458. |
[13] | 侯晓伟a,汤兆全b,孙绪彬b,蔡虎b,张梦杨a,董海荣a. 基于ARM的列车运行控制算法仿真测试系统[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7, 51(6): 741-747. |
[14] | 迟学谦,王青,侯砚泽,董朝阳. 倾斜转弯导弹的鲁棒跟踪切换控制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1, 45(02): 284-028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