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轴承是非常重要的设备零件,为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提出轴承钢球滚动接触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轴承钢球拟静力学模型,使用该模型获得轴承钢球坐标、钢球接触变形数值以及轴承内圈、外圈与钢球之间的关系数据后,依据该数据计算轴承钢球滚动接触变形时不同轴的位移总增量;再将轴承钢球滚动接触变形时不同轴的位移总增量,输入到轴承钢球滚动接触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模型内,利用该模型预测轴承的总寿命、轴承钢球滚动次数不同,沟槽失效情况下轴承寿命,以及轴承不同荷载位置疲劳寿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获取轴承钢球滚动时钢球表面点震动响应信息,且计算轴承钢球滚动接触变形位移数值与理想数值吻合度较高,同时也可有效预测轴承钢球接触外圈和内圈的疲劳寿命。
中图分类号:
宗华. 轴承钢球滚动接触疲劳寿命预测方法[J]. 传动技术, 2022, 36(04): 28-33.
[1] | 张华平, 陈华平, 贾竞雄, 李彬, 罗少雄,. 多应力比S/N曲线下零件的疲劳分析[J]. 传动技术, 2019, 33(01): 36-39. |
[2] | 史华盛,. 抗侧滚扭杆支座的疲劳特性和结构优化设计[J]. 传动技术, 2017, 31(02): 30-34. |
[3] | 章文强, 盛云, 于莉, 吴光强,. 燃料电池轿车变速器齿轮强度分析及疲劳寿命计算(二)[J]. 传动技术, 2009, 23(04): 0-. |
[4] | 章文强, 盛云, 于莉, 吴光强,. 燃料电池轿车变速器齿轮强度分析及疲劳寿命计算[J]. 传动技术, 2009, 23(03): 22-24+47. |
[5] | M.Phrisch, M.Triebel,. 制造过程对商用车辆膜片弹簧的影响及在设计阶段的考虑[J]. 传动技术, 2009, 23(02): 3-15+17. |
[6] | 许超, 商鸿池,. 汽车轴类零件非均匀材质力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Ⅱ)[J]. 传动技术, 2008, 21(02): 43-45. |
[7] | 许超, 商鸿池,. 汽车轴类零件非均匀材质力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J]. 传动技术, 2008, 21(01): 36-37. |
[8] | Robert L.Errichello, Donald R.Mcvittie, 吕坚,. 用Miner法则来预测齿轮寿命[J]. 传动技术, 1990, 3(02): 0-44. |
[9] | 张达刚,. 提高齿轮疲劳寿命的探讨[J]. 传动技术, 1990, 3(01): 25-27+4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