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 2003, Vol. 2 ›› Issue (03): 67-69.doi: 10.16150/j.1671-2870.a0094
苏长青
出版日期:
2003-06-25
发布日期:
2003-06-25
Online:
2003-06-25
Published:
2003-06-25
苏长青. 以端粒酶为靶点的肿瘤诊断与基因治疗策略[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3, 2(03): 67-69.
[1] | 何新, 陈慧, 冯炜炜. 机器学习算法在辅助超声诊断附件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4): 541-546. |
[2] | 刘畅, 曹华, 冯炜炜, 沈立翡. 皮肌炎合并妇科恶性肿瘤11例临床特征与短期随访结局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1): 53-59. |
[3] | 叶蕾, 李浩榕.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分子鉴别诊断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4): 334-338. |
[4] | 忻笑容, 吴云林, 陈平, 谢玲, 周郁芬, 俞骁珺, 罗方秀, 项明. 胃癌608例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04): 470-472. |
[5] | 冯国伟, 陈刚. 99mTc-MIBI SPECT/CT甲状旁腺显像发现颈部恶性肿瘤的价值及与超声对比[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6): 682-686. |
[6] | 娄加陶, 张宸梓. 外泌体的检测及临床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2): 141-146. |
[7] | 盛虹, 曹伟新.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与一年内病死率的相关性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4): 425-429. |
[8] | 吴胜利, 吴海燕, 杨德民, 朱玉婧, 黄丽娟, 黄雪芳, 谢爱霞, 伊力哈木, 赵越,. 我国新疆地区不同糖代谢状态与恶性肿瘤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3): 274-279. |
[9] | 宋韶芳, 李科, 沈纪川, 林国桢,. 广州市恶性肿瘤病理诊断率网络报告现况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3): 252-256. |
[10] | 周军, 马捷, 王建东,. 人端粒酶RNA组分基因在子宫颈和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中表达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2, 11(06): 630-632. |
[11] | 薛丽喆, 张敏, 郭睿, 李彪,.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启动子调控人钠碘同向转运体基因肿瘤靶向治疗的实验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2, 11(04): 354-360. |
[12] | 沈立松, 周韵斓,. 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和临床应用的认识[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2, 11(04): 325-328. |
[13] | 朱良纲, 杭钧彪, 杜海磊, 陈中元,. 原发性食管淋巴上皮瘤样癌1例并文献复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2, 11(01): 81-83. |
[14] | 李志庆, 苏长青, 杨家和,.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靶向干预策略[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4): 375-379. |
[15] | 朱利平, 翁心华,.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分子诊断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及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 9(01): 14-1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