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 2002, Vol. 1 ›› Issue (04): 5-7.doi: 10.16150/j.1671-2870.a0175
于金德
出版日期:
2002-08-25
发布日期:
2002-08-25
Online:
2002-08-25
Published:
2002-08-25
于金德. 重视心血管疾病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2, 1(04): 5-7.
[1] | 施仲伟. 回眸过去30年全球和中国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1990年至2019年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报告解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4): 349-355. |
[2] | 吴歆, 耿旭强, 徐沪济. 多基因风险评分在复杂性状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5): 540-543. |
[3] | 倪瀚文, 吴立群. 外泌体在心肌缺血及房颤诊治中的应用前景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2): 199-202. |
[4] | 陈瑶瑶, 顾爱华. 氧化三甲胺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2): 237-240. |
[5] | 华沙, 赵建荣,. 载脂蛋白A5调节三酰甘油代谢及其对心血管疾病影响[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3): 336-340. |
[6] | 庞小芬, 高丽红,. 老年骨质疏松症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认识[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2, 11(01): 15-18. |
[7] | 方怡, 陈芳源,. 组织因子微粒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6): 563-566. |
[8] | 张一帆, 尹红燕,. 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分子显像的机遇和挑战[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1): 18-21. |
[9] | 刘玉清,. 不断提高心血管影像学诊断水平的几点意见[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1): 1-. |
[10] | 俞芸, 李月华,. 双源CT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 8(04): 435-438. |
[11] | 邹大进, 田建卿,. 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 8(03): 252-255. |
[12] | 施仲伟,. 重视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血管疾病的质量控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 7(02): 125-127. |
[13] | 杜红秀, 倪兆慧, 施蓓莉, 俞赞喆, 顾乐怡, 王琴, 牟姗, 曹励欧, 周文彦,. 慢性肾脏疾病非透析患者血游离T_3水平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 6(06): 519-524. |
[14] | 杜红秀, 倪兆慧,. 慢性肾脏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异常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 6(03): 290-292. |
[15] | 张丽霞,. 代谢综合征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 6(02): 172-17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