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 2004, Vol. 3 ›› Issue (04): 17-19.doi: 10.16150/j.1671-2870.a1971
李兴福,宋立军,韩波
出版日期:
2004-08-25
发布日期:
2004-08-25
Online:
2004-08-25
Published:
2004-08-25
李兴福,宋立军,韩波. 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的思考[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4, 3(04): 17-19.
[1] | 姚伟武, 张欢. 线上教学对医学影像的影响及现状思考[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1): 99-101. |
[2] | 陈勇, 张欢. 线上自适应教程在医学影像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6): 596-598. |
[3] | 张诗敏, 吴海曦, 杜联军, 胡赟赟, 曹华. 影像学技术在皮肌炎内脏受累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1): 98-103. |
[4] | 颜佳扬, 赵婧雅, 张静, 瞿介明. 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中核酸检测与影像学检查的关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1): 1-3. |
[5] | 钟驾云, 吴歆, 徐沪济.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临床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1): 109-112. |
[6] | 吴歆, 徐沪济. 应关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易被忽视的骨质疏松[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1): 113-116. |
[7] | 郑敏文. 肺栓塞的影像学诊断认识及策略[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1): 21-27. |
[8] | 汪心韵, 任刚. 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分型及其影像学诊断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5): 611-615. |
[9] | 崔海伦, 张一帆, 管晓军, 黄沛钰, 刘志蓉, 袁园, 刘晓云, 朱红灿, 曹学兵, 陈玲, 陈先文, 陈燕, 商慧芳, 杨任民, 陈生弟, 张敏鸣, 王刚. 帕金森病及相关运动障碍的神经影像学诊断专家共识[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4): 403-408. |
[10] | 袁昳玮, 顾娟芳, 费张丽, 杨明峰, 王艺文, 王宏智.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5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水平变化[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4): 453-456. |
[11] | 卢红娟, 吴歆, 周凌, 赵娟, 徐沪济.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报告1例[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3): 341-343. |
[12] | 刘玮, 吴歆, 徐沪济. 类风湿关节炎易感基因遗传背景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3): 347-351. |
[13] | 李芹芹, 叶廷军, 毛敏静.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对照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6): 607-611. |
[14] | 杨菁, 包扬, 庞小芬, 聂子淮, 崔羽. 有氧运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评健康状况影响的荟萃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3): 328-332. |
[15] | 侯代伦, 朱艳艳, 张旭, 刘风林,. 骨关节结核影像学诊断的现状及展望[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1): 80-8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