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06, Vol. 1 ›› Issue (01): 20-22.doi: 10.16138/j.1673-6087.a0371
李太生,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HIV特异性的攻击CD4+T淋巴细胞.造成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进行性破坏,患者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导致AIDS。所以认识和了解AIDS主要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对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诊治水平有很大帮助,本文对AIDS几个主要的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叙述如下。
李太生,. 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主要机会性感染的认识[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6, 1(01): 20-22.
[1] | 胡静静, 吕海伟, 荀静娜, 沈银忠, 刘莉, 卢洪洲. 2012年至2021年上海市艾滋病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菌种分布特征[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4): 450-455. |
[2] | 郑江花, 夏前林, 单孟林, 卢洪洲,. 活化特异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法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潜伏结核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5): 273-277. |
[3] | 汤阳, 张锋镝, 齐唐凯, 张仁芳, 卢洪洲,.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部感染患者痰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分析[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5): 281-285. |
[4] | 张仁芳, 刘莉, 沈银忠, 王江蓉, 齐唐凯, 汤阳, 宋炜, 王珍燕, 卢洪洲,. 抗病毒治疗并发严重不良反应后更换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的疗效观察[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5): 269-272. |
[5] | 袁伟, 卢洪洲,.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5): 316-318. |
[6] | 卢洪洲, 袁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代谢综合征:潜在机制与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5): 265-268. |
[7] | 罗斌, 沈银忠, 王珍燕, 齐唐凯, 卢洪洲,.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1例[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2): 105-107. |
[8] | 杨汪洋, 马长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抗病毒药物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现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1): 52-56. |
[9] | 马倩, 王国英, 齐唐凯, 施裕新,.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和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MRI影像学表现[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1): 27-30. |
[10] | 罗斌, 齐唐凯, 邵家胜, 卢洪洲,.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4, 9(06): 422-425. |
[11] | 王林林, 王玺, 时国朝, 万欢英, 周敏, 侯小霞, 潘丽娜, 陶连琴, 石宝玉, 宋慧慧,. 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达CD39和CD7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4, 9(02): 130-133. |
[12] | 潘孝彰, 卢洪洲,.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对现代感染病学的重大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3, 8(02): 81-83. |
[13] | 张仁芳, 卢洪洲,. 要重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临床路径的推广应用[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3, 8(02): 147-148. |
[14] | 郑毓芳, 卢洪洲,.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女性的综合诊治特点[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3, 8(02): 89-95. |
[15] | 郑毓芳, 康来仪, 潘孝彰, 陈杰, 程华, 邓爱花, 丁玎, 丁萍, 龚小敏, 还锡萍, 何纳, 黄爱琼, 计国平, 李传杰, 李惠琴, 刘爱文, 刘莉, 潘晓红, 时代强, 苏斌, 陶小润, 王敏, 魏洪霞, 姚文虎, 叶寒辉, 叶珺, 喻剑华, 袁子清, 郑锦雷, 周曾全, 庄鸣华, 张仁芳,.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方案共识[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3, 8(02): 137-14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