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08, Vol. 3 ›› Issue (06): 431-432.doi: 10.16138/j.1673-6087.a0546
徐希奇, 蒋鑫, 何晶, 赵勤华, 马传荣, 荆志成,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由普通肝素经各种方法裂解而来,其平均分子量为4~6.5ku。LMWH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使ATⅢ的抗凝活性增加2000倍,有很强灭活凝血酶Ⅹa因子的作用,而抗Ⅱa活性低,其抗Ⅹa∶抗Ⅱa约为2∶1至4∶1,因此LMWH主要通
徐希奇, 蒋鑫, 何晶, 赵勤华, 马传荣, 荆志成,. 国产低分子量肝素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8, 3(06): 431-432.
[1] | 张福先. 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治的最新关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4): 293-296. |
[2] | 李健, 武彪. 腹股沟疝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8, 23(05): 437-439. |
[3] | 吴炳祥, 孙娜,.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4, 9(04): 251-255. |
[4] | 蒋米尔, 殷敏毅,.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现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2): 93-96. |
[5] | 区满春, 曾敏怡, 石任任, 陈靖, 方劭桦, 谢玮, 冯莹,. 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和临床表现的荟萃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2): 113-116. |
[6] | 黎成金, 焦占江, 王冰, 王烈,.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 15(04): 445-446. |
[7] | 严赟琦, 张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 15(03): 321-324. |
[8] | 王项潮, 王璞,. Aegisy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在创伤外科的临床应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 15(03): 283-285. |
[9] | 徐琳, 吴性江, 范欣馨, 潘争妍,. 导管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同给药方式的疗效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 14(05): 534-537. |
[10] | 荆志成, 蒋鑫,.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的治疗现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8, 3(06): 377-381. |
[11] | 颜存粮,彭黎明. 血栓性疾病实验诊断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4, 3(06): 85-89. |
[12] | 王学锋,王鸿利. 恶性肿瘤与血栓形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2, 1(02): 53-56. |
[13] | 段志泉,王新文,王春喜. 我国血管外科基础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1, 6(05): 265-266. |
[14] | 丁家增,金筱泰,林险峰,李宏为. 23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J].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8, 3(04): 127-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