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08, Vol. 3 ›› Issue (04): 232-234.doi: 10.16138/j.1673-6087.a0733
廖德宁, 杨志健,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服用治疗量抑或亚治疗量抗心律失常药物(AAD)的治疗过程中,引起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者诱发新的心律失常称为AAD致心律失常(proarrhythmia)作用[1]。自1989年心律失常抑制实验(CAST)结果公布后,AAD致心律失常的作用被认为是AAD引起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廖德宁, 杨志健,.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8, 3(04): 232-234.
[1] | 吴立群. 大道至简——肺静脉隔离新技术[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5): 357-359. |
[2] | 李若谷. 希氏束起搏的临床应用[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5): 360-364. |
[3] | 汤宝鹏, 张疆华, 郭衍楷. 无导线起搏器临床应用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5): 365-368. |
[4] | 费镇涛, 陈牧, 李毅刚.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后复发机制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5): 396-399. |
[5] | 李翔, 金奇, 潘文麒, 贾康妮, 张凝, 林长坚, 凌天佑, 陈康, 谢玉才, 吴立群. 磁导航指导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消融手术的学习曲线分析[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3): 167-171. |
[6] | 王志文, 刘伟. 拒绝服务攻击下信息物理系统事件触发广义预测控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0, 54(9): 910-915. |
[7] | 陈信光, 张凤祥. 特定人群室性心律失常风险评估进展及策略[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6): 549-554. |
[8] | 何权瀛,. 关于缓慢性心律失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脏起搏的思考与建议[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9, 14(01): 22-25. |
[9] | 王琳,邹媛媛,李少远. 基于性能触发的双层结构模型预测控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8, 52(10): 1324-1332. |
[10] | 陈康, 李辰旎,. 希氏束起搏的现状与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1): 5-9. |
[11] | 叶佳雯, 张凝, 金奇, 凌天佑, 吴立群,. 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复发相关问题的认识现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1): 59-62. |
[12] | 戴秋艳,. 高血压与心律失常2017年欧洲专家共识解读[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1): 20-23. |
[13] | 包阳扬, 张凝, 金奇, 吴立群,. Brugada综合征的消融治疗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1): 63-66. |
[14] | 刘会英;王振威;杨斌久;盖玉先;. 冗余电机驱动型分离装置的设计与试验[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6, 32(06): 161-164+168. |
[15] | 余跃天, 朱, 毛恩强, 吴瞡奕, 刘春艳, 皋源,.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呼出气冷凝液中的表达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价值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4): 394-39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