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

展开
  • 解放军第八五医院南京军区上海肝病研究中心;

网络出版日期: 2020-07-25

摘要

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是以胆管细胞损伤为特征,临床特征为黄疸、瘙痒和碱性磷酸酶(ALP)升高。小于1%的患者可发生胆管消失综合征(VBDS)[1]。药物性肝损伤分型1989年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of Medical Sciences,CIOMS)对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进行了分型,2005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药物肝毒性委员会(Drug Hpatoloxicity Steering Committee)作了修订。具体分型为:1肝细胞损伤型,丙氨酸转氨酶(ALT)≥3倍参考范围上限

本文引用格式

陈成伟, . 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4 , 9(05) : 305 -307 . DOI: 10.16138/j.1673-6087.a1355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