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樊金芳, 沈依, 詹维伟, 陶玲玲, 李伟伟, 况李君, 周伟. 峡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6): 528-531. |
[2] |
杨一娴, 倪仲馨, 夏蜀珺, 周伟, 詹维伟. 多灶性与单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表现的比较[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2): 168-172. |
[3] |
王志威, 张晓晓, 王杰, 魏敏, 邵玉国, 籍敏, 杨莉, 何奇. 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范围的影响因素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2): 189-192. |
[4] |
陈舒婕, 陈小松, 籍敏, 邵玉国, 沈坤炜, 何奇. 含微乳头成分的乳腺浸润性黏液癌的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5): 440-445. |
[5] |
郝晓妍, 彭勋, 任光辉. 青年与老年乳腺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及预后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2): 168-170. |
[6] |
朱晓萍, 陈小松, 杨兴霞, 朱娟英. 不同年龄绝经前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辅助治疗方案选择[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8, 23(06): 528-532. |
[7] |
陈赛蓉, 包家林, 赵纹芸, 许伟青,.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4, 19(02): 136-139. |
[8] |
章志坚, 韩少良, 朱冠保,. 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8, 13(03): 249-250. |
[9] |
程慧玉,金黑鹰,崔龙,孟荣贵,闫于悌,徐洪莲,喻德洪. p53基因的变异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发病中的作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 9(03): 212-213+216. |
[10] |
陈汝福,邹声泉. 肝门部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现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0, 5(04): 279-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