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02, Vol. 7 ›› Issue (03): 246-247+250.doi: 10.16139/j.1007-9610.a0775
王振峰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王振峰. 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血管再狭窄的防治[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 7(03): 246-247+250.
[1] | 方力, 袁宏涛. 激光腔内闭合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4): 367-269. |
[2] | 刘圣均, 刘莉莉, 朱政斌, 孙宜, 朱天奇, 冯硕, 陈馨, 权薇薇, 张瑞岩. 肾小球滤过率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3): 297-302. |
[3] | 刘震, 张国栋, 张涛, 李城, 纪东华. Rotarex减容后结合药物涂层球囊处理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4): 311-314. |
[4] | 王芳, 章安迪,. 伴有多种危险因素的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3): 280-282. |
[5] | 包俊敏,. 下肢动脉闭塞症术后再闭塞的腔内治疗[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5, 20(04): 305-308. |
[6] | 刘晓兵, 蒋米尔,. Angiosome概念在重症肢体缺血中的应用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3, 18(05): 417-420. |
[7] | 秦晶, 赵子夜, 梅志军,. 改良内翻抽剥法预防大隐静脉剥脱术中隐神经损伤[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2, 17(02): 157-159. |
[8] | 茅届齐, 张威浩, 王栈山, 钱水贤,. 保留上段主干的激光闭合术在大隐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 16(03): 290-292. |
[9] | 周敏, 时国朝, 李敏, 黄绍光, 万欢英,. 腺病毒E1A基因对细菌脂多糖所致肺泡上皮细胞MMP-9/TIMP-1失衡的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 5(06): 484-487. |
[10] | 魏旭倩, 吴方, 王学锋,. 某些肿瘤标志物基因表达检测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 7(01): 103-105. |
[11] | 左宗宝,李小静,宁金龙,张林,朱飞,王春,刘超华. 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内、外踝部缺损[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7, 3(6): 327-329. |
[12] | 吕龙, 曹苇, 张伟民, 周晓庆,. 胃癌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表达的临床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 5(04): 355-357. |
[13] | 葛均波, 杨巍,. 冠状动脉内支架内再狭窄的机制认识及防治[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6, 1(01): 7-9. |
[14] | 黄英,陆信武,李维敏,胡庆沈,蒋米尔. 超氧化物阴离子与兔髂动脉再狭窄关系的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 10(01): 50-53. |
[15] | 蒋鸥. 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 8(03): 272-27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