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05, Vol. 10 ›› Issue (05): 476-478.doi: 10.16139/j.1007-9610.a1492
王争,陈锦先,王平治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王争,陈锦先,王平治. 术中局部使用氟尿嘧啶缓释剂对进展期大肠癌化疗安全性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 10(05): 476-478.
[1] | 于颖彦. 第5版WHO消化道肿瘤分类与分期解读:结肠直肠肿瘤[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4): 312-317. |
[2] | 吴云林, 俞骁珺. 膳食结构对结肠直肠肿瘤的影响及其对中国人膳食结构的启示[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04): 383-386. |
[3] | 阮静,李卓雅,陈萍,刘伟,卞薇薇. 5-氟尿嘧啶联合利多卡因及确炎舒松治疗900例瘢痕疙瘩的注射及护理效果分析[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 14(4): 194-237. |
[4] | 王锡山. 结肠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适应证选择的规范与共识[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8, 23(05): 394-397. |
[5] | 钟云, 毛志海, 刘菂. 腹腔镜结肠直肠手术肿瘤定位方式探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8, 23(01): 84-86. |
[6] | 藕宝池, 朱聪聪, 马君俊, 宗雅萍, 郑民华, 陆爱国,. Fbxw7表达影响结肠直肠癌的氟尿嘧啶耐药性[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6, 21(04): 321-325. |
[7] | 肖立俊, 曹奕鸥, 李东华, 刘绍群, 雷铭, 茅安炜, 苏畅,. TOPOⅠ表达和K-ras基因突变在转移性结肠直肠癌个体化治疗中的价值[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6, 21(01): 61-65. |
[8] | 许庆玲, 杨肖波, 吴超, 唐陈月, 俞丽芬,. 上海冠心病患者结肠直肠腺瘤患病率的横断面调查[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1): 47-52. |
[9] | 关少培, 陆军, 赵敬坤, 王浦雄志, 马君俊, 宗雅萍, 陈雪华, 郑民华, 陆爱国,. CCL19下调β-链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抑制结肠癌[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5, 20(03): 236-241. |
[10] | 张铮,沃雁,张振,毛小慧,苏薇洁,濮哲铭,张艳,章一新. 5-氟尿嘧啶醇脂体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实验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4, 10(2): 77-81. |
[11] | 高中香, 奉典旭, 陈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在结肠直肠肿瘤中的作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4, 19(02): 170-174. |
[12] | 冯浩, 王蒲雄志, 陆爱国, 韩丁培, 王菲楠, 陈雪华, 赵红超, 宗雅萍, 郑民华,.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在结肠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对癌细胞增殖和迁徙的影响[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2, 17(03): 224-229. |
[13] | 周晓,王伟,戴捷,陈森林,肖腾飞,汪安兰,李俊军. 顺铂与氟尿嘧啶联合化疗对腹壁皮瓣的影响[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1, 7(6): 317-320. |
[14] | 张振1, 沃雁1, 章一新1, 毛小慧2, 钱云良1, 王丹茹1, 贺蓉3, 崔大祥3. 纳米级5-FU变形脂质体的体外透瘢痕试验[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1, 45(06): 929-934. |
[15] | 黄晓曦, 吴剑斌, 赵帅, 张智滔, 高凌云,. 胸苷酸合成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 16(01): 45-4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