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06, Vol. 11 ›› Issue (06): 489-491.doi: 10.16139/j.1007-9610.a1709
于世英,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于世英,. 晚期消化系肿瘤镇痛治疗新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 11(06): 489-491.
[1] | 于士剑, 王雪湖, 张琳, 林微微, 崔娓. 针刺联合胸椎旁阻滞用于全麻肋间神经移位术的临床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6): 537-542. |
[2] | 王婷, 袁菲, 王朝夫.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第5版)胰腺上皮性肿瘤解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6): 559-564. |
[3] | 刘飞, 杨玉龙, 马跃峰. 胆胰内镜技术在IPMN诊治中的临床意义[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3): 281-284. |
[4] | 周景,卞薇薇.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冰敷在面部透明质酸注射中的应用[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 14(3): 157-158. |
[5] | 吕美凤, 刘连勇,.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漏诊1例[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4, 9(06): 420-421. |
[6] | 陆军,杨军,沈燕. 肌间沟神经阻滞联合阿片类镇痛药对术后镇痛的影响[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3, 9(6): 342-343. |
[7] | 陈彬,但颖之,姜虹.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整形美容局麻手术中的镇静镇痛效果[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1, 7(4): 228-230. |
[8] | 侯健, 黄冰, 郑汉光,. 腹腔神经丛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 15(02): 182-185. |
[9] | 毛豪丽,刘和平,姜虹民. 氟比洛芬酯复合枸橼酸芬太尼对隆乳术后镇痛效果的评估[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8, 4(6): 346-348. |
[10] | 严伟丽,马鸿雁.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8, 4(1): 50-52. |
[11] | 毛豪丽,姜虹. P物质与整形外科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8, 4(1): 59-60. |
[12] | 吴蓓雯, 曹伟新, 燕敏, 张俊,. 主观综合营养评价法评判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营养状况和预后[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8, 13(05): 415-418. |
[13] | 董利军,. 急性腹痛的诊断思路[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 7(03): 241-244. |
[14] | 劳志英, 陈继红,. 61例强直性脊椎炎的随访[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7, 2(06): 439-440. |
[15] | 童国海, 乔中伟,. 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癌性腹痛(附132例报道)[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 12(05): 491-49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