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07, Vol. 12 ›› Issue (05): 504-506.doi: 10.16139/j.1007-9610.a1905
张云, 曹晖,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胃癌发生机制复杂,包括启动、促进、演进等多个阶段。近20余年,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了一系列遗传学(genetic)和表遗传学(epigenetic)的改变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这些改变涉及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细胞黏附分
张云, 曹晖,. 胃癌形成的遗传和表遗传学机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 12(05): 504-506.
[1] | 孙树栋 刘俊 苏薇洁. miR-133b 靶向调控 FOXL2 对 COV434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1, 17(3): 205-. |
[2] | 祝洪明, 李啸扬, 普布旺堆, 巴顿, 方洁, 次仁央宗, 宗吉, 乐飞, 罗布卓玛. 红细胞单采术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高尿酸血症[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4): 267-269. |
[3] | 刘靖正, 任重, 胡健卫, 秦文政, 钟芸诗, 周平红. 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小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3): 236-239. |
[4] | 王佳卉, 李宁, 孙娴雯, 林莹妮, 丁永杰, 宋鹤杰, 李庆云.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非小细胞肺癌SERPINA1、FHIT甲基化水平及临床意义[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2): 103-107. |
[5] | 于颖彦, 朱正纲. 第5版WHO消化道肿瘤分类与分期解读:胃肿瘤[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3): 207-210. |
[6] | 王毓舒, 贺林, 马钢. 合成生物学新技术在基因表达精确调控和提高脂肪酸合成效率方面的应用[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9, 53(1): 1-10. |
[7] | 郭以晴, 周莉函, 乔盼盼, 王朝晖,. 肝细胞核因子1B基因突变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4): 255-258. |
[8] | 严超, 刘文韬, 杨中印, 倪震天, 徐玮, 毕任达, 郑亚南, 华子辰, 朱正伦, 冯润华, 姚学新, 陈明敏, 李琛, 燕敏, 朱正纲. 基于胃十二指肠重叠法三角吻合的全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附2例报告)[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8, 23(01): 32-36. |
[9] | 马军, 赵东陆,. 精准医疗下的恶性淋巴瘤治疗[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5): 301-302. |
[10] | 糜坚青, 金诗炜.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分子遗传学异常与预后分层、治疗[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5): 460-463. |
[11] | 徐步芳. 反复着床失败病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3): 245-249. |
[12] | 李佳明, 张苏江. Ph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及其对治疗的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1): 27-31. |
[13] | 胡翀, 李佶阳, 高云鹤, 梁文全, 张珂诚, 郗洪庆, 陈凛,. 晚期胃癌转化治疗的疗效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 22(01): 40-44. |
[14] | 肖志坚.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6): 545-549. |
[15] | 常春康,.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WHO(2016)分型的修正[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3): 222-22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