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01, Vol. 6 ›› Issue (02): 79-81.doi: 10.16139/j.1007-9610.a0497
施维锦,张晞文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提出胰管梗阻所致胰高压在胆胰疾病中造成病人剧烈腹痛和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作用以及手术缓解胰高压的重要性。方法:27例诊断为胰管梗阻的患者中,11例为慢性胰腺炎,16例为晚期胰腺癌或壶腹周围癌。其中慢性胰腺炎有6例为胰管多发性狭窄伴扩张,手术将胰管纵行劈开并与空肠行大口侧侧吻合,另5例仅出口狭窄者行胰管空肠侧端吻合;16例晚期肿瘤患者,仅5例行胰管空肠内引流术。结果:11例慢性胰腺炎内引流手术后经长期随访除一例偶有上腹轻度疼痛外,其余10例症状均明显好转。其余消化道症状亦皆明显好转。16例晚期肿瘤所致的胰管梗阻病人,5例行胰管空肠吻合术,术后病人疼痛均明显好转。结论:胰管阻塞可引起胰高压,后者可能是造成慢性疼痛和消化不良的重要原因,在胆胰手术过程中应充分地认识其重要性,以选择适当的术式。
施维锦,张晞文. 胰管梗阻的诊断和治疗[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1, 6(02): 79-81.
[1] | 吴峻立, 苗毅.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诊治现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3): 194-198. |
[2] | 秦仁义, 马春阳, 王敏, 朱峰, 彭丰,.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方式的选择[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 22(02): 106-109. |
[3] | 苗毅, 吴峻立,.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5, 20(06): 464-467. |
[4] | 王建承,. 胰肠吻合技术的发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3, 18(06): 512-514. |
[5] | 董育玮, 赵航, 张汝玲, 陆伦根, 王兴鹏,. 实验性慢性胰腺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检测[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 12(03): 290-293. |
[6] | 刘嘉哲, 黄新余, 王洪成, 刘永志, 郑起,. 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比较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2, 17(05): 477-480. |
[7] | 王伟艺, 项炜, 唐文皓, 袁祖荣, 唐健雄, 王巍, 涂彦渊, 丁皓, 姜翀弋,. 胰腺癌MUC4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2, 17(03): 243-247. |
[8] | 魏洪吉, 吴河水, 熊炯炘, 陶京, 周峰, 王春友,. 改良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 16(05): 448-451. |
[9] | 黄从云, 彭淑牖, 朱剑华, 吴青松, 赵家锋, 张小龙,. 捆绑式胰肠端侧吻合术[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 16(05): 452-454. |
[10] | 彭淑牖, 王许安, 刘颖斌, 洪德飞, 李江涛, 陶峰, 谭志健,. 彭氏胰胃吻合术——Ⅰ型与Ⅱ型的比较(兼论Ⅲ型和Ⅳ型)[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 14(05): 505-509. |
[11] | 陈玉泉. 慢性胰腺炎诊治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 9(06): 533-536. |
[12] | 王炳煌,张小文,李晓,朱红,王琳,李越华,崔江云,李立春.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 9(04): 301-303. |
[13] | 刘颖斌,许斌,王建伟,邓贵龙,李海军,李江涛,王新保. 彭氏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 8(05): 365-368. |
[14] | 吴诚义,任国胜,竺东长,孙治君. 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术8例体会[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 8(04): 340-341. |
[15] | 牟一平,徐晓武,郑行,朱一平,曹厚军,彭淑牖.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几种特殊情况下的应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 8(01): 77-7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