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01, Vol. 6 ›› Issue (01): 58-60.doi: 10.16139/j.1007-9610.a0469
张威,邹寿椿,赵仲生,徐文娟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张威,邹寿椿,赵仲生,徐文娟. 拓朴异构酶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1, 6(01): 58-60.
[1] | 乐飞, 李健文, 冯波, 王明亮, 陆爱国, 郑民华,. PPIB蛋白对结肠癌成瘤的影响和低氧机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5, 20(06): 505-509. |
[2] | 郑鹏茜, 刘立根,.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5): 479-482. |
[3] | 凌跃新, 童赛雄,.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5, 20(03): 217-220. |
[4] | 周韵斓, 窦敏, 杨蓉, 杨明,. 胃癌患者外周血细胞游离核酸标志物的检测和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 12(01): 57-61. |
[5] | 徐国萍, 何奇,. 乳腺癌中TopoⅡα表达及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 16(01): 97-99. |
[6] | 全应军, 蔡元坤, 程志俭, 牛建英, 潘杰,.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胃癌细胞株作用的实验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 15(03): 249-252. |
[7] | 黄毅捷, 袁建明, 王天翔,. 结肠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及其临床意义[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 14(02): 245-248. |
[8] | 张莉, 李军民, 王焰, 沈志祥,. 华蟾素协同依托泊苷诱导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7, 2(02): 114-117. |
[9] | 梅长林, 汪刚,.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检测方法及其在慢性肾病诊断中的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 5(06): 468-470. |
[10] | 刘黎, 鲍春德,.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及其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 5(04): 295-297. |
[11] | 郭品娥, 沈茜, 郝怡鑫, 方超平, 季燕,. 血清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5, 4(06): 466-468. |
[12] | 黄玮, 钟捷, 吴云林, 张一帆, 李彪,. 正常上皮细胞特异性-1基因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甲基化调控[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5, 4(06): 480-483. |
[13] | 杜鹏,张一楚,陈宏新,姜宏华,欧敬民,钱惠琴. 去甲基化剂5-氮杂-2’-脱氧胞苷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 9(03): 217-220. |
[14] | 陈炜,吴志勇. 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 8(06): 513-515. |
[15] | 吴毅,王卓颖,安勇,施达仁,孙孟红,周晓燕,朱伟萍. 头颈部转移性鳞癌颈部淋巴结中EBV与HPV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3, 2(03): 56-5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