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璐璐, 武倩男, 霍如婕, 田新瑞. 微RNA-206与肺部疾病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5): 413-417. |
[2] |
王佳卉, 李宁, 孙娴雯, 林莹妮, 丁永杰, 宋鹤杰, 李庆云.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非小细胞肺癌SERPINA1、FHIT甲基化水平及临床意义[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2): 103-107. |
[3] |
陈晨, 尹姗姗, 郭佳慧, 高丰厚. 微RNA-29家族降解PTEN mRNA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存活与淋巴结侵袭[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1): 37-44. |
[4] |
吴歆, 耿旭强, 徐沪济. 多基因风险评分在复杂性状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5): 540-543. |
[5] |
杜海磊, 陈聆, 罗方秀, 李勇, 程齐俭, 朱良纲, 杭钧彪. Beclin-1和Bcl-2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间关系的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3): 258-263. |
[6] |
王晓妍, 潘丽娜, 高蓓莉, 徐志红, 胡家安. 影像组学及影像基因组学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06): 711-714. |
[7] |
刘海霞, 瞿介明. 肺部微生态及其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05): 496-502. |
[8] |
王晓斐, 高蓓莉. 肺癌免疫治疗标志物研究进展认识[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5): 494-498. |
[9] |
韩宝惠, 沈胤晨. 我国肺癌筛查现状与展望[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5): 487-489. |
[10] |
张国桢, 蔡庆, 张伟强. 早期微小肺腺癌CT影像与病理的相关性[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5): 490-493. |
[11] |
顾圣佳, 曹琪琪, 严福华, 杨文洁. 双能CT在非小细胞肺癌非手术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5): 526-532. |
[12] |
张新, 张新宇. 支气管冲洗液基因检测在肺癌诊治中的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5): 508-511. |
[13] |
马韵芳, 潘丽娜, 张培培, 何清, 徐志红, 胡家安.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扩增的非小细胞肺癌一例报告[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4): 462-465. |
[14] |
杨文洁, 严福华. 2015版《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专家共识》和《肺亚实性结节影像处理专家共识》解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1): 32-37. |
[15] |
邓伟吾, 周敏,. 有关早期肺癌诊断的思考[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5, 10(06): 393-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