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10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20-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精准医学时代的胃肠肿瘤研究
    张俊, 朱正纲,
    2015 (05):  317-318.  DOI: 10.16138/j.1673-6087.a0711
    摘要 ( 179 )  
    所谓精准医疗,盖以基因组测序为基础,凭借生物信息学与大数据等工具,以实现针对疾病的个体化医疗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1]。今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疗"计划,在肿瘤、糖尿病、囊性纤维化这3类疾病中先行开展精准医学研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全球范围的研讨与争议。就目前而言,所谓精准尚是我们的美好愿景,距临床实践的转化尚需艰难摸索和努力。鉴于此,本期《内科理论与实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地区胃肠肿瘤流行趋势与防控策略
    郑莹, 吴春晓,
    2015 (05):  319-324.  DOI: 10.16138/j.1673-6087.a1011
    摘要 ( 174 )  
    上海地区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中,超过40%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其中以胃癌和结直肠癌最为常见。胃癌是中国人群第2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发病数的12.67%[2]。过去40年来,与世界多数国家一样,我国主要肿瘤登记点的胃癌年龄标化发病率都呈下降趋势[3],而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第3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数的10.30%,主要肿瘤登记点的年龄标化结直肠癌的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胃肠肿瘤临床研究中的现状与展望
    王梅, 吴梅红,
    2015 (05):  325-329.  DOI: 10.16138/j.1673-6087.a0734
    摘要 ( 214 )  
    肿瘤的血管生成是指肿瘤细胞诱导的毛细血管生长以及在肿瘤中建立血液循环的过程。肿瘤组织中大量的新生血管是恶性肿瘤的标志之一。1971年Folkman[1]首次提出肿瘤的生长依赖于血管生成,如能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肿瘤可因缺乏血供而缩小或消退。此后,抗血管生成治疗从调节肿瘤血管生成过程、阻断或抗血管生成、干扰或改变肿瘤血管生成的微环境等多个角度,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目前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胃癌和结直肠癌的临床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营养支持在胃肠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定位与发展
    张小田,
    2015 (05):  330-333.  DOI: 10.16138/j.1673-6087.a1401
    摘要 ( 211 )  
    消化系统空腔脏器的恶性肿瘤除肿瘤炎性反应干扰营养代谢外,直接导致进食障碍、消化不良、吸收不足等,因此患者营养不良(本文主要指营养不足,下同)尤为多见,不仅发生率高、对机体危害大,对各类抗肿瘤治疗的影响也最为严重。随着营养肿瘤学理念的建立,以及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规范和普及,营养支持在胃肠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价值日益彰显,临床及基础研究活跃,本文结合临床实践,概述如下。营养不良在胃肠肿瘤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入治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
    吴志远, 丁晓毅,
    2015 (05):  334-338.  DOI: 10.16138/j.1673-6087.a0688
    摘要 ( 189 )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已跃居第3~5位,在大城市增幅更快[1]。肝脏是CRC的常见转移部位,国外报道约30%的患者伴有同时性CRC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2],5年累积异时性CRLM发生率也有14.5%左右,约有76.8%的患者仅发生肝内转移而无其他肝外转移[3],CRLM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现状
    朱晓东, 黄明主,
    2015 (05):  339-344.  DOI: 10.16138/j.1673-6087.a1176
    摘要 ( 308 )  
    我国为胃癌高发区,发病率居全球第2位,死亡率居国内恶性肿瘤的第3位[1]。70%胃癌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化学治疗(化疗)是转移性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尽管肿瘤学家们一直不懈地努力,化疗后晚期胃癌中位生存时间仅11个月左右[2]。因此突破化疗的瓶颈,寻找更为有效且作用机制不同的分子靶向药物,是胃癌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一些分子靶向药物已应用于临床,本文对近年来胃癌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标志物在胃肠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刘静, 刘云鹏, 曲秀娟,
    2015 (05):  345-349.  DOI: 10.16138/j.1673-6087.a1058
    摘要 ( 262 )  
    肿瘤的生物标志物(tumor biomarker)是肿瘤细胞拥有的特异性基因或蛋白,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质"或"量"的不同,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根据生物标志物对肿瘤进行分而治之,是实现精准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1]。胃癌和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我国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5[2]。目前生物标志物在胃肠肿瘤的研究涉及各个领域,但与临床治疗关系最为密切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判断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的分子分型与个体化治疗
    李琦, 吴丽霞,
    2015 (05):  350-352.  DOI: 10.16138/j.1673-6087.a1177
    摘要 ( 298 )  
    肿瘤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新发胃癌病例数超过100万,死亡人数超过70万,列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3位,在中国和日本尤为高发[1]。胃癌的预后与病理分期、部位、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等密切相关。随着胃癌诊疗新方法和靶向药物的不断涌现,现有的分子分型方法已不能适应晚期胃癌患者个体化治疗的需要。2014年,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的研究者们基于胃癌具有高度异质性、对药物敏感性较差等特点,制定了一种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在胃癌中高表达并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冯晓静, 余韵, 丁秋兰, 卢莹,
    2015 (05):  353-358.  DOI: 10.16138/j.1673-6087.a0166
    摘要 ( 249 )  
    目的:探究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RAC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并观察RAC1对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RAC1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分别使用χ2检验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分析RAC1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的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并探究高表达RAC1在体外实验中对胃癌细胞生长、迁移、侵袭的影响。结果:RAC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不同分化程度、有无局部侵袭、淋巴结转移和不同Lauren’s分型间均有差异(均P<0.05)。RAC1高表达预示了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在胃癌细胞中诱导RAC1高表达后发现其在体外促进胃癌细胞的生长、迁移及侵袭(均P<0.05)。使用特异性抑制剂抑制RAC1表达后发现,胃癌细胞生长、迁移及侵袭的生物学功能也受到相应的抑制(均P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化学治疗后并发血流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郑宇, 李啸扬, 任雨虹, 李军民,
    2015 (05):  359-363.  DOI: 10.16138/j.1673-6087.a0289
    摘要 ( 242 )  
    目的:分析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接受第1次诱导化学治疗(化疗)后,并发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株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258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诱导化疗,并给予常规护理。发热时均按照我国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行微生物检查及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根据微生物检查结果调整抗菌药物种类。统计分析其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后,合并血流感染者17例,发生率为6.58%。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化学治疗相关肝损伤防治现状
    夏震, 陈秋生,
    2015 (05):  364-366.  DOI: 10.16138/j.1673-6087.a0392
    摘要 ( 248 )  
    目的:讨论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化学治疗(化疗)相关的肝损伤防治现状。方法 :回顾分析2 066例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肝功能的相关资料,根据既往有无肝脏疾病进行分类,并比较化疗中有无合并保肝治疗的肝功能差异。结果:化疗前既往有肝脏疾病史的患者肝功能异常的比例较高(37.42%);化疗后大部分(83.79%)患者肝功能保持正常或维持于治疗前水平,化疗前肝功能正常患者化疗后仍保持较好的肝功能,而化疗前存在肝损伤的患者化疗后肝功能仍较正常组差;保肝治疗能显著减少肝损伤发生(P<0.01)。结论:有效预防和治疗化疗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对于需要多次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肾病综合征血栓形成的相关研究
    黎晓辉, 卢叶明, 梁艳萍, 倪志玲,
    2015 (05):  367-370.  DOI: 10.16138/j.1673-6087.a1471
    摘要 ( 261 )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肾病综合征(NS)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我院的720例N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血栓组65例,未合并血栓组655例。检测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分别通过Pearson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Lp-PLA2与NS血栓形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无血栓组与血栓组患者在尿素氮、D-二聚体、血小板及Lp-PLA2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小板、D-二聚体及Lp-PLA2为NS并发血栓的危险因素(均P<0.05)。③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不同水平Lp-PLA2与患者的血栓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模型1结果显示,血栓发生风险随着Lp-PLA2水平的上升而逐渐增加,比值比(OR)值分别为1.000、1.778、2.490、19.187;模型2结果显示,OR值分别为1.000、1.209、1.601、9.238。结论:NS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升高可能成为预测血栓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对NS合并血栓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尼醇促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死亡的实验研究
    康健, 陈淼, 李莉, 周昱, 戴李华, 费爱华, 潘曙明, 王海嵘,
    2015 (05):  371-376.  DOI: 10.16138/j.1673-6087.a0404
    摘要 ( 272 )  
    目的:初步探讨法尼醇促进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死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使用药物浓度梯度法构建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耐药、敏感白念珠菌中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比色法检测法尼醇对氟康唑耐药、敏感白念珠菌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比较2组菌株在细胞凋亡、坏死及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上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了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菌株,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中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表达较敏感株明显增加(P0.05)。与氟康唑敏感白念珠菌相比,法尼醇介导耐药白念珠菌细胞内活性氧类(ROS)积聚增多,并显著促进耐药白念珠菌发生坏死。结论 :MDR1基因在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中高表达;法尼醇可介导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细胞内ROS积聚增多,并促进耐药菌株发生坏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16例肾上腺结核的临床分析
    陈甜甜, 汤葳, 时国朝,
    2015 (05):  377-380.  DOI: 10.16138/j.1673-6087.a0072
    摘要 ( 399 )  
    目的:探讨肾上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肾上腺结核的认知。方法:收集我院自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临床诊断为肾上腺结核的16例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15例(88%)患者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状,如皮肤黏膜颜色加深伴色素沉着(14例),纳差、消瘦(12例),乏力、易疲劳(12例),性欲减退及性功能下降(3例)等。肾上腺结核CT表现为肾上腺增粗(14例)或缩小(1例)、病灶内出现斑片样钙化影(7例),病灶可强化(11例)。诊断后行抗结核及激素治疗等对症治疗,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1 286.0±947.7)ng/L]、血氢化可的松[(70.27±26.40)μg/L]及24 h尿氢化可的松[(311.88±243.13)μg/24 h]未得以恢复。1例患者表现为肾上腺脓肿,经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肾上腺结核可引起肾上腺分泌功能紊乱,可根据CT表现进行初步诊断,规律抗结核辅以激素治疗等对症治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不能改善肾上腺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炎症性肠病的肠道屏障功能研究
    周华, 张启杰,
    2015 (05):  381-383.  DOI: 10.16138/j.1673-6087.a1339
    摘要 ( 294 )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屏障功能损伤及其评价方法。方法:以18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65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2组血液中D-乳酸(D-LA)的浓度、二胺氧化酶(DAO)及细菌脂多糖(BET)的活性水平;结合欧洲重症监护医学协会提出的胃肠道功能障碍分级建议对胃肠道损伤进行分级,比较各级别患者胃肠功能异常比例。结果:18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中,96例(53.3%)DAO、52例(28.9%)D-LA、33例(18.3%)BET水平升高;Ⅰ、Ⅱ、Ⅲ、Ⅳ级胃肠道损伤比例分别为31.1%、17.2%、10.6%、8.3%,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7.8%、10.6%、3.9%和1.7%)相比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胃肠道损伤率和肠道屏障功能损伤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关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阻断在胰腺癌治疗中的进展
    丁方谜, 蒋金玲, 张俊,
    2015 (05):  384-388.  DOI: 10.16138/j.1673-6087.a0232
    摘要 ( 254 )  
    胰腺癌在全球肿瘤发病率中位居第13位,死亡率居第8位[1]。2011年我国新确诊胰腺癌80 344例,在我国肿瘤发病率中位居第10位,死亡72 723例,位居肿瘤所致死亡原因的第6位[2]。手术切除是治愈胰腺癌的唯一有效手段。然而,由于胰腺癌在发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局部进展期或发生远处转移而无法手术,能接受手术治疗者仅占15%~20%[3]。化学治疗(化疗)可改善晚期胰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对骨代谢的影响
    朱婷, 庞辉群, 陈建峰, 季晶俊,
    2015 (05):  389-392.  DOI: 10.16138/j.1673-6087.a1103
    摘要 ( 248 )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糖尿病和骨质疏松患者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加。据统计,2007到2008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20%以上,比20~30岁人群患病率高10倍[1]。2003到2006年,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2]。骨质疏松症与糖尿病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包括遗传倾向和分子机制。这2种慢性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图书介绍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05):  393.  DOI: 10.16138/j.1673-6087.a0046
    摘要 ( 158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编辑出版的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2002年创刊,2004年起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收入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被国内各大型科技数据库收录。本刊是"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临床医学教育研究会诊断学分会"的专业刊物。本刊的办刊宗旨:提高读者的诊断理论水平、诊断技能和拓宽诊断循证思路,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为疾病的诊断、鉴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5 (05):  394.  DOI: 10.16138/j.1673-6087.a0009
    摘要 ( 221 )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于2006年7月创刊,国内外正式公开发行。2008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的办刊特色是以提高诊断、辨别和分析能力为目的。突出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重点报道和介绍内科跨专业或交叉性疾病,提高和拓展药理知识,系统介绍随时代发展要求需临床内科医师掌握的新知识。主要栏目设述评、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疑难病例讨论、临床药理、生理和病理生理、讲座、综述、临床诊治经验、新技术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