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20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5-07-31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家论坛
    重视风湿免疫性疾病肾损害:诊治挑战与管理策略
    李慧凛
    2025 (04):  267-271.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4.01
    摘要 ( 10 )   HTML ( 5 )   PDF(953KB) ( 3 )  

    风湿免疫性疾病常导致肾脏损害,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且病情复杂,从轻微的蛋白尿到严重的肾小球肾炎,甚至肾功能衰竭,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由于肾损害往往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开发无创生物标志物的需求十分迫切。该类疾病病理机制常涉及多系统,因此风湿科和肾脏科专家的多学科协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风湿免疫性疾病相关肾损害的发病机制、诊治策略,强调多学科合作在疾病管理中的重要性。随着新型靶向药物的开发应用和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有望更好地控制疾病进展,保护肾功能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液型白塞综合征临床诊治进展
    申艳, 管剑龙
    2025 (04):  272-275.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4.02
    摘要 ( 21 )   HTML ( 4 )   PDF(830KB) ( 4 )  

    白塞综合征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的血管炎症性疾病,累及血液系统时称为血液型白塞综合征。该类型临床罕见,医务人员认知相对不足,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患者预后通常较差。本文旨在综述血液型白塞综合征的临床表型特点及治疗策略,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肾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与非增强磁共振评估肾动脉狭窄及解剖异常的临床应用
    孙杰, 谢洁, 马宏昆, 刘宝莲, 陈学英, 黄文洁, 何水林, 陈孜瑾, 张文
    2025 (04):  276-281.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4.03
    摘要 ( 11 )   HTML ( 4 )  

    目的:对比肾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与非增强磁共振在评估肾动脉狭窄及解剖异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49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通过肾动脉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on-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NCE-MRA)评估肾动脉狭窄及解剖变异,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肾动脉各段血流动力学参数,肾功能评估采用核素肾动态显像和CKD流行病学合作研究(Chronic Kidney Disease Epidemiology Collaboration, CKD-EPI)方程式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2种方式。结果:149例患者CKD分期1期17例(11.4%)、2期39例(26.2%)、3期44例(29.5%)、4期17例(11.4%)、5期32例(21.5%)。起始段肾动脉狭窄患者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明显高于无狭窄患者(P=0.000),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无统计学差异(P=0.443);有无中段狭窄患者2组间PSV及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90、P=0.088)。解剖变异组起始段及中段的PSV和RI与无变异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动脉起始段无狭窄侧eGFR明显高于狭窄侧(Z=2.980,P=0.029),中段无狭窄侧eGFR明显高于狭窄侧(Z=4.025,P=0.001),解剖变异侧与非变异侧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79,P=0.55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PSV和RI对肾动脉起始部狭窄诊断价值高于肾动脉中段狭窄,对肾动脉解剖学变异无诊断价值。无论是肾动脉起始段还是中段狭窄,均导致同侧eGFR下降,肾动脉解剖变异则不影响同侧肾脏eGFR。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MARCA4表达缺失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与CT特点
    张雪坤, 陈晓炎, 夏鑫芸, 程增辉
    2025 (04):  282-288.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4.04
    摘要 ( 8 )   HTML ( 2 )   PDF(2743KB) ( 2 )  

    目的:探讨SMARCA4 缺失型非小细胞肺癌(SMARCA4-deficie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MARCA4-dNSCLC)的临床与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SMARCA4-dNSCLC患者,以同期收治SMARCA4表达完整的非小细胞肺癌(SMARCA4-intac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MARCA4-iNSCLC)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SMARCA4-dNSCLC的临床资料与CT表现,并与SMARCA4-iNSCLC组比较。结果:共纳入SMARCA4-dNSCLC组42例,SMARCA4-iNSCLC组43例。SMARCA4-dNSCLC组男性、吸烟者及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比例更高。SMARCA4-dNSCLC组较SMARCA4-iNSCLC组更易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而SMARCA4-idNSCLC组更常见咯血。CT表现上,SMARCA4-dNSCLC组肿瘤密度相对更均匀,囊变、坏死及钙化更少见,边界更模糊,且伴发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比例较低。结论:SMARCA4-dNSCLC多见于老年男性,重度吸烟者,常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灶好发于两肺上叶。CT多表现为密度相对均匀的软组织占位,边界不清,无囊变或坏死,罕见钙化。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纵隔淋巴结转移常见。具备上述临床与CT特征者应警惕这一独特亚型的可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既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
    金诗炜, 潘萌萌, 许捷, 高山, 王焰, 刘元昉, 陶怡, 章卫平, 糜坚青
    2025 (04):  289-295.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4.05
    摘要 ( 6 )   HTML ( 2 )   PDF(1016KB) ( 3 )  

    目的:探讨既往新型冠状病毒(新冠)感染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患者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uto-HSCT)后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重建,以及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接受auto-HSCT的 M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移植前新冠感染史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2组患者在造血细胞植入时间、移植相关感染、植入综合征、免疫球蛋白恢复、淋巴细胞亚群以及移植后疗效评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纳入63例患者,感染组32例,非感染组31例。2组患者移植后粒系和巨核系植入时间、移植相关感染及植入综合征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感染组移植前外周血CD3+T、CD3+CD8+T和CD19+B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但移植后上述淋巴细胞亚群计数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移植后第8天感染组干扰素(interferon,IFN)-γ较非感染组显著升高(P=0.011)。移植后3个月感染组患者多克隆免疫球蛋白恢复比例较非感染组低(P=0.026),但2组患者疗效评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M患者感染新冠痊愈后接受auto-HSCT是安全可靠的,植入时间未见延长,移植相关并发症未见增加,但既往新冠感染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尤其是移植后多克隆免疫球蛋白重建滞后,建议及时补充人免疫球蛋白,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筛选及其相互作用探索
    徐婷, 戎捷骊, 顾仁丽, 徐阳, 刘小江
    2025 (04):  296-300.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4.06
    摘要 ( 6 )   HTML ( 1 )   PDF(1052KB) ( 2 )  

    目的:旨在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AIS患者143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为脑卒中复发。失访12例。采用COX分析筛选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各危险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单因素COX分析显示,年龄、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糖尿病病史是AIS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风险比(hazard ratio, HR)>1, P<0.05]。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 MoCA)评分和纤维蛋白原是AIS老年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HR<1, P<0.05)。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表明,高mRS评分和高NIHSS评分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MoCA评分和高纤维蛋白原水平是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然而,这些因素之间未发现显著的相互作用。结论:mRS评分和NIHSS评分是AIS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MoCA评分和纤维蛋白原AIS老年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之间无显著相互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脂肪乳剂联合氯解磷定及阿托品对有机磷中毒小鼠的脑保护作用研究
    高慧, 杨超, 胡晓峰
    2025 (04):  301-305.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4.07
    摘要 ( 6 )   HTML ( 1 )   PDF(2697KB) ( 3 )  

    目的:探讨氯解磷定、阿托品联合脂肪乳剂对有机磷中毒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只C57/BL品系实验小鼠,采取随机数字化法分为4组,每组10只。建立有机磷农药小鼠中毒模型,使用氯解磷定、阿托品及脂肪乳剂分组治疗。结果:与仅染毒组相比,治疗组小鼠的肌束震颤强度、翻正反射消失时间显著改善(均P<0.001),且氯解磷定、阿托品和脂肪乳剂联合治疗组改善更明显。联合疗法还可有效调节中毒小鼠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S100钙结合蛋白B(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B,S100B)水平(均P<0.001),于7 d后恢复至正常范围。在Y迷宫测试中,治疗组小鼠的正确反应次数显著高于染毒组,尤其是脂肪乳剂联合治疗组(均P<0.001)。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氯解磷定与阿托品联用可显著减轻中毒所致脑损伤,加用脂肪乳剂后效果更显著。结论:氯解磷定联合阿托品可有效缓解有机磷中毒小鼠症状,加用脂肪乳剂可进一步增强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策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生物钟规律的五感促醒护理模式对脑性昏迷住院患者意识状态的干预效果
    吕卓蓓, 朱琳, 荣岚, 吕晓琼, 储佳妮, 成志英
    2025 (04):  306-311.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4.08
    摘要 ( 6 )   HTML ( 0 )   PDF(883KB) ( 3 )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钟规律的五感促醒护理模式在脑性昏迷住院患者意识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老年科收治的43例脑性昏迷患者,双号病区患者设为观察组(n=22),单号病区患者设为对照组(n=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五感促醒护理模式,比较2组在不同时期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 ,CRS-R)评分、苏醒有效率及苏醒所需时间。结果:2组患者GCS评分和CRS-R评分的组别因素和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F=9.765,P<0.001;F=12.846,P<0.001)。干预后,2组不同时间点的GCS评分和CRS-R评分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3.934,P<0.001;F=239.111,P<0.001)。2组间GCS评分和CRS-R评分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F=5.040,P<0.05;F=7.779,P<0.05)。观察组的苏醒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苏醒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生物钟规律的五感促醒护理模式能改善脑性昏迷患者的意识状态,促进患者苏醒。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道
    改良开放式创口唇腺活检术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应用相关研究
    陈亚冰, 高洁, 徐霞, 赵东宝
    2025 (04):  312-315.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4.09
    摘要 ( 9 )   HTML ( 4 )   PDF(855KB) ( 3 )  

    目的:探讨改良开放式创口唇腺活检术(sutureless labial gland biopsy, SLSGB)应用于干燥综合征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3年3月至2025年4月在我科进行唇腺活检术的24例患者分为SLSGB组和传统口腔唇腺活检术(traditional labial salivary gland biopsy, TLSGB)组。采用0~10级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对2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后2 h、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切口疼痛进行评估. 结果: 术后恢复时间评分,TLSGB组为(6.67±0.82)分,SLSGB组为(2.00±0.00)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RS评分术后2 h、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TLSGB组分别为(5.83±0.98)、(2.67±0.52)、(2.00±0.63)分,SLSGB组分别为(1.72±0.46)、0、0分,术后2 h和术后第1天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SGB不仅创伤小,不易造成二次损伤,无需拆线,操作简便,且很少出现并发症,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经济与时间成本,患者接受度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利妥昔单抗序贯贝利木单抗治疗神经精神狼疮1例
    陈雪, 孙明芳, 戴欢子
    2025 (04):  316-318.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4.10
    摘要 ( 9 )   HTML ( 1 )   PDF(1781KB) ( 3 )  

    神经精神狼疮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并发症,尤其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时,死亡率明显增加,且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本文报道1例以精神行为异常、谵语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狼疮患者,予以利妥昔单抗序贯贝利木单抗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实验室及影像学指标明显改善,为神经精神狼疮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假性肠梗阻为首发表现的干燥综合征1例
    刘美兰, 王领, 杨蓉, 王嘉乐, 涂慧敏, 李慧凛
    2025 (04):  319-321.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4.11
    摘要 ( 7 )   HTML ( 1 )   PDF(4329KB) ( 2 )  

    干燥综合征(Sjögren syndrome, SS)是一种以外分泌腺受累为主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易被误诊。本文报道1例以假性肠梗阻(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 IPO)为首发症状的SS病例。患者为31岁女性,因恶心、呕吐伴排便停止就诊,影像学提示结肠积粪但无机械性梗阻证据,血清学检测显示抗SSA/SSB/Ro-52抗体阳性,唇腺活检符合SS特征。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调节治疗后症状缓解。本病例提示,SS可表现为非典型胃肠及神经系统症状,临床中需结合自身抗体检测及多学科评估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肿瘤药物所致血栓性微血管病样肾损伤2例
    王祎宁, 陈楠楠, 程琳, 刘振华, 郑晓燕, 徐静, 潘晓霞, 陈永熙, 陈晓农
    2025 (04):  322-327.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4.12
    摘要 ( 5 )   HTML ( 0 )   PDF(3798KB) ( 2 )  

    病例1为68岁男性,确诊肺恶性肿瘤3年,贝伐珠单抗治疗中出现蛋白尿,肾功能正常。病例2为70岁男性患者,确诊胃腺癌2年,予以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化疗结束3个月出现蛋白尿,肾功能正常。2例患者肾活组织检查病理均提示血栓性微血管病样改变,治疗均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后蛋白尿不同程度下降,肾功能保持正常。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年龄相关B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研究进展
    范宇馨, 宾泽萱, 张鑫, 罗静, 王彩虹
    2025 (04):  328-333.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4.13
    摘要 ( 5 )   HTML ( 1 )   PDF(969KB) ( 2 )  

    年龄相关B细胞(age-associated B cell, ABC)是一种新型效应B细胞亚群,其特征是随年龄增长不断扩增,但在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或)感染性疾病患者中会过早异常表达。ABC在小鼠及人体中均高表达CD11c和转录因子T-bet,低表达CD21,被认为是由自身抗原驱动的记忆B细胞亚型,具备分化为浆母细胞并产生自身抗体的潜能。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中ABC异常扩增,并与疾病活动度及脏器受累相关。其中单基因突变诱导ABC增殖分化为滤泡外效应B细胞是促进自身抗体生成并加速疾病进展的重要机制。最新研究揭示,锌指E盒结合同源盒2(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2, ZEB2)是ABC细胞谱系特化的关键转录因子,ZEB2-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通路在其分化中发挥核心作用。深入探究ABC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靳正逸, 刘齐龙, 胡佳琪, 徐霞, 高洁
    2025 (04):  334-339.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4.14
    摘要 ( 10 )   HTML ( 2 )   PDF(983KB) ( 3 )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嘌呤代谢异常所引起的疾病,我国患病率逐年升高。尿酸升高不仅可导致痛风发作,还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可通过促进炎症反应、引起内皮功能障碍以及过度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机制,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综述了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心房颤动、高血压及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细胞治疗硬皮病研究进展
    林瑞莲, 马丽丽, 陈佳
    2025 (04):  340-344.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4.15
    摘要 ( 9 )   HTML ( 0 )   PDF(940KB) ( 1 )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及内脏组织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干细胞因其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已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新兴手段,在硬皮病治疗领域也取得显著进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干细胞治疗硬皮病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基础研究提供新思路,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汁酸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其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刘书萌, 艾鹏辉, 肖勤, 杨晓东
    2025 (04):  345-350.  DOI: 10.16138/j.1673-6087.2025.04.16
    摘要 ( 8 )   HTML ( 2 )   PDF(1002KB) ( 0 )  

    胆汁酸是胆固醇代谢的重要产物之一,不仅具有乳化脂质的作用,而且可作为信号分子,对糖、脂质、能量代谢稳态和机体免疫功能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胆汁酸一方面受到宿主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能重塑肠道环境稳态,并通过微生物-肠-脑轴(microbiome-gut-brain axis, MGBA)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调控。因此,胆汁酸信号通路的稳态对神经系统生理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胆汁酸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综述胆汁酸代谢异常与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的关系,及其在PD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讯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25 (04):  271-271. 
    摘要 ( 6 )   PDF(649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投稿声明
    2025 (04):  295-295. 
    摘要 ( 6 )   PDF(650KB) ( 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25 (04):  327-327. 
    摘要 ( 9 )   PDF(759KB) ( 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25 (04):  339-339. 
    摘要 ( 6 )   PDF(759KB) ( 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肠病学》杂志征订启事
    2025 (04):  350-350. 
    摘要 ( 5 )   PDF(648KB) ( 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