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9年, 第4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0-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腹腔镜外科时代胆管狭窄治疗的意义
    黄志强
    1999 (01):  137-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37
    摘要 ( 206 )  
    自从1882年首例胆囊切除术以来,手术中损伤肝外胆管和手术后胆管狭窄便引起重视,因为损伤肝外胆管后,可使原较为安全的手术将面临严重的结局。1905年,距首例胆囊切除术后23年,美国Mayo才首次报告用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2例损伤性胆管狭窄。此后,随着胆囊切除术的病例数增多,胆管损伤及其严重的临床经过更引起外科界的重视,一个世纪以来,胆道外科的重点便经常是围绕着如何避免胆囊切除和上腹部手术时发生肝外胆管损伤,外科界的先驱们制定了很多的手术“法规”,临床教学上亦总是千方百计地强调如何避免损伤胆管。但是,胆管损伤仍时有发生,并且胆管损伤的病例数似乎有不断地随着胆囊切除术的开展而增多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结石研究的展望
    张圣道,韩天权
    1999 (01):  138-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38
    摘要 ( 159 )  
    胆结石研究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30年以前多集中在胆石的形态学及化学成份上,直到近30年才有了极其显著的进步。1968年,Small三角的胆汁胆固醇过饱和学说阐述了胆固醇结石形成的理化基础,1966年Maki提出结合胆红素酶水解的观点,成为胆红素结石形成的主要机制。他们是近代胆石研究的里程碑,也是第一个研究高潮。此后的胆石研究进入高潮。胆石动物模型和临床病人的研究证实了胆固醇结石形成的三个缺陷,肝脏分泌过饱和胆汁的缺陷、胆汁成核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胆管汇合异常的临床重要性和处理
    郑光琪
    1999 (01):  139-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39
    摘要 ( 202 )  
    肝胆管汇合异常可导致手术中操作困难甚或发生误伤,兹就6例的处理经验介绍如下。 病例介绍 例1,女性,48岁,在胆囊切除术剥离胆囊颈附近的肝床时发现一条约2.5mm的管道,插入细探针可进入右肝叶前下段,另一端入胆囊,切断并结扎其肝端管道,顺利出院,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色素结石发病机理的平衡学说
    周孝思
    1999 (01):  140-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40
    摘要 ( 268 )  
    临床观察表明,胆道感染、狭窄和异物都是胆色素结石的局部诱因。关于这些诱因诱发胆色素结石的机理,国内外普遍引用日本学者Maki于60年代末提出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学说。 近20年来,我国学者在肯定β-G与胆汁中非结合胆红素(UCB)关系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无法用β-G学说解释的实验结果。为了说明这些新的发现与发病机理的关系,北医三院外科与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合作,于80年代提出关于胆色素结石发病机理的平衡学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肠重复畸形误诊1例报告
    苏涛
    1999 (01):  141-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41
    摘要 ( 356 )  
    病例 女,42岁,于1998年8月3日以下腹部包块3个月、阵发性腹疼2天伴恶心、呕吐为主诉人院。查体:T 37.2℃,P 80/min,BP14/8kPa,急性病容,痛苦貌,心肺未见异常。腹软,下腹部膨隆,可触及约30×30cm~2包块,质韧,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小,肝浊音界正常,未闻及肠气过水音,余未见异常。血常规:Hb110g/L,WBC:7.4×10~9/L,N0.65,L0.35;腹透:无异常发现;B超:双侧附件因肠道气体干扰显示不清,少量液性暗压。诊断为卵巢囊肿蒂扭转。急诊在硬外麻下行卵巢囊肿摘除术。术中见:回肠末段20×20×30cm~3包块距盲肠约3cm,肠管被纤维外壳包裹,上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源性胆管损伤和损伤性胆管狭窄的防治——百余年来的现实和思考
    刘永雄
    1999 (01):  142-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42
    摘要 ( 253 )  
    百余年来,医源性胆管损伤发生及其不良后果的防治虽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和经验,但仍未取得满意的结果。处理损伤性胆管狭窄这一课题有着很强的学术性,但主要是技术性,也有一定的社会性,其出发点就是如何致力于提高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刀切割和一层缝合法在胃肠吻合术中的应用
    赵秀芳,朱兰生,仲剑平
    1999 (01):  143-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43
    摘要 ( 283 )  
    我院自1993~1995年,在胃肠吻合手术中应用电刀切割胃肠组织并做一层吻合,方法简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本组(电刀切割和一层吻合)患者156例,男98例,女58例,年龄12~82岁,平均57岁。胃溃疡47例,胃癌78例,胃平滑肌瘤1例,十二指肠溃疡19例,复合溃疡11例。其中并发幽门梗阻1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拟胆汁体系中游离胆红素的热力学研究
    朱雷明,蔡端,张延龄
    1999 (01):  144-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44
    摘要 ( 242 )  
    在Small的胆汁热力学体系基础上建立一个包含游离胆红素(UCB)在内的更完善的热力学体系。方法:研究胆汁中胆固醇、磷脂、胆汁酸盐、pH和总脂浓度等因素对UCB溶解平衡的影响,制作UCB在胆固醇饱和指数(CSI)1.0的模拟胆汁中的饱和溶解度表,并建立描述UCB饱和程度的指标,评估其临床意义。结果:磷脂能抑制UCB溶解;胆固醇则增溶UCB,但随着胆固醇饱和指数的增高,UCB溶解度又呈反比例下降;总脂浓度(TL)越高,UCB的溶解度也越高;在Carey表格的基础上,任何一份饱和模拟胆汁中(pH 7.0,T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囊结石病人Apo B基因Xba I多态性及其与血脂的关系
    蒋兆彦,韩天权,所广军,陈胜,姜志宏,张圣道,朱全梅,何小伟,沈树权,顾建平,黄桂余
    1999 (01):  145-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45
    摘要 ( 259 )  
    研究胆囊结石病人Apo B基因中Xba I位点的多态性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对190例胆囊结石病人组和442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PCR-RFLP法分析Xba I多态性的基因型,测定血脂。结果:胆石组的X~(+/-)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16.7%比8.0%,P=0.01;女性:26.7%比7.7%,P<0.001;总体:20.6%比7.9%,P<0.001)。胆石组的X~+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8.33%比4.01%,P<0.05;女性:14.47%比3.85%,P<0.001;总体:10.79%比3.96%,P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桥襻人工套叠瓣术后胆石2例报告
    卞作耀
    1999 (01):  146-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46
    摘要 ( 202 )  
    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术主要用于解决肝外段胆道引流问题,但由于失去Oddi括约肌的生理机能,术后仍有可能发生上行感染。在引流空肠襻上将下段空肠向上套入5cm并间断缝合浆肌层一周,成为2cm套叠瓣,能起到阻抗肠内容物逆流作用。此种方法简便易行,但某些技术上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不良后果。现报告如下。 例1 男,60岁。二年前因肝胆管结石行Roux-Y肝门-空肠吻合附加人工套叠瓣膜术。人院时有典型的雷纳五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汁泡蛋白成核活性及其氨基酸序列分析的研究
    马保金,蔡端,张延龄
    1999 (01):  147-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47
    摘要 ( 220 )  
    分离胆汁泡蛋白,研究其成核活性和末端氨基酸序列。方法:应用超速离心法分离胆石症患者胆汁泡,运用SDS-PAGE电泳分离其中胆汁泡蛋白,并经HPLC系统纯化,研究其成核活性和N-端氨基酸序列。结果:分离到一种分子量为33.5kd的胆汁泡蛋白,其促成核活性为0.30,N-端氨基酸具有较多的极性氨基酸(天冬酰、苏、丝和谷氨酰等)。结论:33.5kd胆汁泡蛋白有明显的促成核活性,其N-端极性氨基酸可能参与促成核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石病患者胆囊收缩素受体与胆囊动力关系的研究
    朱坚,韩天权,陈胜,蒋渝,张圣道,夏宗勤
    1999 (01):  148-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48
    摘要 ( 242 )  
    研究胆囊平滑肌的胆囊收缩素-A受体(CCK-R)与胆囊动力的关系。方法:B超测定10例无胆石的正常者和33例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动力。采用放射配基法测定33例患者的胆囊和8例意外创伤死亡者正常胆囊中CCK-R含量和活性。根据无胆石正常者的胆囊残余指数,将胆石患者分为胆囊收缩“正常”组(14例)和收缩减弱组(19例),而将10例无胆石正常者和8例意外死亡者列为正常对照者。结果:收缩减弱组的CCK-R含量和活性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也显著低于收缩“正常”组。收缩“正常’组的CCK-R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胆囊胆汁郁积在胆囊收缩“正常”组是由于胆囊空腹容积增加、胆囊CCK-R活性降低,在胆囊收缩减弱组是由于胆囊CCK-R含量和活性的降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一点癌”2例报告
    陈小标,陈方焘,张文伦
    1999 (01):  149-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49
    摘要 ( 307 )  
    例1 男,39岁。因上腹痛伴嗳气4年,于1991年5月15日做胃镜检查,见胃小弯部粘膜有脐状小隆起,直径约0.8cm,表面糜烂充血,取局部组织3块送检。病理报告:腺癌,中度分化,未侵犯粘膜肌层。同年5月20日行剖腹探查,术中胃未触及肿块,切开胃壁,见胃小弯后壁有0.7cm充血糜烂区,行胃癌根治术。标本作系列切片详细检查,未再找到癌组织。术后10天痊愈出院。术后5年4次胃镜复查未见癌复发。最后诊断:胃粘膜“一点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豚鼠胆道感染时胆囊收缩素八肽和血管活性肠多肽对胆道Oddi括约肌动力的作用
    张剑峰,邹声泉
    1999 (01):  150-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50
    摘要 ( 204 )  
    明确胆囊收缩素八肽(CCK-8)和血管活性肠多肽(VIP)在胆道感染时对胆道Oddi括约肌(OS)动力作用的改变,探索胆道OS动力异常与胆道感染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建立假手术组和胆道感染的豚鼠动物模型,对其胆道OS动力进行监测;并在外周静脉恒速输入CCK-8和VIP时,监测胆道OS动力的变化。结果:在胆道感染组:(1)静脉输入CCK-8促使胆总管内压力上升的作用增强,对OS的基础压力(BP)的降压作用反转;静脉输入CCK-8时OS时相收缩频率增加远较对照组明显,OS时相收缩明显紊乱。(2)VIP抑制性调节作用在胆道感染期间呈进行性下降,首先是对OS的BP。结论:(1)胆道感染时,CCK-8对胆道OS作用异常,尤其是对OS的BP作用失常,是引起胆道内静水压力梯度建立出现障碍的重要原因。(2)VIP对胆道OS的抑制性调节作用减弱,首先是在OS,可能是引发胆道OS动力紊乱的始发因素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结石对胆囊粘膜的病理损害及其与胆囊癌关系的研究
    石景森,周连锁,陈革,卢云,郝秀原,刘刚,韩文胜
    1999 (01):  151-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51
    摘要 ( 275 )  
    研究结石对胆囊粘膜的病理损害及这一过程中细胞DNA和AgNOR含量的改变,以探讨各型病理改变在胆囊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165例连续切除的胆囊标本进行病理及组化研究。结果:合并结石时胆囊粘膜的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胆囊癌发生率分别为75.2%、19.33%和5.4%;结石引起的化生率为38.8%;胆囊粘膜从单纯增生到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胆囊癌的AgNOR颗粒及面积与DNA倍体含量逐步增高;50岁以上结石患者的化生、不典型增生、DNA及AgNOR含量均明显增加。结论:胆囊结石病例的不典型增生明显增多,推测不典型增生是胆囊癌的重要癌前病变,50岁以上的结石患者胆囊癌风险明显增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危险因素的探讨
    王炳生,施维锦
    1999 (01):  152-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52
    摘要 ( 301 )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胆囊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54例经ESWL治疗后结石已消失的病人进行多因素分析。对85例病人检测血清胰岛素和总胆汁酸值。结果:经1~8.8年随访,胆囊结石的复发率分别为,1年11.9%,2年20.2%,3年23.1%,4年34.8%,5年35.7%和5年以上37.2%。胆囊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1)有胆囊结石的家属史(P<0.05);(2)患者肥胖(P<0.05);(3)胆囊壁增厚(P<0.01);(4)血清胰岛素平均值较低(P<0.05);(5)血清总胆汁酸平均值较高(P<0.05)。结论:有胆囊结石家属史、患者肥胖、胆囊壁增厚及血清胰岛素相对不足等均为促使胆囊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对ESWL的治疗对象应予更严格地挑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RCP及EST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其处理的57例临床分析
    李兆申,许国铭,孙振兴,邹晓平,谢苏庆
    1999 (01):  153-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53
    摘要 ( 339 )  
    探讨和分析ERCP及EST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结果:我院近4年(1994年1月~1997年11月)行2225例次ERCP及EST术后共发生并发症者57例(2.56%),其中急性胰腺炎35例(1.57%),胆管感染5例(0.22%),出血12例(0.54%),结石及网篮嵌顿1例(0.04%),药物反应2例(0.09%),后腹膜腔积气2例(0.09%),经保守治疗痊愈54例(94.74%),手术治疗3例(5.26%),死亡1例(0.04%)。结论:诊断性ERCP并发症中以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为高,与插管困难、反复显影、注造影剂压力过大及量过多有关。EST并发症中以出血最为常见,与操作、黄疸、糖尿病有关。绝大多数发生并发症患者可经内镜治疗及内科保守治疗而得以痊愈(94.74%),仅极少数病人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扩大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胆囊癌
    彭淑牖,曹利平,彭承宏,吴育莲,江献川,沈正荣,许元良,林汉庭,牟一平,蔡秀军,李君达,谢隆化
    1999 (01):  154-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54
    摘要 ( 246 )  
    本文旨在探讨扩大根治术治疗27例进展期胆囊癌的价值。方法:本组男9例,女18例,年龄30~85岁,均经病理确诊为胆囊癌,其中18例有黄疸。12例行HPD(肝部分加胰头、十二指肠切除);10例行胆囊加肝部分和/或肝门部胆管切除,9例重建胆肠内引流,1例外引流;5例行胆囊加肝部分切除,其中1例合并横结肠切除。此外,16例同时作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骨骼化)。结果:12例行HPD者,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应激性溃疡,1例术后7个月失访,3例分别于术后5、15、15月死于癌复发或转移,6例存活者分别生存2、4、5、9、9、31个月,中位生存期11.4月。行其他术式的15例,4例于术后6、9、15、19月死于癌复发或转移,5例存活者分别存活8、9、12、15和34个月,另6例分别于术后1、1、1、5、12、21个月后失访,中位生存期17.7月。16例骨骼化者,13例有阳性淋巴结。结论:包括肝外胆管切除重建和HPD的扩大根治术可提高进展期胆囊癌的清扫彻底程度,可望改善其预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外科处理的重新认识(附25例报告)
    张刚,刘续宝,张肇达,严律南,金立人
    1999 (01):  155-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55
    摘要 ( 288 )  
    重新认识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处理,探讨内引流术治疗囊肿伴感染及坏死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996年我科收治的25例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结果:手术治疗的22例中,对6例高度怀疑感染的囊液作了细菌培养,证实2例继发感染。18例行内引流,包括4例囊液呈脓样者(其中1例细菌培养阳性),均无并发症,随访1~9年无复发。外引流仅3例(12.0%),明显低于国内文献报道的平均值21.7%(P<0.05)。结论:根据囊肿内容物性状来判断是否继发感染并不准确,既使存在感染,在囊壁成熟的前提下应尽量行内引流,术后并无不良后果。而外引流由于其诸多弊端,应慎重选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移植血管内膜增生与白细胞共同抗原CD_(45)表达的量效关系
    钱济先,黄耀添,钱兆奇,王剑波
    1999 (01):  156-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56
    摘要 ( 195 )  
    观察术后不同时间内自体移植静脉增生内膜中移行白细胞与内膜增生的量效关系。方法:将24只家兔分为服药组与对照组,在股静脉移植至股动脉模型上,应用白细胞共同抗原CD_(4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结合真彩扫描仪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观察内膜增生、白细胞阳性指数及类皮质激素的作用。结果:(1)对照组与服药组各对应时间内移植血管内膜相对厚度无显著性差异;(2)CD_(45)阳性细胞指数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术后1W和2W平均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14.73±0.38%和3.92±0.42%,术后4W和16W各组均无明显的阳性染色细胞。结论:(1)白细胞在血管移植术后1W和2W各占增生内膜的14%和4%左右,可能在诱导移植术后早期内膜增生和促进术后中后期非细胞性增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本实验条件下的类皮质激素对移植血管内膜增生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图象分析仪检测胆囊良恶性病变细胞核DNA的含量
    倪泉兴,虞先浚,曹国海
    1999 (01):  157-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57
    摘要 ( 159 )  
    近年来,自动图象分析仪(AIA)较广泛地应用于实体瘤及某些癌前期病变的研究,并在病理形态学诊断困难时作参考。我们运用AIA技术对慢性胆囊炎、胆囊肌腺增生症、胆囊腺瘤及胆囊癌的细胞核DNA含量进行检测。 材料与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癌变的治疗(附16例报告)
    乔岐禄,黄莚庭
    1999 (01):  158-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58
    摘要 ( 242 )  
    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CC)特点之一是癌变率高,术前诊断困难,预后极差。我院在1965年10月~1995年11月近30年内收治成人CC97例,其中癌变1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源性高位肝外细口径胆管损伤的手术治疗
    赵友仁,黄洪勋,施亚周,赵华
    1999 (01):  159-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59
    摘要 ( 192 )  
    近年来开腹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误伤胆管似有增多趋势,特别肝外胆管直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肠Roux-Y吻合术的长期效果
    林擎天,王洪
    1999 (01):  160-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60
    摘要 ( 244 )  
    胆-肠Roux-Y吻合术是胆道外科常用的一种内引流手术,适应证较广,为总结其长期效果,本文仅就我院15年来对47例良性胆道疾病使用此术的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全组47例中,男18例,女29例,年龄26岁~58岁。手术指征计有:(1)胆道结石21例,其中包括原发性肝总管、胆管结石5例,残余或复发性肝总管、胆管结石13例,肝内结石3例。(2)胆管损伤18例,包括术中一期手术3例,术后胆管或胆-肠吻合口狭窄15例。(3)胆总管囊肿6例。(4)胆总管末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纤维胆道镜诊治220例分析
    金肖丹,贺亚东,戴洪进
    1999 (01):  161-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61
    摘要 ( 157 )  
    本文就术后纤维胆道镜的操作技巧及方法,并对术后纤维胆道镜取石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及其不同的处理方法作一介绍。 临床资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
    黄晓强,蔡守旺,周宁新,冯玉泉,黄志强
    1999 (01):  162-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62
    摘要 ( 299 )  
    肝门部胆管癌的病人多伴有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同时部分病人需行肝叶切除,所以极易造成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因而预防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此项手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报道我院58例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和我们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所取得的预防措施。 材料与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5例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分析
    汤睿,王兵,唐思聪
    1999 (01):  163-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63
    摘要 ( 197 )  
    低位直肠癌能否保肛一直存在较大争议,随着吻合器的应用和手术技术的改进,低位直肠癌保肛成功率不断提高。本文结合笔者对距肛缘5~7cm低位直肠癌的处理和保肛手术中吻合器的应用体会,作一分析讨论。 临床资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股沟疝术后复发71例原因的探讨
    石如,边雪良,赵友国,胡天栋
    1999 (01):  164-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64
    摘要 ( 169 )  
    我院1979年1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腹股沟疝1417例,本文对其中71例复发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疝修补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尾状叶的外科学解剖及手术原则
    沈柏用,李宏为
    1999 (01):  165-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65
    摘要 ( 454 )  
    肝尾状叶是很容易受肝脏原发肿瘤和继发肿瘤侵及的部位。由于其解剖上的特殊性(位于肝门与下腔静脉之间),给手术切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957年,Couinaud通过大量尸检,于80年代提出将其命名为肝脏第1段,并对其解剖学范围作了划定。随着对该部位认识的不断深入,Couinau垢又进一步提出将尾状叶划分为第1段和第9段二部分。这一分类方式在法语国家和日本已广泛被接收。近来日本学者Nimura根据肝尾状叶的血液供应,提出将第9段再分为二部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回归与相关(3)
    何清波,苏炳华
    1999 (01):  166-5.  DOI: 10.16139/j.1007-9610.a0166
    摘要 ( 130 )  
    在医学研究中常要分析各种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血压与年龄、体重、血脂浓度等的关系,某种物质的血浓度和尿浓度的关系等。回归和相关就是研究这种关系的统计方法。其中最简单的是变量之间的直线回归和相关。 直线回归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