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15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0-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结肠直肠癌微创治疗的进展
    崔龙,
    2010 (04):  329-330.  DOI: 10.16139/j.1007-9610.a2524
    摘要 ( 174 )  
    前言从结肠直肠外科临床角度出发,结肠直肠癌的微创治疗是指通过微创手术的途径切除肿瘤,进而达到根治的目的。主要包括3个领域:一是单纯经肠镜切除肿瘤和经肛直肠癌局部切除,二是单纯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若干问题
    赵任, 李菁,
    2010 (04):  331-334.  DOI: 10.16139/j.1007-9610.a2531
    摘要 ( 146 )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低位直肠癌在整个直肠癌中占3/4,且疗效不理想。故如何在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的前提下,提高保肛率,改善术后控便、排尿等生活质量,是外科医师努力的目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位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应注意的问题
    刘宝华,
    2010 (04):  335-337.  DOI: 10.16139/j.1007-9610.a2536
    摘要 ( 236 )  
    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是一种缩小手术范围、保留肛门括约肌的一种术式。直肠癌局部切除适用于肿瘤≤3 cm、高中分化的腺癌,且浸润深度为黏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EM在直肠肿瘤局部切除中的作用
    何永刚, 尹路,
    2010 (04):  338-341.  DOI: 10.16139/j.1007-9610.a2537
    摘要 ( 175 )  
    直肠良性肿瘤需要尽早切除,随着腺瘤直径增大,蜕变成浸润性癌的可能性就增大,复发率也增高,而局部整块切除肿瘤是其理想的根治疗法。传统的局部切除手术方式包括经肛门直接切除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手术现状及临床体会
    钟鸣,
    2010 (04):  342-345.  DOI: 10.16139/j.1007-9610.a2538
    摘要 ( 113 )  
    1991年,美国Jacobs医师施行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1]。1992年,K觟ckerling医师施行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Miles手术[2]。近20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各类器械的不断完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肠直肠癌的内镜微创治疗
    徐雷鸣,
    2010 (04):  346-347.  DOI: 10.16139/j.1007-9610.a2520
    摘要 ( 259 )  
    结肠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居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也居第3位。结肠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下直肠双吻合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和处理
    丁卫星,
    2010 (04):  348-350.  DOI: 10.16139/j.1007-9610.a2514
    摘要 ( 232 )  
    直肠双吻合技术(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是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手术中肠道重建的最常见方式[1]。DST的出现克服了因盆腔手术空间狭小而导致的手法操作困难等缺点,缩短了手术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结肠直肠外科的应用
    赵克, 尹淑慧,
    2010 (04):  351-352.  DOI: 10.16139/j.1007-9610.a2517
    摘要 ( 221 )  
    外科手术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微创技术给外科临床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10年前还不能确定腹腔镜技术能否在结肠直肠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复发和生存的荟萃分析
    陈卫, 李金明, 徐佶, 张纪伟, 王中川, 杜鹏, 周辉, 杨明, 崔龙,
    2010 (04):  353-356.  DOI: 10.16139/j.1007-9610.a2525
    摘要 ( 294 )  
    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LAR)的根治性。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lsevier等数据库中检索2010至1990年发表的有关LAR的文献,由2名独立的研究人员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有2项随机对照研究和4项非随机对照研究共1 602例病人符合入选标准。LAR组术后5年复发率与开腹直肠癌前切除术(OAR)组无统计学差异(OR=0.78,P=0.23);LAR组术后5年总生存率高于OAR组(78.1%比66.5%,OR=1.59,P=0.0003),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82.2%比76.9%,OR=1.33,P=0.10)。结论:LAR术后5年的生存率不低于开腹手术,复发率不高于开腹手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肛内镜微创外科治疗早期直肠癌的价值
    夏立建, 史斌,
    2010 (04):  357-360.  DOI: 10.16139/j.1007-9610.a2526
    摘要 ( 277 )  
    目的:评价经肛内镜微创外科技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治疗早期直肠癌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评价我院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所治疗的84例TEM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84例病人的肿瘤直径中位值为2.1 cm,肿瘤下缘距齿状线平均距离(8.3±2.2)cm,肿瘤侵犯直肠周径范围(33.2±17.5)%。平均手术时间(70±43)min。平均住院日期6.8 d。无一例病人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部分病人有短暂性大便失禁。所有病人的肿瘤切缘皆无瘤细胞残留。术后病理证实,85例中pT060例,pT119例,pT25例。直肠癌术前腔内超声分期符合率达86.9%。平均随访26个月,2例病人出现局部复发。结论:TEM手术创伤小、保留肛门括约肌、缩短住院时间;既可作为直肠宽基腺瘤和pT1期直肠癌的根治性手术,也可作为pT2直肠癌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177例临床分析
    曹奇峰, 陆爱国, 马君俊, 宗雅萍, 王明亮, 胡伟国, 董峰, 张卓, 郑民华,
    2010 (04):  361-365.  DOI: 10.16139/j.1007-9610.a2527
    摘要 ( 344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月至2009年3月间177例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研究其手术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结果:本研究病人的平均手术时间(132.6±35.7)min,术中出血(94.2±34.1)mL,术后肠道排气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2.13±0.74)d、(3.21±0.45)d、(10.35±2.72)d;平均切除标本长度(17.32±8.26)cm,淋巴结清扫数目(15±8)枚。中转开腹5例(2.82%),腹腔镜手助切除4例(2.26%)。并发症24例(13.56%)。术后随访39(12~97)个月,随访期内发现1例戳创孔肿瘤种植,局部复发5例(2.82%),远处转移7例(其中肺转移2例,肝转移4例,骨转移1例)。累计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及肿瘤相关生存率分别为83.69%、80.43%及83.14%。Dukes A期、B期、C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3.23%、76.47%、66.67%。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是安全且符合肿瘤根治原则的,并能获得令人满意的近、远期疗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左侧结肠良恶性肿瘤手术的临床分析
    徐佶, 李金明, 来代莉, 陈卫, 杨明, 崔龙, 周辉,
    2010 (04):  366-368.  DOI: 10.16139/j.1007-9610.a2528
    摘要 ( 235 )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侧结肠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新华医院肛肠外科收治之54例腹腔镜下左侧结肠的良恶性肿瘤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重大术中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160±35)min;术后并发症8例,其中切口感染6例,淋巴漏1例,性功能障碍1例。病人平均住院天数为9.5 d。所有病例随访至今,无切口种植,无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及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左侧结肠肿瘤切除是临床上较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同时性结肠直肠癌切除和肝转移病灶手术时机的荟萃分析
    陈静贵, 汪长健, 吴江宏, 朱惠燕, 师英强, 赵广法,
    2010 (04):  369-374.  DOI: 10.16139/j.1007-9610.a2529
    摘要 ( 257 )  
    目的:探讨同时性结肠直肠癌切除和肝转移病灶的最佳手术时机选择。方法:通过检索电子数据库,对1966年至2009年结肠直肠癌和肝转移灶行同期或分期切除的对照研究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2 204例病人。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同期切除组与分期切除组比较,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方面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期切除组住院时间较短(P<0.01),手术相关并发症率较低(P0.05)。结论:与分期切除相比,同时性行结肠直肠癌和肝转移灶切除同样安全、有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淋巴细胞胞质蛋白在结肠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菁, 赵任, 王华枫, 袁成斌, 蔡健华,
    2010 (04):  375-380.  DOI: 10.16139/j.1007-9610.a2530
    摘要 ( 214 )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胞质蛋白(L-plastin)在结肠直肠肿瘤病人的血浆、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结肠直肠肿瘤病人与正常人血浆标本的L-plastin表达水平;并用免疫组化法定位检测,Western印迹法半定量测定组织中L-plastin的表达。结果:结肠直肠肿瘤病人血浆L-plastin的表达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肿瘤组织中L-plastin的表达亦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而L-plastin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转移等密切相关,与肿瘤侵犯深度和远处转移无关。结论:L-plastin在结肠直肠肿瘤病人的血浆、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并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成为筛查、预后判断及基因靶向治疗的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参术生肌汤灌洗青紫兰兔直肠切除术后吻合口黏膜细胞中含b-FGF、CD68、VEGF者比对愈合的影响研究
    陈少全, 王瑜, 李培峰, 王烈, 张再重, 王燕婷,
    2010 (04):  381-384.  DOI: 10.16139/j.1007-9610.a2507
    摘要 ( 227 )  
    目的:探讨参术生肌汤灌洗对青紫兰兔直肠吻合口需粘膜细胞中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CD68、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者比对愈合的影响研究。方法:青紫兰兔30只,在距肛门约5 cm处作直肠吻合,然后随机分成两组。空白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于术后第1日起给予参术生肌汤灌洗,每日2次,连续6 d。6 d后处死两组兔子,取含有吻合口的直肠约2 cm。免疫组化检测空白组、实验组吻合口需直肠黏膜细胞中含b-FGF、CD68、VEGF阳性者的比例,研究其对愈合的病理生理影响。结果:空白组、实验组b-FGF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9.73±2.22,27.80±4.10;CD68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9.87±2.20,13.73±2.71;VEGF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8.20±2.81,24.27±2.25;两组间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参术生肌汤可促进直肠吻合口需的b-FGF、VEGF的增殖,同时减轻直肠术后吻合口区的炎症反应(CD68),有助于促进吻合口的愈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跨膜结合蛋白occludin在血吸虫病肝硬化小鼠结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李岽健, 杨镇, 乌剑利, 王超, 罗剑,
    2010 (04):  385-387.  DOI: 10.16139/j.1007-9610.a2510
    摘要 ( 183 )  
    目的:探讨跨膜结合蛋白occludin在血吸虫病肝硬化小鼠结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4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组)和模型组(M组)各20只,M组采用腹部敷贴法制作血吸虫病模型;造模后120 d处死动物,用鲎试验法测定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免疫组化和半定量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结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结肠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M组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高于N组(P<0.01);M组结肠上皮occludin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N组(P<0.01);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吸虫病肝硬化可发生肠源性内毒素易位、内毒素血症,可能与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下降和紧密连接蛋白结构异常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严重腹腔感染肠功能障碍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研究
    杜超, 傅强, 巩传勇,
    2010 (04):  388-392.  DOI: 10.16139/j.1007-9610.a2511
    摘要 ( 222 )  
    目的:研究严重腹腔感染所致肠屏障功能障碍病人的肠屏障功能变化规律及其在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连续观察57例严重腹腔感染所致肠屏障功能障碍的成年病人,回顾性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观察第1、3、7天APACHE-Ⅱ评分,检测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记录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转归预后,并计算28 d病死率等终极指标。结果:生存组病人与第1天相比,第3、7天L/M明显降低(P0.05)。同时,死亡组病人各时间点尿L/M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生存组病人与第1天相比,第3、7天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第3天相比,第7天评分明显降低(P0.05)。同时间点相比,死亡组病人的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对消化系恶性肿瘤病人营养状况评价的意义
    罗茜, 曹伟新, 吴蓓雯,
    2010 (04):  393-397.  DOI: 10.16139/j.1007-9610.a2532
    摘要 ( 257 )  
    目的:了解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术前的营养状况,比较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在评价结果上的差异。方法:分别应用传统的单项营养评价指标、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SGA)和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价瑞金医院普外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术前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各营养评价方法及所产生结果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得出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不同(8.98%~62.68%),其中SGA与NRS-2002的评价结果间及其与传统的单项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间都有显著相关性(P<0.01);在传统的单项营养评价指标中,仅同类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间相关性较好。结论:相比传统的单项营养评价指标,综合性营养评价方法SGA和NRS-2002的结果更为全面、准确,然而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埃罗替尼和塞来昔布协同抑制胆管癌细胞生长
    李勤裕, 施敏敏, 杨卫平, 彭承宏,
    2010 (04):  398-405.  DOI: 10.16139/j.1007-9610.a2533
    摘要 ( 356 )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埃罗替尼(erlotinib)与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胆管癌细胞生长的协同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检测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用药前、后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印迹方法观察用药前、后细胞中COX-2、EGFR下游信号及凋亡、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QBC939细胞表达COX-2 mRNA和EGFR mRNA及相应蛋白。埃罗替尼、塞来昔布抑制QBC939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同时,塞来昔布增强了埃罗替尼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联合用药显著降低p-MAPK、p-Akt及PGE2表达。结论:塞来昔布和埃罗替尼均可抑制胆管癌细胞的生长,而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能同时阻断EGFR和COX-2信号通路。在胆管癌治疗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囊腺瘤的胆汁蛋白质谱特征分析
    王伟, 艾开兴, 袁周, 陈国蓉, 谢振玮,
    2010 (04):  406-411.  DOI: 10.16139/j.1007-9610.a2534
    摘要 ( 284 )  
    目的:建立胆囊腺瘤胆汁蛋白质谱,以供筛选胆囊腺瘤的体液标志物。方法:收集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人的胆囊胆汁,予脱盐、脱脂等纯化处理,二维色谱-串联质谱分离鉴定肽段,检索SwissProt数据库。结果:胆囊腺瘤病人的胆汁中共鉴定出221种蛋白质,其中2肽及以上匹配蛋白54种,新发现cadherin-3、PHD fingerprotein 20等12种差异表达蛋白。结论:初步建立了胆囊腺瘤胆汁蛋白质谱,新发现的蛋白质可作为胆囊腺瘤的候选标志物,为进一步研究胆囊癌前病变的分子机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尼酯X受体激动剂GW4064对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生长的影响
    张银新, 戴佳奇, 王坚,
    2010 (04):  412-415.  DOI: 10.16139/j.1007-9610.a2535
    摘要 ( 160 )  
    目的:研究法尼酯X受体(FXR)激动剂GW4064对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检测QBC939细胞株中FXR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用浓度为0.5、1.0和5.0μmol/L的法尼酯X受体(FXR)激动剂GW4064刺激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24、48 h后细胞活力的变化,以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药物刺激48 h后肿瘤细胞凋亡的变化,并以RT-PCR检测QBC939细胞株中FXR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浓度为1.0、5.0μmol/L的GW4064在作用24 h后即能显著抑制胆管癌细胞生长(P<0.05)。结论:GW4064能通过特异性激动FXR有效抑制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的细胞活力,并促进其凋亡,这一过程可能与其上调FXR的表达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新型载体运转MDR1 siRNA以逆转胰腺癌化疗耐药性的研究
    洪智贤, 张太平, 赵玉沛, 李汇华, 李方, 郑连芳,
    2010 (04):  416-422.  DOI: 10.16139/j.1007-9610.a2519
    摘要 ( 330 )  
    目的:以新型载体运转MDR1 siRNA导入胰腺癌细胞株后,观察其多药物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构建可用于包装成自我复制rAAV病毒载体的质粒,以运转不同长度的MDR1 siRNA。采用实时PCR检测MDR1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总P-糖基化蛋白(P-gp)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的P-gp表达,并从不同层面检测胰腺癌细胞株P-gp表达的抑制率,从而筛选出最佳的质粒载体。采用MTT检测IC50值,进行各载体逆转胰腺癌细胞株化疗耐药性的研究。结果:拟用于构建自我复制rAAV病毒载体的25-mer MDR1 siRNA质粒能有效地将目的基因MDR1 siRNA导入胰腺癌细胞株,并予稳定的表达,发挥作用。导入胰腺癌细胞株的MDR1 siRNA能有效地在mRNA水平上沉默MDR1基因,显著抑制其表达,使其蛋白产物P-gp的表达明显减少,及其在细胞膜上的数量显著降低。结果能有效、显著地逆转胰腺癌细胞株的化疗耐药性,转染前SW1990/ADM细胞对ADM的IC50值约是转染后的50倍。结论:采用可用于构建新型sc-rAAV载体的质粒作为投递siRNA的工具,并选择MDR1为研究靶点,通过实验证实该策略在逆转胰腺癌化疗耐药性中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黄醇类核内受体-α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肝星状细胞的影响
    郑永超, 孙勇伟, 吴志勇, 王争, 陈炜, 徐嘉鹏,
    2010 (04):  423-427.  DOI: 10.16139/j.1007-9610.a2509
    摘要 ( 295 )  
    目的:通过视黄醇类核内受体-α(retinoid X receptor-alpha,RXR-α)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活化、增殖影响的研究,探讨RXR-α基因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①构建RXR-α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②分离和体外培养大鼠HSC;③将自发活化的HSC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RXR-α载体组;分别将空白慢病毒载体和RXR-α慢病毒载体转染自体活化的HSC,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RXR-α、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变化,用MTT法检测各组HSC培养24、48、72及96 h后的增殖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HSC中几乎没有RXR-α蛋白的表达,而RXR-α载体转染组的HSC中出现RXR-α蛋白的明显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相比,RXR-α载体组转染的HSC中α-SMA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t=3.767,P<0.05),Ⅰ型胶原蛋白表达也显著降低(t分别为10.449和10.756,P值均<0.01),同时HSC的增殖能力也显著下降(t分别为4.381和1.778,P值均0.05)。结论:RXR-α基因在HSC内的增强表达能显著抑制HSC的活化和增殖,具有潜在的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组织中HER2基因的扩增和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潘福顺, 王深明, 李晓曦,
    2010 (04):  428-431.  DOI: 10.16139/j.1007-9610.a2521
    摘要 ( 754 )  
    目的:比较免疫组化法(IHC)检测HER2蛋白表达和荧光免疫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在评价乳腺癌HER2状态时的差异性、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IHC及FISH法检测石蜡包埋乳腺癌组织中的HER2蛋白表达及HER2基因扩增状况,并进行分析。结果:100例乳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者25例,其中23例(92%)有HER2基因扩增;HER2蛋白表达(++)者12例,其中2例有HER2基因扩增;HER2蛋白表达(+)者10例,其中1例有HER2基因扩增;HER2蛋白表达(-)者53例,其中2例有HER2基因扩增。IHC与FISH结果的总符合率为85%,吻合度一般,呈正关关系(χ2=42.5,P<0.0001)。结论:IHC可作为HER2状态的初步筛查方法,而HER2蛋白表达阳性(+++)则可代表HER2状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au基因表达与紫杉醇治疗胃癌敏感性的研究
    任峰, 叶正宝, 彭春伟, 燕敏, 俞焙秦, 陈雪华, 张俊, 马韬, 刘炳亚, 朱正纲,
    2010 (04):  432-437.  DOI: 10.16139/j.1007-9610.a2522
    摘要 ( 297 )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的Tau基因表达丰度与紫杉醇治疗敏感性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筛选出Tau基因高表达和低表达的胃癌细胞株各一,然后观察两细胞株对紫杉醇的反应;并应用细胞增殖实验(CCK8方法)、流式细胞技术(AnnexinⅤ标记)检测紫杉醇在体外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对于Tau基因高表达的胃癌细胞,通过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等技术,观察其敲低Tau基因表达后,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有无变化。结果:体外增殖实验显示,紫杉醇对Tau表达低的胃癌细胞的增殖生长抑制作用更为明显(P<0.05)。而体外凋亡实验显示,紫杉醇更能促进Tau基因低表达胃癌细胞的凋亡(P<0.05),更能促进转染后细胞的凋亡(P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体会
    卞正乾, 杨伟强, 钟鸣, 唐伟军, 秦骏, 陈建军, 吴志勇,
    2010 (04):  438-440.  DOI: 10.16139/j.1007-9610.a2523
    摘要 ( 209 )  
    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根治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然而对于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前切除术),开腹完成已属较高难度。腹腔镜下能否完成此类手术、术后疗效如何,目前国内研究报道较少。本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闭孔疝6例临床诊治分析
    赵威, 陈超, 陈腾, 奉典旭, 韩峰, 蒋一鸣, 蔡含, 施浩然, 左青松,
    2010 (04):  441-442.  DOI: 10.16139/j.1007-9610.a2515
    摘要 ( 207 )  
    闭孔疝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疝,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常常误诊,延误病情,导致病死率较高。为探讨闭孔疝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及开放腹股沟疝腹膜前修补术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兰金耀, 斯亚琴, 郭丽群,
    2010 (04):  443-445.  DOI: 10.16139/j.1007-9610.a2516
    摘要 ( 161 )  
    腹股沟疝被认为是由腹股沟区腹壁薄弱和缺损引起的,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各种类型的腹外疝中腹股沟疝占90%~95%,手术修补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唯一的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黎成金, 焦占江, 王冰, 王烈,
    2010 (04):  445-446.  DOI: 10.16139/j.1007-9610.a2508
    摘要 ( 299 )  
    近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血管外科的常见病。而其治疗是目前临床较棘手的问题,对其后遗症的治疗较困难。因此,DVT急性期的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足跟部恶性黑素瘤的切除和修复
    孙洪明, 蒋阳平, 胡希宏, 卢淳考,
    2010 (04):  447-448.  DOI: 10.16139/j.1007-9610.a2518
    摘要 ( 377 )  
    皮肤恶性黑素瘤(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CMM)是一种具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目前发病率有所上升,手术仍是其最主要的综合治疗手段。足跟部是CMM的好发部位之一,由于切除术后复发率高且局部难以直接缝合,对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的进展
    赵磊, 殷和良, 朱四强, 许军,
    2010 (04):  449-452.  DOI: 10.16139/j.1007-9610.a2512
    摘要 ( 177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壶腹周围恶性肿瘤和某些良性疾病的主要方法。自1935年Whipple首次实施PD以来,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PD的死亡率已降至5%以下,但术后并发症仍高达30%~40%[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可降解支架在修复腹壁缺损中的应用
    刘正尼, 汤睿, 顾岩,
    2010 (04):  453-456.  DOI: 10.16139/j.1007-9610.a2513
    摘要 ( 184 )  
    腹壁缺损作为外科的常见症状,其发生率在过去的75年里仍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统计表明美国每年约施行200万例腹部手术,而其中约10万人需要在术后进行腹壁缺损的修复[1-2]。使用不可降解的合成材料(聚丙烯、聚四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