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21, Vol. 21 ›› Issue (4): 82-91.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1.04.010
出版日期:
2021-08-28
发布日期:
2021-10-19
作者简介:
屈文生,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翻译、翻译史、法律史、中外关系史。电子邮箱:
Online:
2021-08-28
Published:
2021-10-19
摘要:
“新文科”是一个有组织的、被组织化的、体系化的高等教育意象,“大外语”则是“新文科”系统的子系统和具体探索。“大外语”为一幅图景,具体所指和建设方案皆不甚清晰,更多是一种“高等外语教育意象”。“大外语意象”是教育部和外语界践行党中央“两个大局”理论指导,并以此为指引构建外语教育新发展格局的实际行动。“大外语”建设要以培养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能够熟练运用外语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之一,而须注重学科间协同与交叉发展,要同国家急需的“硬学科”(如理、工、农、医学科等)的外部协同交叉,亦要与经、管、法等学科的外部协同交叉。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英语语言文学学科、法学(特别是国际法)学科、知识产权学科以及国家安全法学科的协同交叉。“大外语”建设进路宜将问题导向与学科导向相结合,将现实中的问题转化为学科中的命题,推动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共同进步。
中图分类号:
屈文生. 新文科理念下的新时代高等外语教育意象——以“大外语”等命题为中心[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4): 82-91.
[1] | 蔡基刚. 2021. 学科交叉:新文科背景下的新外语构建和学科体系探索[J]. 东北师大学报(3):14-19,26. |
[2] | 查明建. 2018. 英语专业的困境与出路[J]. 当代外语研究(6):10-15. |
[3] | 戴炜栋. 2020. 新文科背景下的语言学跨学科发展[J]. 外语界(4):2-3. |
[4] | 龚晓斌. 2019. 英语专业就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吗?--兼谈英语专业的“大文学”视野[J]. 当代外语研究(3):61-69. |
[5] | 洪汉鼎. 2020. 关于Hermeneutik 的三个译名:诠释学、解释学与阐释学[J]. 哲学研究(4):3-10. |
[6] | 郭英剑. 2020. 对 “新文科、大外语” 时代外语教育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J]. 中国外语(1):4-12. |
[7] | 何莲珍. 2021. 新文科与外语学科建设--综合性大学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外语(1):8-9. |
[8] | 胡开宝. 2020. 新文科视域下外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理念与路径[J]. 中国外语(3):14-19. |
[9] | 李建强. 1999. 赫钦斯高等教育思想述评[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68-74. |
[10] | 刘彬. 2020. “规则制华”政策下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功能转向[J]. 环球法律评论(1):176-192. |
[11] | 刘宏. 2021. 外语院校新文科建设理论与实践[J]. 中国外语(1):15-16. |
[12] | 宁琦. 2021. 新时期外语教育的定位与任务[J]. 中国外语(1):16-17. |
[13] | 屈文生、 韩逸畴. 2020. 勘破对华污名化的话语霸权[J]. 南方论坛(6):1. |
[14] | 屈文生. 2017. 法律术语英译中的选词问题[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3):201-206. |
[15] | 曲卫国、 陈流芳. 2020. “新文科”到底是怎样的一场教学改革?[J]. 当代外语研究(1):14-25. |
[16] | 权培培、 段禹、 崔延强. 2021. 文科之“新”与文科之“道”--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考[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80-290. |
[17] | 石静霞. 2019. 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的危机与改革[J]. 法商研究(3):150-163. |
[18] | 王军哲. 2020.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类院校一流本科建设探索与实践[J]. 外语教学(1):3-6. |
[19] | 王俊菊. 2021. 新文科建设对外语专业意味着什么[J]. 中国外语(1):24. |
[20] | 王宁. 2020. 新文科视野下的外语学科建设[J]. 中国外语(3):4-10. |
[21] | 王宁. 2021. 科技人文与中国的新文科建设--从比较文学学科领地的拓展谈起[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1-16. |
[22] | 王宁. 2021. 新文科视域下的翻译研究[J]. 外国语(2):75-79. |
[23] | 王学典. 2020. 何谓“新文科”?[N]. 中华读书报(06-03):05. |
[24] | 吴岩. 2019. 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3-7. |
[25] | 吴岩. 2021. 积势蓄势谋势识变应变求变[J]. 中国高等教育(1):4-7. |
[26] | 向明友. 2020. 新学科背景下大学外语教育改革刍议[J]. 中国外语(1):19-24. |
[27] | 熊澄宇. 2021. 关于新文科建设及学科融合的相关思考[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22-26. |
[28] | 徐显明. 2019. 高等教育新时代与卓越法治人才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10):7-11. |
[29] | 叶青. 2021. 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全要素法治人才培养[J]. 新文科教育研究(1):115-123. |
[30] | 张法连. 2021. 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N]. 人民日报(3-25):019. |
[31] | 张志洲. 2012. 和平崛起与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战略[J]. 当代世界(7):12-17. |
[32] | 赵奎英. 2020. “新文科”“超学科”与“共同体”--面向解决生活世界复杂问题的研究与教育[J]. 南京社会科学(7):130-135. |
[33] |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网站“中国律师网”[EB/OL]. [2021-6-27]. http://www.acla.org.cn/article/page/detailById/18705 . |
[1] | 宋炳辉. 比较文学专业期刊如何因应新文科建设[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3): 5-11. |
[2] | 殷企平. 外国文学的“新”与“旧”:新文科浪潮下的思考[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2): 13-22. |
[3] | 张延飞, 刘洪东. 新文科背景下语言界面研究瓶颈的解决路径[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1): 103-110. |
[4] | 吕洪灵. 新文科背景下外国文学国别与区域研究的融合[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1): 122-129. |
[5] | 苗兴伟. 新文科背景下师范类院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4): 72-81. |
[6] | 常辉. 新文科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英语专业改革与人才培养探索[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4): 92-96. |
[7] | 纪秀明, 曾春葙. 新文科视域下外语学科改革的几个平衡点与适度性问题[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4): 97-102. |
[8] | 刘建军. “新文科”还是“新学科”?——兼论新文科视域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3): 21-28. |
[9] | 郭英剑. 新文科与外语专业建设[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3): 29-34. |
[10] | 郭鸿杰, 张达球, 丁冬. 一体三通,融创合一: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3): 35-44. |
[11] | 潘海英, 刘淑玲.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外语课程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3): 45-52. |
[12] | 曲卫国, 陈流芳. “新文科”到底是怎样的一场教学改革?①[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1): 14-2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