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23, Vol. 23 ›› Issue (5): 83-92.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3.05.008
出版日期:
2023-10-28
发布日期:
2023-11-16
作者简介:
陈冬纯,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电子邮箱:基金资助:
Online:
2023-10-28
Published:
2023-11-16
摘要:
当前,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阅读形态,深刻影响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并导致深度阅读的缺失。从元认知投入的理论视角看,深度阅读与元认知投入密切相关,研制基于数字足迹的英语阅读元认知投入量表有助于考察阅读者的深度阅读状况。通过构建量表,并对多所高校大学生的阅读数字足迹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当前中国大学生的英语阅读元认知投入不足,个体间差异主要体现在行为投入的时间性和策略性以及思维投入的坚持性与专注性,整体缺乏情感投入,尚未实现深度阅读普遍化。元认知投入量表的研制,对优化数字阅读平台,探索推进英语深度阅读路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图分类号:
陈冬纯, 邓玉洁. 中国大学生英语深度阅读的元认知投入——基于数字足迹的实证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23, 23(5): 83-92.
CHEN Dongchun, DENG Yujie. Metacognitive Engagement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n English Deep Reading: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Digital Footprint[J]. Contemporary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2023, 23(5): 83-92.
[1] |
Flavell, J. H. 1979.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J].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 (10): 906-911.
doi: 10.1037/0003-066X.34.10.906 URL |
[2] |
Fredricks, J. A., P. C. Blumenfeld & A. H. Paris. 2004. School engagement: Potential of the concept, state of the evidence[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4 (1):59-109.
doi: 10.3102/00346543074001059 URL |
[3] |
Khosa, D. K. & S. E. Volet. 2014. Productive group engagement in cognitive activity and metacognitive regulation dur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an it explain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J]. Metacognition and Learning 9(3):287-307.
doi: 10.1007/s11409-014-9117-z URL |
[4] | Nelson, T. O. 1996. Consciousness and metacogni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102-116. |
[5] |
Schaufeli, W. B., M. Salanova, V. Gonzalez-roma, et al. 2002. The measurement of engagement and burnout: A two sampl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3(1):71-92.
doi: 10.1023/A:1015630930326 URL |
[6] | 柴阳丽. 2016. 社会化批注对大学生数字化深阅读影响的实证研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107-112. |
[7] | 董奇. 1989. 论元认知[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68-74. |
[8] | 郭晓娜、 霍小琴. 2019. 深度阅读: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创造方式[J]. 人民教育(18):62-65. |
[9] | 黄荔. 2013. 论互联网时代的深度阅读重拾[J]. 广西社会科学(2):173-175. |
[10]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04.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1] | 李艳燕、 彭禹、康佳, 等. 2020. 在线协作学习中小组学习投入的分析模型构建及应用[J]. 中国远程教育(2): 40-48,77. |
[12] | 李子建、 宋萑. 2007. 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J]. 全球教育展望(4):44-51. |
[13] | 毛刚、 周跃良. 2019. 学习者习惯性行为中的元认知投入水平计算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6):68-75. |
[14] | 毛刚、何文涛、俞向军. 2020. 基于数字足迹的阅读元认知投入研究[J]. 数字教育(2):38-43. |
[15] | 潘双林. 2012. 网络阅读深度化的实践探索[J]. 中国电化教育(4):110-112. |
[16] | 瞿莉莉. 2014. 基于有声思维法的EFL阅读策略与元认知意识研究[J]. 外语界(4):30-38. |
[17] | 唐明、 李松林. 2020. 聚焦意义建构的语文深度阅读教学[J]. 中国教育学刊(5):60-65. |
[18] | 汪玲、 郭德俊. 2000. 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J]. 心理学报(4):458-463. |
[19] | 王洪江、李作锟、廖晓玲, 等. 2022. 在线自主学习行为何以表征元认知能力——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及元分析方法[J]. 电化教育研究(6):94-103. |
[20] | 王会珍. 2020. 新媒体时代深度阅读推广的优化进路[J]. 中国出版(3):41-45. |
[21] | 王铭玉、 陈勇、金华, 等. 2013. 现代语言符号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22] | 徐锦芬、 范玉梅. 2019. 社会认知视角下的外语学习者投入研究[J]. 外语教学(5):39-43,56. |
[23] | 张晓峰、李明喜、俞建慧, 等. 2020. 面向学习云空间的认知投入量化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5):18- 28,76-77. |
[24] | 张杨. 2017. 网络视域下大学生深度阅读模式优化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1):21-24. |
[25] | 朱原谅. 2010. 基于元认知的网络阅读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59-61,103. |
[1] | 张红, 杜欣然.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及其影响[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6): 105-118. |
[2] | 杨永林. 深度阅读,如何深入?——基于用法研究的阅读训练新视角[J]. 当代外语研究, 2017, 17(06): 17-26. |
[3] | 张乐, 刘芹. 中国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写作语料库的设计、构建与前景[J]. 当代外语研究, 2017, 17(03): 80-83. |
[4] | 刘芹, 李玉. 理工科大学英语课程需求分析——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17, 17(02): 27-33. |
[5] | 刘睿, 张德禄. 中国大学生外语多元读写能力评估框架探索[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 15(09): 26-31. |
[6] | 胡茶娟. 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词块运用的个案跟踪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4, 14(08): 41-45. |
[7] | 何明珠. 中美大学生英语作文中无灵主语句使用情况对比分析[J]. 当代外语研究, 2013, 13(04): 32-3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