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知识翻译学理论定位与学科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
  • 20221228日,“知识翻译学理论定位与学科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隆重开幕。本次会议受到国内翻译研究学者的高度关注,来自全国各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的百余位知名翻译专家齐聚上海交通大学,共襄盛举。本次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当代外语研究》编辑部承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协办。

    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尚必武教授主持,他介绍到,《当代外语研究》作为一个有使命感的学术期刊,始终以有思想的学术为办刊理念,除积极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发表外语研究的最新成果之外,还致力于中国外语学科话语与体系的建设。主编杨枫教授所提出的国家意识与外语教育、知识翻译学已成为当前中国外语界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顾锋教授致开幕词。顾锋书记谈到,交大外语学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励精图治,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在语料库、翻译、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学习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走在了全国前列。此次研讨会上,众多学者齐聚一堂,讨论知识翻译学理论定位与学科体系建构,这是学科领域内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顾锋书记强调,要着力构建我们的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学术话语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建我们话语的渠道。这个传播的渠道一方面由国家在努力打造,而对我们学者而言,我们的杂志是传播中国声音一个特别重要的渠道。此次大会群英荟萃,众多学术同仁可以围绕着我们的期刊建设、学术话语权的建设做深入的讨论。二是加强我们的内容建设。首先我们所讨论的是科学的问题,是让人对你肃然起敬的一些理论知识。另外,中国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背景,是我们当代中国高速发展所积累下来的底气,丰富多彩的中国社会的故事,应该通过我们的渠道进行广泛传播。广大学者应对语言和翻译中存在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认真研究,把这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行交流沟通,完善中国的理论体系,解决或者解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的。这应该是所有学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党委书记,欧洲科学院院士蒋洪新教授以“边界与突破,知识翻译学在思考”为题,认为这两年杨枫教授等学者提出的知识翻译学的新概念,从知识与翻译的关系出发,来重新认识翻译的本质和价值、原文和译文的关系、知识的地方性和世界性等,这些观念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知识翻译学实现了翻译学的三重拓展:一是拓展了翻译学的概念的内涵;二是拓展了翻译学的哲学基础;三是拓展了翻译学的应用场景。同时,知识翻译学是一个新概念,要深化知识翻译学的理论创新须坚持三个结合:第一,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要与当代翻译实践和国际传播相结合;第三,要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馆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外国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从五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心得。首先翻译研究必须走向学术创新,这是每一个理论研究工作者的本分,是一份初心。学术创新是翻译研究者的一种探索意识,更是一种理论的自觉。第二,知识翻译学在很大意义上是试图对于以往翻译研究的一种超越性的尝试,它的贡献就在于给我们带来一种对翻译的重新审视、重新认识,一种新的发现。第三,知识翻译学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的一种直接回应,它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应景而生,它是在当下世界当中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的一个直接回应和一种使命的担当。第四,知识翻译学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翻译的一种独特价值以及它所展示的不可替代性。最后,对知识翻译学的探索真正体现了外语人的一种自身使命的担当和对理论的追求。正因为出于这五点,今天几乎是外语学界的总动员,大家聚在一起进行探讨,体现了一种学术的开放性、包容性和探索性,也是学者的荣幸和学术的一份尊严。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翻译》杂志主编,认为知识翻译学的相关论述体现了杨枫教授对于推进我国译学理论研究和译学话语体系建设富有深度、广度和高度的创新的思考和积极探索,并进而提出四点建议:第一,作为新的研究范式和理论性系统性,知识翻译学研究应坚持研究的主体性和原创性,加强知识翻译学研究的理论性系统性的架构,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且逻辑自洽的、完整的、系统的知识翻译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第二,坚持以中国传统、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作为学术话语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汉外知识翻译研究,聚焦讲好中国故事,开展务实、有针对性、可落地的研究。 第三,知识翻译研究应秉持对翻译活动的价值关照以及社会历史文化关照,拓展深化研究的视野和空间,汇聚多学科资源,开展跨学科多学科以及历史共识的交叉融合研究。第四,加强中国译学话语与国际译学话语的对话交流与融合。知识翻译学应具有他者视语和国际视野,吸收借鉴国外知识翻译的研究成果,实现中国译学的融合创新发展,

    中国翻译专业教育领军者、翻译本科专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首倡者及奠基者之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校长仲伟合教授认为,在过去若干年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的学者专家没有停止对翻译学科的建设、理论构建、功能描述等等的研究,2021年中国翻译学术界出现了一股清流,杨枫教授以一个学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一个中国学者的学术自信和学术自觉发出了知识翻译学的宣言,提出知识翻译学旨在探究语言知识加工、重构和再传播的行为关系运动和规律,知识翻译学是翻译知识本体的发展与回归。知识翻译学究竟是一个理论,是一个观点,还是一个学科分支,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共同建设,这次大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他进而提出五点建议:第一,一个新的学说或者是理论的提出,要放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展开大的讨论,所有的学科专业的讨论要考虑到在国家战略中的使命担当;第二,新学说、新理论的提出不是对已有学科的否定或者是覆盖,而是创新、是发展、是延伸;第三,新学说或者新理论的提出要充分关注学科交叉、学科融合,这是教育新文科提出的要求;第四,新学说与新理论的提出要充分关注新技术的发展;第五,新学说与新理论的提出要充分关注国际学术界的成果与动态。最后,仲伟合希望大家的共同努力,使知识翻译学在中国的学术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丰富翻译学科,丰富新文科。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罗选民教授谈到,自2021年10月28日《当代外语研究》发表“知识翻译学宣言”以来,其核心观点就被中国社会科学报摘登,还得到了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环球网等官方媒体的相继报道,这足以说明知识翻译学的出现恰逢其时,体现了我国学者对于翻译本质的一种深度的思考,对翻译理论创新的一种探索,并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从翻译的事实来说,传统的翻译往往难突破三个无法回避的局限,那就是翻译内在的矛盾、翻译的外部环境和翻译的技术手段。知识翻译学无疑对此做出了新的尝试,对翻译的本质提出了新的思考。知识翻译学在此基础上打破了这种传统的翻译观,由点及面的翻译知识世界构成了翻译的线,翻译的线又构成了文化的面,知识使翻译形成了一个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网络。知识翻译学的相关理论如翻译学的原理,知识学与翻译批评、翻译伦理、翻译美学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结合,为我国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阐释空间和更广阔的思考角度。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常辉教授首先对接受此次大会邀请的百余位专家表示感谢,感谢专家对《当代外语研究》编辑部的厚爱和对外国语学院的支持。他认为此次会议专题研讨知识翻译学的学科定位、知识翻译学的原理、知识与翻译、知识翻译学与其他翻译学派之间的关系、知识翻译学与国际传播、知识翻译史、知识翻译的应用等重要的话题,将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开拓,必将对我国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交大外国语学院已经在语料库翻译和机助翻译方面做出了不少的探讨,知识翻译学也将成为学院翻译研究方向的一个学科亮点,本次会议对外院的翻译研究和人才培养将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常辉院长最后向与会专家发出邀请,待条件允许时邀请与会专家线下莅临指导,并预祝此次会议圆满成功。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知识、语言和职业追求”为题,通过生动案例,强调了翻译就是传递知识,对外翻译就是传递中国知识、讲述中国故事。译者需要了解、更新和熟悉中国国情及国家的方针政策,需要把握两种不同文化差异,把翻译过程当做话语体系转换过程,从而达到文化共享目的。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名誉会长,国内外著名语言学家、中英双语专家、资深翻译家潘文国翻译研究的新突破”为题,认为杨枫提出的知识翻译学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对当前和今后中国翻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潘教授的发言从翻译研究重点的新转向、翻译学发展史的新阶段、翻译学科建设的新定位和翻译学科发展的新前景四大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前任会长、欧洲科学院院士和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资深翻译家王宁教授以新文科视域下的翻译研究”为视角,提出在新文科的视域下重新界定翻译,就要走出传统的“语言中心主义”的藩篱,将其视为跨文化阐释、再现、传播和建构的重要媒介。他认为,作为跨文化阐释的一种重要手段,翻译对于推进中国文化和人文学术的国际化进程将起到愈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从知识翻译学的角度来重新划定翻译研究的疆界是很有必要的,使翻译学升格成为一级学科的建议也是十分合理和可行的。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军平知识翻译学何以可能?”为题,提出将知识论引入翻译学研究所形成的跨学科越界,形成了崭新的翻译研究命题和全新的问题意识,加深我们对翻译现象的认知,弥补和完善了现存的翻译学理论知识之不足。知识翻译学不仅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进行了创新,而且带来了新概念、新命名、新范畴、新表达和新的翻译知识。由此,翻译研究可夯实理论基础,更新范式,进一步增强翻译学科的理性自觉意识。

     

    香港浸会大学荣休教授、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名誉教授谭载喜的报告题目是知识翻译学:作为学科建构的‘顺’与‘不顺’”。谭教授谈到,四十多年来,我们的翻译研究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规模引进外国译学思想”到“现代翻译理论意识觉醒”,到后来并一直坚持至今的“译学反思与传统话语挖掘”“翻译理论创新”“中国译学思想发展”和“积极参与译学国际对话”,都显现出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如何通过理论创新,向世界译学思想库贡献中国智慧的征程中,我们的翻译研究更是不断呈现出一派充满生机的新景象。一个重要标志是,在新的研究氛围下,新的研究思路和途径被提出被开辟。杨枫教授所倡导的的“知识翻译学”无疑代表着近年翻译研究领域又一新的研究思路和途径,它对翻译学科疆域的拓展,特别是对中国式翻译理论话语的建构,能够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地方级领军人才蔡新乐中国译论研究的一个进路:‘下学而上达’中的元翻译问题初探”为题,认为知识翻译学自提出以来,已成一个学派。但因创建时间尚短,不免引发困惑:“元知识”未见论说。因而,知识与真理的关系未及揭示;后现代试图解构主客体二项对立,对翻译主体的观念造成空前冲击,会影响到触及知识的有关因素;认识论并非中国传统思想优势,依据西方思想建构理论,又需面对以上疑难。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应用翻译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翻译》主编傅敬民的发言题目为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的翻译批评”。他提出应以相关理论为指导建构各种批评话语建构,其中既有相对整体性的思考,也不乏次系统性质的批评话语研究,如生态翻译批评、译者行为批评、国家翻译实践批评、语料库翻译批评等。近年来,知识翻译学异军突起,基于知识与翻译的密切关系构成相应的翻译研究话语,为翻译批评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毋庸置疑,知识翻译学嗷嗷待哺,亟需通过相应的批评来反思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因此,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的翻译批评,既是以知识翻译学相关理论成果观照翻译批评,也是翻译批评对知识翻译学的反思。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赵世良讲座教授,南京大学翻译研究所所长刘云虹知识翻译学与生成性批评”为题,认为翻译批评作为连接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纽带,对深化翻译研究、推动翻译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知识翻译学视野中,翻译是“跨语言的知识加工、重构和再传播的文化行为和社会实践”,从根本而言以生成性为本质特征。在知识翻译学视野中,翻译是从根本而言以生成性为本质特征。地方性知识经由翻译向世界性知识的变迁生成过程涉及多重要素与复杂关系,从翻译之“生”与翻译之“成”两个维度对这一过程展开批评,需关注翻译的对象选择、转换方式、传播效度等不同层面,尤其应聚焦作为知识再生产者的译者,深入考察其主体化的行动与结果。对知识翻译学与生成性批评的关注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知识翻译活动的生成过程及其机制,也有助于拓展翻译批评的视野、推动翻译批评自身的理论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以知之译与译之知”为题,认为李瑞林等论及翻译与知识产生,杨枫等提出并初探知识翻译学,迅速形成的学术共同体都触及翻译与知识的关系。其中,知之译,是客体与行为的关系,讨论得稍多;而译之知,又是什么关系?有哪几类?其研究如何成为其他学科的母源?又如何反促译学自身发展与深化?个中三昧,似乎可以一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李瑞林教授以知识翻译学的基本命题”为题,阐述了翻译是以人类知识和经验跨语言转移为本质的一项社会事业,重在解决知识和经验的跨文化非对称问题,旨在促进全球人力资本增量和价值创造,建设人类社会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新图景。认知非对称性是一切跨语言、跨文化问题的主要根源,是翻译这一泛在现象得以出场的必要条件,跨语言知识转移是翻译安身立命的底层逻辑。李教授的发言重点阐释知识翻译学的基本命题,聚焦本体结构、实体对象、核心特征、价值取向和学科塑形五个维度,论述跨语言知识转移对于翻译世界的整体解释力,揭示知识翻译学蕴含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以期促进本论题的批判性反思和精细化研究。

        苏州大学孟祥春教授以知识翻译学核心概念构建与阐释”为题,认为与任何理论一样,知识翻译学的创构与完善同样也离不开概念体系。知识翻译学以“地方性”知识与“世界性”知识之间的跨文化互动为根本理据,围绕“知识翻译”与“翻译知识”构建了一种基于知识并回归知识的译学理论。在上述根本理据统摄之下,知识翻译学构建了“知识互动化生”“知识契合(差异、冲突)区”“知识剪刀差”“知识逸脱”“(反向)知识冲击、“知识-文化纠葛”“知识波纹效应”“知识翻译悖论”“格融”等一系列核心概念,为翻译批评提供了诸多新工具与新可能。

    东北师范大学庞秀成教授以知识翻译对译者‘知识’观念的冲击”认为知识翻译学意味着翻译学研究基础的扩大、方法的更新和视角的调整。同时改变了译者对“知识”的固有观念,在翻译翻译目标、翻译方法以及翻译态度产生了冲击,也将译者提升为思想译者。围绕着“知识”在翻译论域中的概念,有哪些模糊的认识、有哪些译者关心的悬疑问题、有哪些基本概念可能羁绊者译者的手脚、对译者自身的工作方式有哪些挑战,回答这些问题有益于新的视域下译者的实践和成长,当也有益于知识翻译学的理论建构。

           

    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覃江华“以真求知、以美行文、以善立义:知识翻译的科学性、艺术性与伦理性的统一”为题,指出知识翻译是一种因地制宜的交互报偿(reciprocity)活动,旨在解决不同语言/文化/知识共同体在知识资产方面的贫富差距,创造更加公平合理的主体间关系和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最终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止于至善的理想。知识翻译学的伦理之维非常重要,是规避对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等权益的侵犯,通过知识翻译助实现更加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富裕的人类社会的重要基础。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高校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陈大亮中国译论的地方性知识与世界性转化”为题,认为中国译论、美国译论、英国译论、法国译论、德国译论都是地方性知识,每一种理论都需要在合法性与证伪性面前接受知识学的检验。中国译论不可能永远是地方性知识,西方译论并不具有先验的普遍性。这种知识新理念有助于解构西方中心主义话语,打破中西译论的隔阂与对立,树立中国译论的自觉和自信,让中西译论在平等基础上走向对话与融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吴志杰教授认为知识翻译学作为翻译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抓住了翻译的本质特征,即翻译就是知识的翻译,也是为知识而进行的翻译。翻译是地方性知识世界化的过程,针对这一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发言人提出了知识翻译学的知识摆渡观,并借用中国传统范畴“适”对知识借助翻译进行摆渡的原则做了系统阐释。

     

  • 发布日期: 2023-01-13  浏览: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