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12-28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星空堂
    “传”“驿”“绎”与“译”:中国古代译事活动的一条线索——从《重写翻译史》的相关问题谈起
    蔡新乐, 周忠浩
    2024 (6):  1-1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01
    摘要 ( 17 )   HTML ( 2 )   PDF(1690KB) ( 3 )  

    由于未为学界重视,中国古代的译事与现代的翻译的不同亦未得关注;情况甚至是,完全站在今人的观点,将之局限于“语言意义上的交流”。《重写翻译史》不仅如此为之定位,而且在引用古籍时错乱不堪,无可为据。重返历史现场,《方言》所云“译,传也”之“传”,应读作zhuàn,意指“驿”;《史记·大宛列传》“导绎”之“绎”意亦为“译”,是“驿”的通假字;汉代和三国时的译官的一个名称为“使驿”。这些史料及其训释告诉我们,中国古人之“译”主要是官方活动,以“驿站”为基点展开,其导向在于“教化”,“重译”更是如此。后者的意向并不在于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接力性的传译,而是由一个驿站转入另一个的“向中”信息传递,即四方“来归中国”的政治活动。探究古人译事,不能不走“字本位”的进路,要在“孳乳”之仁爱之思。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认知语言学绝非“罪大恶极”——体认语言学的发展
    王寅
    2024 (6):  18-2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02
    摘要 ( 15 )   HTML ( 2 )   PDF(1603KB) ( 2 )  

    创新思维不能剑走偏锋,学术批评当忌言过其实,语言学理论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至今。当今亦已成为主流的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CL)也经历了“始发、完善、主流、反思”这几个阶段。达布罗斯卡(E. Dbrowska)以“认知语言学七宗致命重罪”为题指出它犯有七大重罪,这一评价极为不妥。她未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到CL的学术价值,批判了现代语言学两位大师索绪尔的“语言先验论”和乔姆斯基的“语言天赋论”,将语言研究带入后现代哲学时代。学术研究不可怀“愤青”之心,而应行“继发”之为。CL的缺陷不全在于她所列数的“七宗重罪”,可用“体认语言学(Embodied-Cognitive Linguistics,ECL)”加以弥补,“体”和“认”二字分别强调了语言研究中的“唯物论”和“人本观”。本文还认可后现代哲学的“象豹观”和“多元化”,主张群言堂,否定极端论,据此学者应持“风物长宜放眼量”和“海纳百川天地阔”的心胸,不断推动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是弗朗茨,我喜欢画画”——关于卡夫卡写作与绘画的对话
    曾艳兵, 黄竞欧
    2024 (6):  27-34. 
    摘要 ( 9 )   HTML ( 2 )   PDF(158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翻译与传播
    从“西学东渐”到“中西对话”:知识翻译学视阈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翻译与传播
    吴攸
    2024 (6):  35-4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03
    摘要 ( 9 )   HTML ( 2 )   PDF(1620KB) ( 2 )  

    在中国近现代化的进程中,翻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自晚清以降,马克思主义思想伴随着“西学东渐”之大潮经由翻译来到中国,成为中华民族实现民族解放的强大理论工具。发展至当代,将立足中国立场、体现中国智慧的领导人著述译介至海外,实现了从理论的“单向旅行”到“双向对话”的跨越。纵观百余年来的翻译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源于西方,成于东方,在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结合的过程中经典化与中国化,如今携中国经验返归西方,成为当代全球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深化的重要动力。一方面,这一历程彰显出翻译推动知识旅行、观念更新与智识创新的“知识再生产”功用;另一方面,这一轨迹亦展现出中西文明交流史中的一个重要面向,即由“西学东渐—中国接受”到“中学西传—中西对话”的发展历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传播——以《毛泽东选集》英译为例
    冯为兰, 潘卫民
    2024 (6):  47-54.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04
    摘要 ( 12 )   HTML ( 1 )   PDF(1606KB) ( 4 )  

    翻译是地方性知识在语言上映射互通的过程。知识翻译学把翻译放在不同知识共同体中,聚焦地方性知识的世界性转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著作《毛泽东选集》英译是国家翻译实践行为,也是中国智慧与世界性知识对话的主动作为。本文从知识翻译学的知识、语言、译者三要素出发,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著作《毛泽东选集》的世界性传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过程中的若干关键细节考证
    李春兰, 孔令翠, 刘海鸥
    2024 (6):  55-65.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05
    摘要 ( 10 )   HTML ( 2 )   PDF(1622KB) ( 3 )  

    尽管对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现有研究成果在翻译发起者、时间、底本、英语底本来源、日文和英文底本各自发挥作用、校对者以及是否参考平行文本等方面的表述等关键细节问题上还存在出入和矛盾现象。针对这些现象,作者首先比较系统地梳理了现有文献中对此类问题的不同表述和观点,聚焦于陈望道、陈独秀、李大钊、邵力子等人的时空轨迹与相互交集,并结合新发掘的档案、回忆录、日记等一手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细致考证,最后依据这些考证尝试推理还原既符合历史真实又具有逻辑自洽性的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翻译研究在中国(1993~2023)——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邹更新, 朱可书
    2024 (6):  66-7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06
    摘要 ( 15 )   HTML ( 1 )   PDF(2047KB) ( 2 )  

    本文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近三十年国内马克思主义翻译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内容挖掘与数据分析,并以知识图谱形式加以呈现,旨在发现“马克思主义翻译”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趋势。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翻译研究总体呈现增长趋势,研究主题具有多样性,但跨机构、跨学科的交叉研究相对较少。研究认为,未来马克思主义翻译研究应加强不同领域学者、学科及机构的交叉合作,创新研究方法,进一步注重翻译研究的时代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翻译学
    真、善、美原则下《万物之生》字幕翻译评析
    崔凤娟, 谢琳
    2024 (6):  79-8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07
    摘要 ( 13 )   HTML ( 1 )   PDF(1699KB) ( 2 )  

    知识翻译学框架下翻译的本质是知识建构,翻译是地方性知识世界化的过程,纪录片字幕翻译是地方性知识与世界性知识互动和变迁的重要体现。基于知识翻译学,以真、善、美翻译原则为分析框架,对纪录片《万物之生》的字幕翻译进行了评析,试图探寻该片字幕翻译的内在机制。通过对典型译例的深入剖析,发现《万物之生》的部分字幕译文灵活顺应了知识翻译学框架内的真、善、美三个翻译原则,能传达真知、能为目的语受众考虑、符合目的语审美,体现了真、善、美的融合,但部分译文未能顺应真、善、美原则,难以更好地推动纪录片的国际传播。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芮效卫汉学翻译的知识考辨——以《金瓶梅》英文全译为例
    史芸
    2024 (6):  89-10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08
    摘要 ( 13 )   HTML ( 1 )   PDF(1645KB) ( 1 )  

    学界对汉学家芮效卫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译本阐释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芮效卫选译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所受的汉学知识影响,对译本生成的汉学翻译语境也关注不足。本文从知识层面管窥译者汉学翻译的深层动因。研究发现《金瓶梅》在英美的知识流动是芮效卫汉学研究的基础,在与作者、原文和批评家的多重互动中,芮效卫实现了金学知识建构。而作为知识的重构者,芮效卫将原作置于更广阔的世界文学场域中,通过追本溯源、字字对译及详实脚注等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传达原作的精神,从而为中国古典文学的译介提供典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译者能力”的知识翻译学阐释
    李晶, 华云鹏
    2024 (6):  103-114.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09
    摘要 ( 12 )   HTML ( 1 )   PDF(1620KB) ( 0 )  

    译者能力研究是继翻译研究“译者转向”之后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现有研究多聚焦译者子能力的分类,试图穷尽译者应具备的所有能力,但翻译的跨学科属性使得子能力不断增多,不仅令翻译研究与译者实际能力产生时间差,也加剧了对于译者能力本质界定不清的现状。在知识翻译学和知识管理视域下,以广义知识为考察译者能力的起点,提出译者能力的知识观,把一切后天习得的译者能力还原为知识,认为译者能力包含翻译陈述性知识、翻译程序性知识和翻译元知识。译者能力本质上是在不断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结构化的翻译陈述性知识和可以按一定规则执行的翻译程序性知识的集合,是两种知识通过翻译元知识的管理、指导和调控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化,而译者能力增长的实质是翻译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量的积累、质的提升、结构的优化,以及翻译元知识调控能力的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译教育的知识性梳括与重置
    欧阳倩华, 仲伟合, 傅艾
    2024 (6):  115-124.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10
    摘要 ( 12 )   HTML ( 1 )   PDF(1636KB) ( 0 )  

    通过对口译教育的知识性展开梳理和概括,得出口译教育与知识存在独特互动关系。一方面,口译过程实为知识再生产与转移过程,口译教育为口译过程中的知识加工、重构和传播提供完整技能支持;另一方面,口译知识特性鲜明、产品载体多元,在口译教育中实现了有序融通。据此,从口译教育者素养拓新、口译训练理念迭代和口译共同体秩序重建三方面入手,探讨了重置口译教育知识性的具体路径,以期强化知识翻译学的学科定位,并为口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国文学
    生命·生态·生存:论《蕨野行》中的现代危机反思
    陈世华, 柳田田
    2024 (6):  125-133.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11
    摘要 ( 9 )   HTML ( 1 )   PDF(1663KB) ( 0 )  

    当代日本作家村田喜代子的《蕨野行》,以弃老传说为文化原型,勾勒出江户时代饥荒时期被遗弃的老人在“蕨野”生存的故事。该作品一方面通过“蕨野”老人自我主体性与生命价值的重塑,审视现代老龄化危机下老年个体的生命困境;另一方面以“蕨野”与“蕨野”老人的和谐共生,揭示现代生态危机下建立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生态规律认识的必要性。同时,作品借“蕨野”老人经验与智慧的代际传递,警示以农耕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记忆丧失的现实危机。作品从生命、生态与生存三个维度对现代危机进行了深入反思,传达了作家对人类在现代社会进程中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关系的深切忧虑,以及对传统文化在维系社会稳定与生态平衡中关键作用的深刻洞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莫言与福克纳的文学地理比较
    孙艳
    2024 (6):  134-146.  DOI: 10.3969/i.issn.1674-8921.2024.06.012
    摘要 ( 11 )   HTML ( 1 )   PDF(1647KB) ( 0 )  

    作家的成长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其文学创作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福克纳成长于美国南方,采用写实手法创建了约克纳帕塔法县,以此为载体来书写美国南方的历史与现实。莫言受到福克纳的启发,构建了“高密东北乡”,包罗世间万象。“高密东北乡” 突出民间色彩,映射了莫言的原乡情怀,为讲述中国故事、中国经验提供了一个文学地理空间,在叙事过程中跨越了历史语境,构建历史与现实的勾连,超越了地域文化,提高了地域文化的书写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叙与论的共谋:论纳博科夫长篇小说中的隐性非叙事进程
    张琼
    2024 (6):  147-15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13
    摘要 ( 10 )   HTML ( 1 )   PDF(1615KB) ( 0 )  

    纳博科夫在长篇小说中用变词、异文、象征、隐喻等引发多元思考,通过互文、戏仿经典突破故事本身封闭的义场,让隐藏的叙事、论述与情节一起构筑复合的意义。这些隐性的叙事、论述拥有自己的发展脉络,与故事情节平行推进且相互呼应。它们不同于显性的并置线索、零碎的言下之意和影响阅读的“隐含作者”,称之为“进程”更为合适。在通常的“夹叙夹议”中,叙、议彼此相对独立,仅在片段中相互对应。而纳博科夫的隐性非叙事进程寓于情节之中,以故事道具、结构元素、台词内容、增补旁白等模样潜在,与叙事伴生发展、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创作主旨的达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战后冲绳文学中冲绳作家的反日本国家意识尝试
    孙延永
    2024 (6):  158-16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14
    摘要 ( 11 )   HTML ( 3 )   PDF(1587KB) ( 1 )  

    在战后冲绳文学中,冲绳作家通过自身的创作进行了反日本国家意识的尝试。理清这些反日本国家意识的尝试对解读战后冲绳文学至关重要,也可为中国民众国家意识的提升提供启示,但这方面的内容尚未在冲绳文学的研究中引起足够的关注。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从战后冲绳文学中的冲绳方言、冲绳传统文化和冲绳战的战争体验与战争记忆三个维度对战后冲绳文学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冲绳作家让冲绳方言、冲绳传统文化、冲绳战的战争体验与战争记忆进入冲绳文学冲击了冲绳民众对日本的国家认同,是其反日本国家意识的重要尝试。战后冲绳文学中的反日本国家意识是冲绳作家在文学上为冲绳民众摆脱受日本本土歧视地位、确立自身自主性的重要尝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露易丝·格吕克《忠贞之夜》的元诗歌艺术
    倪小山
    2024 (6):  168-17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15
    摘要 ( 14 )   HTML ( 1 )   PDF(1604KB) ( 0 )  

    美国当代女诗人露易丝·格吕克的第12部诗集《忠贞之夜》对文本创作过程和诗歌语言进行了反思,具有突出的元诗歌特征。整部诗集建立在“夜”(night)与“骑士”(knight)的双重隐喻之中,贯穿了对词穷、失语的语言探寻,讲述了一个以“不写”来“书写”的创作故事,以及凭借语言复原力焕发生命光彩的人生故事。元诗歌解构了人类对语言的强权控制,通过自我的逊位赢得语言的应和。除此之外,叙述者把自我与自身、与文本、与读者的对话转化为创作的素材,走出了词穷的困境,在此过程中重新发现自我。因此,元诗歌既是叙述媒介,也是主题表达。元诗歌最终指向了语言之外的世界,即艺术家在自然与人类之爱中实现了自我与世界的和谐沟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品书录
    全球治理视域下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三重考量——兼评《全球治理视域下的中国外语规划》
    常少华, 丁青筠
    2024 (6):  177-183.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16
    摘要 ( 9 )   HTML ( 1 )   PDF(1596KB) ( 0 )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参与度不断提升,对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通过评述《全球治理视域下的中国外语规划》,深入探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对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培养路径和培养目标的启示。文章围绕全球治理背景下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构建跨学科的外语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深化“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三重考量,强调要通过科学的外语规划培养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层次外语人才,推动外语教育范式创新,以有效回应全球治理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汉学家之中国文学呈现与中国文学“走出去”——兼评朱振武“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研究三部曲”
    祝平
    2024 (6):  184-19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17
    摘要 ( 14 )   HTML ( 1 )   PDF(1592KB) ( 0 )  

    中国文学的翻译与传播在中国之崛起及中国文化“走出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学外译时该译什么、由谁来译、怎么译,如何才能在国外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朱振武教授的“汉学家与中国文学英译”三部曲回答了这些问题,为中国文学外译与传播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首先,在指导思想上,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其次,在翻译主体选择上,做到中外译者通力合作,各扬所长;第三,在内容选择上,须认真甄选备译作品;第四,在翻译策略上,要做到归化异化兼用,力图归异动态平衡;最后,从传播效果考量,从事翻译及传播的各方要达到最佳配置,形成传播合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如何想象物性:《物性叙事研究》的开拓与启示
    张细珍
    2024 (6):  191-195.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6.018
    摘要 ( 10 )   HTML ( 1 )   PDF(1579KB) ( 0 )  

    “物自体”是康德为标识人类理性认知的界限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否存在,既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人的理性无法抵达它,由此成为哲学界一个悬置未明的问题。能否以文学叙事的方式想象、呈现、触摸物性(物自体),这是《物性叙事研究》进行原创性、启示性思考的聚焦所在。该书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回到物本身,从叙事学角度对文学如何想象“物自体”问题进行新锐探索,既为文本阐释提供具体的批评视角、方法与路径,又为后人类中心主义的叙事研究提供宏观的理论范畴和研究模式。它是国内首次系统进行物性叙事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的成果,既引领国内叙事学研究向“物”转的新风向,又引起国际叙事学研究专家的高度赏识与对话,具有学术开拓性与启示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综述
    身份、理论、方法与实践——第二届知识翻译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耿云冬
    2024 (6):  196-200. 
    摘要 ( 8 )   HTML ( 1 )   PDF(156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