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知识翻译学理论定位与学科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12月29日)
  • 29日的专家发言主要围绕知识与翻译以及知识翻译学与其他翻译流派这两个主题展开。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席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克非老师从理论探讨、容器的搬迁、双重的迁移、完整的和部分的翻译、迁移的环境以及异地再生等方面论述翻译在知识迁移上的意义。具体而言,他指出语言是民族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翻译承担各语言容器内容的搬迁;翻译不仅完成语言的转换,更有思想和知识的迁移,呈现双重中介作用;翻译迁移的是全方位信息,包括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等。迁移需要适宜的土壤、气候;异域环境下翻译迁移的信息可能激发新的变化。

     

    美国杜克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系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刘康教授认为,现代中国知识体系的建构路径是译介开路、借用西方以西人之话语,议中国之问题。中国理解、接受与回应西方的现代知识与思想体系,无一例外地通过翻译,而由此而产生的一切误读、误解、错位和歪曲,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难以估量的影响,这个课题的意义重大,并从语言层面、话语层面和知识建构层面来具体例证讲解。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查明建教授以他构想中的《中国20世纪翻译文化史》为例,从知识翻译学视角反思了翻译与20世纪新知识、新话语的生产。他指出,知识翻译学以知识加工、重构和再传播来界定翻译的性质,以此视角来重新检视晚清以来域外进入中国的新知识,就会引发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如这些新知识为何被引入和评说?其在中国语境中是如何被运用,在运用中又是如何演变?在新知识的传播、解说和运用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新观念和新话语?在相关领域产生了怎样的变革力量?如果从知识的跨文化传播角度来思考,又会在另一个层面引发对一系列理论问题的思考,如域外的地方性知识通过翻译而在中国被再次本土化、语境化、概念化,其能跨越语言和文化边界的世界性因素,在中国被赋予了哪些中国的新质?这些被赋予了中国新质的世界性因素在世界文化系统中,具有怎样的世界性意义?中国的世界知识本土化现象是否具有世界普遍性,并喻指了知识传播的某种普遍性规律?等等。因此,他认为对翻译所带来的知识的考察,既是对本土文化的重新认知和反思,也是对本土文化世界性意义的思考和阐释。知识翻译学对如何深化翻译研究提出了新问题、新课题,而新问题、新课题的展开,又可反过来进一步增强知识翻译学在理论建构上的问题意识,使其不仅具有知识传播的理论阐释价值,也具有研究实践上的方法论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法语文学教授袁筱一基于知识翻译学所提出的基本理念,通过对法语翻译史不同时期翻译文本、翻译理念与文化走向之间的关系,对翻译本质与其实际完成的任务进行了详细探讨。她指出,今天,渐趋完整的翻译史研究似乎足以揭开翻译文本与知识遗产及知识创新之间的关系。倘若说,我们从来不怀疑翻译在知识传递中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似乎尚未注意到它与知识创新的直接关联。

     

     

    华东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CTTI智库)首席专家、中国修辞学会执行会长、上海市语文学会会长、上海市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胡范铸老师探讨了知识与行动视域下的知识翻译学。他认为,知识决定行动,行动生产知识。翻译是一种行动,这一行动的意义并不只限于具体知识的跨境贩运,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知识的生产过程。没有兰学,就很难有日本现代化的启航;没有传教士汉语,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也将产生更多波折;而中日的现代化又为全球文明贡献了来自地方性的经验。知识生产与知识贸易,知识消费互相促进,进而指向翻译的根本意义:重返巴别塔,构建知识共同体的一种过程。由此,就需要在知识翻译中重新讨论什么知识”“谁的知识”“如何行动”“为何行动

     

     

    上海交通大学的刘华文教授认为,翻译是一个知识生产的过程,也同时是一个思想生成的过程。翻译作为语际书写,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过度书写(overwritten)或书写不及(underwritten)的现象,这两种书写方式都会影响到知识生产过程中所生成的思想的量和质。因而,他针对保持翻译所生产和传播的知识的思想内涵,提出了诸如客体的对象化或意向化、意象的事件化、故事的叙事化、概念的构述化、语言的话语化等语际书写方式,例示了这些方式是如何在各种文体的翻译过程中提升所生产的知识的思想力的。

     

    西南大学教授、美国弗里曼学者杜世洪老师从社会语境敏感性视角探讨了翻译中的知识迁移与创新。他指出,知识从一门语言翻译到另一门语言,即翻译中的知识迁移,会因为译出语和译入语二者社会语境的不同,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如何管控知识迁移的变化,即在处理不可避免的变化时,译者如何因势利导而进行翻译创新?这个问题是具有高度社会语境敏感性的问题。在社会语境视角下,知识翻译既具有科学知识的客观稳定性,又具有文化知识的主观可变性。知识翻译中的知识迁移与创新对应的是社会语境中各种敏感因素的交互作用。知识翻译学是新型知识社会学的典型体现。因此,在新型知识社会学原理的指导下,要有效管控翻译中的知识迁移的变化,就要以翻译创新为导向。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院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高教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刘树森老师基于对中外翻译发展史的考察,探讨了传统翻译、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翻译的发展特征。他认为,在世界文明发展历史上,语言翻译起源于文字产生之前的古代商贸活动,当时的翻译方式是口译,译者的身份与翻译工作具有依附性的显著特征。换言之,早期翻译是一种服务性的职业。文字产生之后,尤其是宗教经典问世以后,早期宗教经典翻译不仅创造了笔译的翻译形式,而且改变了此前译者依附性的身份特征。译者不仅成为宗教信仰与知识的译者、阐释者和传播者,而且翻译职业也被赋予神圣的社会地位,由此构成了东西方文明史上重要的翻译传统之一。上述翻译传统延续两千余年,在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出现非宗教类翻译,也称为翻译世俗化的发展过程。此后,翻译的范围持续不断地逐渐拓展至文学艺术、人文社科等非宗教领域,产生了众多具有划时代影响和意义的经典译作,相应的翻译思想也得以丰富和发展。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跨越式发展也是以翻译为基础,各种科学技术类书籍的翻译不仅传播了新知识,而且促进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20世纪三十年代,在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巨大影响下,计算机的问世促进了有关机器翻译的构想,美国等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始终主导了机器翻译的研制工作。“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这一概念一方面体现了一种新的翻译形态,另一方面也因为当时计算机外形庞大的构造。20世纪机器翻译的发展主要致力于构建庞大浩瀚的多语种语料库,但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发展,也制约了机器翻译的应用。现在看来最初的设计构想具有反文化的本质,简单地将翻译视为一种物态化的语言文字转化。进入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翻译在理论与开发应用领域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此外,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球化,人工智能翻译是在世界上诸多国家并驾齐驱的发展,体现了21世纪多极化世界的特征。人工智能翻译是前所未有的翻译技术,也是一种崭新的翻译形态,以其自主性的智能运作为核心特征,其智能运作的潜力与服务范围超乎想象。21世纪翻译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在于翻译理论的创新发展,其中包括如何研究翻译历史,如何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中理解、规划和治理翻译在当下和未来的发展

     

    大连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二级教授、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杨俊峰老师探讨了翻译学中的认识论与本体论,他详细介绍了认识论及其与翻译学的关系,并指出翻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须从理论层面、描述层面以及应用层面对笔译、口译以及本土化进行系统研究。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翻译学需要借鉴许多支持翻译的研究领域,包括哲学、符号学、术语学,认识论和本体论,目的是获得知识,支撑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知识翻译学作为一个新术语(新理论、新学科)对目前翻译界所使用的较为不稳定的术语的情况是一个重要贡献。

     

    四川外国语大学资深教授、语言哲学和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寅老师对知识翻译学进行了体认解读。他认为学者为追寻翻译本质而苦苦思索若干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终未修成正果,沦落为没有地图的旅行者,永远走在半途中。杨枫教授深刻反思了传统译论中因用忘体、见器失道的方向性失误,过度沉湎于语言转换的细节描述或空疏于文化影响的过度阐释,离翻译本质渐行渐远。据此他首倡从知识论角度重新定位翻译理论与实践,强调翻译对于人类知识体系具有建构性这一基础功能,这才是翻译意义之所在,知识以翻译而建构,国家因翻译而兴旺,世界因翻译而存在。杨教授据此提出了知识翻译学,认为知识才是翻译的本质特征,为安放译界天地的基石,我们当致力于研究跨语言知识加工、重构和再传播的行为、关系、运动和规律,探索知识的翻译(过程)翻译的知识(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西方认识论认为,人类知识主要源自经验(感性)和心智(理性),前者可用表示,后者可用体现,这便是川外团队近年来所论述的语言体认观,它不仅是语言和知识的起源,也是翻译的可行之道。因此知识翻译学与体认翻译学为同路人。

     

    澳门大学翻译学特聘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翻译传译认知研究中心主任李德凤老师分析了知识翻译学与认知翻译学的关系,他指出,知识翻译学一大特点是强调翻译传播知识、重构知识、创造知识,这包括翻译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也包括翻译作为一种研究对象。认知翻译学,作为过去十年翻译学研究中迅速冒升的研究领域,它立足翻译实践,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和实证性,关注翻译学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既服务本学科,也贡献给予其他学科,如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因此,可以说它充分体现了知识翻译学的诉求,也最完美地体现了知识翻译学所聚焦的翻译创造知识的特点。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二级教授、教育部国家级人才特聘教授文旭老师对知识翻译学进行了认知阐释,他认为人的本性在于求知。人类无论是学习还是翻译,都是与知识打交道。知识翻译学作为翻译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抓住了翻译的本质特征,即翻译就是知识的翻译,也是为知识而进行的翻译。前者涉及翻译的本体问题,即翻译是知识之间的转换,是不同语言文化中范畴之间的转换,因为人类的知识是由无数的概念范畴组成的。后者涉及人类知识之由来问题。无论你认同理性主义还是经验主义,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一种文化之知识的来源肯定离不开翻译,因为翻译是地方性知识世界化的过程,翻译使不同语言承载的不同知识成为世界公共财富,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从广义认知理论的视角来阐释知识翻译学的相关问题,尤其是翻译的本质以及翻译所涉及的知识问题。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翻译研究与教学》主编、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传译专业委员会会长康志峰老师指出,知识翻译学作为译界的新热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之进行研究,他们纷纷为翻译的知识性正名。通过知识认知:从SLTL、超语言知识、超语言认知等层面对知识翻译学进行超语言认知探究发现:知识翻译不仅是超语言知识化的过程,亦是超语言认知的过程。他还从SL认知、TL认知、知识认知等层面阐明了知识翻译的超语言性质,为知识翻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认知视角,拓展了知识翻译学的研究路径,丰富了知识翻译学的研究内容,对今后知识翻译学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谭业升老师认为,知识本质上是认知的。作为认知的成果,知识是对某个主题领域确信的认识,具有科学、艺术、常识或技巧等不同层次,并且这些知识拥有潜在地应用于特定目的的供用或赋使特性(affordances)。基于具身认知哲学的观念,知识是通过具身经验或联想的作用而获得,能够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和熟悉某个事物或事件,是人们在具身认知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认知翻译学以具身认知哲学为基础,认同具身认知的无意识性和局限性,因此,将知识的翻译看作逐渐逼近真理的主体间性实践,以翻译如何交互构建知识作为核心的研究问题之一,即将翻译作为逼近真理的一种途径和方法。认知翻译学不采用还原主义(reductionism)的知识表征观,因此知识的翻译过程不是一种毫无意义变化的语码转换过程。它承袭认知语言学的语义百科知识观,知识的系统是基于框架、原型、隐喻等结构化原则进行组织和表征,并借助于转喻确立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知识翻译的过程中,基于知识表征系统的结构化原则,通过截显策略使部分元素首先进入译语知识系统,并通过引入概念的变异作用,引发译语知识体系的变化。认知翻译学的知识翻译研究,探究翻译中所发生的知识系统的交互和改变,包括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上发生的知识转化和交互构建过程。它以知识的结构系统为基础,考察某知识领域中的概念在共时和历时维度所发生的跨国、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变异,以及某要素概念所触发的整个译语知识系统的变化。认知翻译学将利用语料库方法等实证研究方法,充分依托大数据技术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实证研究。

     

     

    江苏警官学院副教授、国际韩礼德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语言会理事潘艳艳老师认为,翻译是基于译者主体认知行为的跨语言知识加工、重构和再传播的文化行为和社会实践。从人类认知机制的视角来阐释作为人类知识行为的翻译,是为了阐明知识翻译学提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推动知识翻译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突破。在探讨知识翻译学和认知翻译学之间的相通之处和互补之处的基础上,佐证知识翻译学提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指出认知翻译学可以视为知识翻译学的一部分,从译者知识视角,指出知识翻译学在认知科学下可以开展的研究,包括:翻译过程中,如何通过隐喻、转喻、心理空间等认知机制进行知识的概念化;复杂翻译空间中大脑思维活动、语言心理加工的情况;经由翻译而产生、传播的知识如何实现认识、评价、改变、阐释等方面的建构功能从而实现翻译的知识产出和传播等。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翻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社会翻译学专业委员会会长王洪涛老师探讨了知识翻译学和社会翻译学的融通与互鉴问题。他指出,作为翻译学新兴的两个研究领域,知识翻译学与社会翻译学在基本理念与研究方法上拥有许多共性,二者可以互通互鉴。知识翻译学认为翻译是基于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不同知识之间的主体性竞争过程与生成性话语实践,社会翻译学认为翻译是结成网络的各种行动者在场域中为获取不同资本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二者均关注翻译作为实践活动的运作过程,尤其是通过翻译而开展的知识生产、传播与接受的过程。

     

     

  • 发布日期: 2023-01-16  浏览: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