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戴光荣、 王晨谕. 2024. 我国应用翻译研究发展及展望:基于历届全国研讨会的分析[J]. 上海翻译(1):7-13,95.
|
[2] |
范武邱、 吕松博. 2023. 高瞻远瞩定方圆,筑梦译海之大者——再论方梦之译学贡献与影响[J]. 上海翻译(3):1-6,95.
|
[3] |
方梦之. 2006. 译学的“一体三环”——从编纂《译学辞典》谈译学体系[J]. 上海翻译(1):1-6.
|
[4] |
方梦之. 2014. 应用(文体)翻译学的内部体系[J]. 上海翻译(2):1-6.
|
[5] |
方梦之. 2015. 中观翻译研究——宏微之间的探析[J]. 上海翻译(1):8-15.
|
[6] |
方梦之. 2016. ESP翻译研究近40年(1978—2016)[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8(2):101-105,97.
|
[7] |
方梦之. 2017. 翻译大国需有自创的译学话语体系[J]. 中国外语 14(5):93-100.
|
[8] |
方梦之. 2019a. 建设中国译学话语:认知与方法[J]. 上海翻译(4):3-7,94.
|
[9] |
方梦之. 2019b. 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修订版)[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10] |
方梦之. 2021. 我国译学话语体系的勃兴之路[J]. 当代外语研究(1):29-37,1-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1.01.004
|
[11] |
方梦之. 2022. “翻译策略”何以成为我国翻译研究的第一高频词[J]. 上海翻译(2):1-6,95.
|
[12] |
方梦之. 2023. 跨学科创学之成败得失——66种跨学科的翻译学鸟瞰[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46(2):79-87.
|
[13] |
方梦之. 2024. 中国译学话语:建构与阐释[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4] |
方梦之、 傅敬民. 2023. 书写中国应用翻译史[J]. 中国外语 20(2): 91-97.
|
[15] |
方梦之、 袁丽梅. 2017. 当今翻译研究的主要论题——四种国际译学期刊十年(2004—2014)考察[J]. 外语与翻译 24(3):1-7,98.
|
[16] |
傅敬民、 王一鸣. 2017. 我国应用翻译批评话语:继承与发扬[J]. 上海翻译(6): 1-6,26,93.
|
[17] |
傅敬民、 刘金龙. 2021. 中国特色应用翻译研究的特色问题[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44(2): 80-85.
|
[18] |
傅敬民、 袁丽梅. 2022. 新形势下我国应用翻译研究:机遇与挑战[J]. 中国翻译 43(2):97-102.
|
[19] |
郭建中. 2014. 先行者、推动者、建设者——方梦之教授对我国译学建设的贡献[J]. 上海翻译(1):2-5.
|
[20] |
黄友义. 2019. 抓好应用翻译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满足时代对应用型翻译人才需求[J]. 上海翻译(4): 1-2.
|
[21] |
黄忠廉. 2013. 应用翻译学名实探[J]. 中国外语 10(4):93-98.
|
[22] |
黄忠廉、 孙秋花、 李亚舒. 2014. 方梦之应用翻译理论形成考[J]. 上海翻译(4):70-72.
|
[23] |
黄忠廉、 佟颖. 2023.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方梦之与应用翻译学[N]. 光明日报(01-02):05.
|
[24] |
蓝红军. 2018. 从学科自觉到理论建构:中国译学理论研究(1987—2017)[J]. 中国翻译 39(1):7-16,127.
|
[25] |
蓝红军. 2020. 应用翻译理论体系建构的方法论原则——方梦之译学思想的启示[J]. 上海翻译(6):12-16,95.
|
[26] |
刘金龙. 2012. 科技英语:文体、范式与翻译——方梦之《英语科技文体:范式与翻译》评述[J]. 中国翻译 33(4):57-61.
|
[27] |
刘朋朋、 耿纪永. 2019. 方梦之译学思想再探——兼评《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修订版)》[J]. 上海翻译(6):87-92.
|
[28] |
穆雷. 1996. 业精于勤功不在速──记科技翻译论坛上的方梦之教授[J]. 中国科技翻译(1):52-56,36.
|
[29] |
庞朴. 2003. 一分为三论[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30] |
钱纪芳. 2014. 试析方梦之教授的译学思想线路图[J]. 上海翻译(3):39-44.
|
[31] |
孙吉娟. 2020. 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D]. 上海: 上海大学.
|
[32] |
王峰、 刘伟. 2023. 方梦之应用翻译研究论略[J]. 外国语文 39(6):101-109.
|
[33] |
王宏. 2014. 重温译学研究“一体三环”论——祝贺方梦之先生八十诞辰[J]. 当代外语研究(2):12-16,76.
|
[34] |
王均松、 肖维青、 崔启亮. 2023. 人工智能时代技术驱动的翻译模式:嬗变、动因及启示[J]. 上海翻译(4):14-19.
|
[35] |
许钧. 20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翻译研究概论(1978—2018)[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
[36] |
袁丽梅. 2023. 应用翻译批评标准再探[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1(10): 95-106.
|
[37] |
曾利沙. 2014a. 方梦之译学思想与方法论研究——兼论翻译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路向[J]. 上海翻译(2):62-67.
|
[38] |
曾利沙. 2014b. 论方梦之应用翻译学研究系统思想与特点[J]. 当代外语研究(2):7-11,76.
|
[39] |
周丽敏. 2021. 多维融合赋能的应用翻译教育教学探索[J]. 上海翻译(1): 28-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