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更多...

2024年, 第2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6-28 上一期   
星空堂
对比语言学研究的中国路径——潘文国学术思想探微
魏在江
2024 (3):  5-1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3.001
摘要 ( 28 )   HTML ( 7 )   PDF(1323KB) ( 12 )  

潘文国先生的对比语言学研究思想博大精深,极富创新性。先生贯通古今中外,学术视野开阔,学术研究领域多,且每个领域都具有重要影响。先生的学术创新包括:(1)提出了散行与骈偶,对于今天汉语对言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2)论述了“格式”——汉语虚词的又一表现形式,对于今天的构式研究也同样具有启发意义;(3)提出了文章翻译学的理论。这些研究思路具有前瞻性,其思想和方法体现了对比研究的中国路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只有香如故:悼念刘宓庆先生
张凌
2024 (3):  13-1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3.002
摘要 ( 24 )   HTML ( 5 )   PDF(1322KB) ( 10 )  

当代国际知名翻译家、译论家刘宓庆先生不幸仙逝。他一生学习实践翻译、讲授翻译、研究翻译,胸怀国家,为中国译学界做出卓越贡献。先生淡泊名利,默默耕耘,多部著作开疆拓土,具有里程碑意义。《只有香如故》是他生前拟定的还未完成的书稿名称,先生虽已驾鹤西去,但他的家国情怀、教研理念、译学素养、学术精神仍留香于世,滋养后学,催人奋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翻译学(学科翻译史)
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肖华锋, 黄钰钦
2024 (3):  19-2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3.003
摘要 ( 35 )   HTML ( 5 )   PDF(1336KB) ( 23 )  

现代化理论是西方主流社会科学的派生物,而其研究的主要对象却是在寻求变革的发展中国家。有关现代化的思考与研究,是西方学术界一个重要的话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界有组织地翻译了大量西方现代化理论,并在国内学术场域中产生巨大反响。通过翻译异域他者的知识,一方面促进了中西方学术体系的交流与互鉴,掀起中国学界对于现代化理论的讨论热潮;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理论体系的塑造与建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的中国传播学翻译史:反思与展望
杨涛, 梁真惠
2024 (3):  29-4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3.004
摘要 ( 26 )   HTML ( 0 )   PDF(1365KB) ( 11 )  

译介输入渲染了中国传播学的知识底色,然而,中国传播学历史书写中翻译的“不在场”现象值得深思。对中国传播学翻译史研究现状的回顾与反思有助于明晰知识翻译学视域下中国传播学翻译史研究的方法与路径。在中国学科史中有效纳入知识学意义上的翻译视角可以揭示翻译对思想文化变迁的推动作用和被遮蔽的知识生长价值,成为翻译史研究中新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族学著作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研究综述:现状、反思和展望
王晶
2024 (3):  43-53.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3.005
摘要 ( 28 )   HTML ( 3 )   PDF(1347KB) ( 29 )  

中国民族学是发轫于西方的近代新兴学科,其创立及发展与民族学著作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相生相伴。本研究首先简略梳理民族学著作在中国的百年译介和传播脉络,继而考察分析了翻译学界和民族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翻译学界以译史研究和译家研究为主,民族学界研究成果集中于书目汇编和学科史中的译事记载。在文献梳理与分析基础上,反思了现有研究成果在成果质量、研究范围、研究视角等方面的局限,并从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学术环境、学术担当等维度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和翻译
藏族格言诗的中和翻译实践
李正栓, 苗爽
2024 (3):  54-65.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3.006
摘要 ( 17 )   HTML ( 1 )   PDF(1332KB) ( 7 )  

藏族格言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以丰富的知识阐发深刻的哲理思想。藏族格言诗中蕴含了丰富的地理文化知识、宗教文化知识及社会文化知识等,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真实写照,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随着中华民族文化外译的不断推进和发展,藏族格言诗的英译受到学者们的多元关注。以知识翻译学理论为指导,从“真、善、美”的翻译标准探讨和研究译者在藏族格言诗英译中的翻译策略与方法选择,探讨藏族格言诗英译的中和翻译,以便更好地将“地方性知识”转化为“世界性知识”,使民族典籍的翻译更为真实、严谨、丰富,为民族典籍走向世界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余光中的中和翻译观——以《理想丈夫》翻译为例
杨锦瑜, 徐艳利
2024 (3):  66-73.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3.007
摘要 ( 23 )   HTML ( 0 )   PDF(1847KB) ( 7 )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是翻译过程中的“金手指”,需要秉持“真、善、美”的原则,实现知识的传播化生,推进文化交流与发展,实现“中和”之美。余光中的中和翻译观及其翻译实践体现了中华文化思想之于翻译研究的重要性及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和翻译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阐释
陈婕
2024 (3):  74-8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3.008
摘要 ( 26 )   HTML ( 1 )   PDF(1843KB) ( 26 )  

每一种文化、每一门学科大体都离不开“真、善、美”这三个核心观念。翻译作为知识再生产的文化行为与社会实践同样离不开体现“真、善、美”的中和翻译观。译者以“知识”为武装,在真、善、美方法论视野下,译者的身份由原先的过犹不及或作用甚微逐渐向多元化过渡,恰如其分地发挥译者主体性,使翻译工作提质增效,拓展知识世界化的途径与范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语言学
国外特殊人群会话修正研究:现状与启示
马博森, 张来运, 曾小荣
2024 (3):  83-95.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3.009
摘要 ( 26 )   HTML ( 2 )   PDF(1451KB) ( 11 )  

特殊人群的会话修正研究可揭示其与正常人群在语用与认知能力方面的异同,为这一人群的临床诊断与干预实践提供参考,因而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与内容分析法,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与Scopus两个数据库所收录的特殊人群会话修正研究全面分析,梳理发现:国外特殊人群会话修正研究的发文量呈波动性增长趋势,且实证研究成为主流。实证研究主要基于诱发语料,采用横向实验设计,聚焦认知障碍特殊人群,探究他们是否具备会话修正能力以及实施会话修正时存在的障碍,并结合特殊人群自身与外部因素进行阐释。此外,实证研究详细评析设备辅助干预与非设备辅助互动干预的有效性。整体而言,实证研究呈现出三种发展趋势:研究对象趋向多样化;研究语料趋向自然化;研究内容不断深化。梳理结果及相应建议对推动国内特殊人群研究的深化及干预康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语言障碍群体的语言政策演进
刘晓宇
2024 (3):  96-109.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3.010
摘要 ( 56 )   HTML ( 1 )   PDF(2220KB) ( 11 )  

语言障碍群体的语言政策是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厘清中国语言障碍群体的语言政策布局,对于应对其语言问题具有纲领性作用。本研究依托北大法宝数据库,创建了中国语言障碍群体的语言政策语料库,归纳中国语言障碍群体的语言政策文本整体特征。通过基于Python的自然语言处理方法,采用LDA主题模型和TF-IDF算法,从时间与空间维度深入分析中国语言障碍群体的语言政策文本。研究主张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语言政策体系;统一称谓,推动社会理念转变;构建语言政策反馈渠道,切实服务语言障碍群体。本研究尝试为完善语言障碍群体的语言政策体系以及构建信息无障碍社会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语水平及任务复杂度对概要写作任务的影响
彭程, 鲍珍
2024 (3):  110-12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3.011
摘要 ( 30 )   HTML ( 2 )   PDF(2095KB) ( 19 )  

本研究以89名高中英语学习者为被试,以不同语言复杂度的概要原文为实验材料,通过操纵任务复杂度的内部要素难度来调节任务复杂度,考察了被试的二语水平及任务复杂度对概要写作成绩及任务难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二语水平及任务复杂度对概要写作成绩均有显著的主效应,且不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二语水平及任务复杂度对任务难度均有显著影响,亦不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研究结论对概要写作任务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理论
“战斧手”之歌:美国19世纪文学批评中的爱伦·坡
王二磊, 汪心雨
2024 (3):  121-129.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3.012
摘要 ( 27 )   HTML ( 1 )   PDF(1346KB) ( 8 )  

爱伦·坡的文学批评因屡遭非议而没有受到学界足够重视。通过考梳发现,爱伦·坡在美国19世纪文学批评中勇于解构文学民族主义话语下的英美名流权威,批判美国图书市场中商业兜售、抱团吹嘘等对文学批评话语的僭越行径,斥责美国文人卑躬屈膝的态度,并为不受大众欢迎的文学天才打抱不平。爱伦·坡没有止于揭露和鞭挞美国19世纪文学批评界的乱象,而是以独立和自律为理念积极建构文学批评的精神与准则。爱伦·坡在文学批评中彰显的勇气、良知和责任感,对当下的中国文学批评具有建设性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析《影舞》叙述者对女性人物的叙事视角及其伦理
吴颉
2024 (3):  130-139.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3.013
摘要 ( 14 )   HTML ( 3 )   PDF(1359KB) ( 4 )  

自称为“女性主义者”的卡特,她的第一部小说《影舞》就批判了文化给男女性别带来的负面影响,展示了她的初始女性主义意识。不过这种意识是间接的、隐含的,嵌入于叙述者的超现实主义的视角之下,故而容易被读者“指责”小说专注于女性受虐狂,看不见超现实主义欲达到的“革命”。本文通过分析叙述者就三位女性人物的超现实主义叙事视角,探析她们身上不同程度蕴含的挑战父权法则的女性主义伦理,认为吉斯莲若从20世纪60年代反文化的角度来说,是“不再表现其过去的假正经”,而是“‘扮演’其解放”,埃德娜是位觉醒者,而艾米莉几乎一开始就是位女勇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日双语的“混血性”与“陌生化”——从《我是猫》到《我似猫》
林祁, 许玉军
2024 (3):  140-149.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3.014
摘要 ( 18 )   HTML ( 1 )   PDF(1375KB) ( 3 )  

横山悠太的《我似猫》上承夏目漱石《我是猫》的日本近代文学传统,进而杂糅中日双语而创造出崭新的文体,成为当代中日文学关系中的跨界奇作。这是一部与夏目漱石《我是猫》、鲁迅《阿Q日记》一脉相承的批判性杰作, 其“混血性”的别样文体先是在日语界引发热议,继而其中文版“不可翻译”的翻译又一次催生陌生化效果。它不仅具有中日之间的语言“移植”的实践意义,而且对文体创新具有意义。“混血性”与陌生化使语言文学充满生机,使读者在惊奇中获得新鲜的美学感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菲利普·罗斯小说的欲望之考论
田霞
2024 (3):  150-15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3.015
摘要 ( 13 )   HTML ( 1 )   PDF(1841KB) ( 3 )  

在菲利普·罗斯的小说中,关于主人公的欲望书写构成了小说叙事的典型特征。本文以《乳房》为例,采用文本细读法,从叙事文本的故事层面与话语层面剖析了小说中的欲望之因、欲望之吟以及欲望之态,体现其狂欢化诗学特征,并发现原欲驱动下的欲望书写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欲望与现实过渡之间的“可能世界”。这对美国自由欲望与伦理制度可能引发的政治闹剧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家与作家对话:中国文学英译过程中译者的“追问”价值——以《推拿》译介为例
黄安琪, 许诗焱
2024 (3):  157-165.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3.016
摘要 ( 27 )   HTML ( 1 )   PDF(1348KB) ( 6 )  

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语境下,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已经成为我国向世界展现国家形象、传播中国文化、彰显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翻译是中国文学“走出去”漫长之路上的重要一环,译者固然在“走出去”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与夫人林丽君(Sylvia Li-chun Lin)在2013、2014年合作英译中国当代长篇小说《推拿》的过程中,使用电子邮件与原作者毕飞宇开展了密切交流。译者总共向作者提出131个问题,包括其作为“第一读者”在阅读原作和翻译文本期间遇到的困难;作者在回信中一一解答,有效化解译者在词句理解、前后逻辑、创作意图等方面的困惑和矛盾。通过分析葛浩文在翻译《推拿》时与作家的来往电子邮件,可发现译者对于原作的“追问”充分折射出两国语言文化的差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作者构建外部反馈视角,具有比较文学研究和文学翻译研究价值。考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动态行为不仅能为翻译档案的保存与交流提供新的思路,也为中国文学外译开拓新的研究范式,从而助力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与海外传播之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品书录
政务语言能力及其形成——兼评《联邦平实语言指南》
袁周敏, 邓馨蕊, 蒋超
2024 (3):  166-17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3.017
摘要 ( 15 )   HTML ( 1 )   PDF(1429KB) ( 6 )  

本文通过评述美国《联邦平实语言指南》揭示了语言在政府与公众沟通中的重要性。政务语言能力建设包括语言种类、语言载体与语言质量三个维度。在公共事务处理中,语言应急建设、提升特殊人群语言服务能力还需要加强,并根据政府部门的职能,构建一般性的政务语言能力与针对性的政务语言能力培训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综述
交叉学科视野中的话语/语言分析——第三届“话语分析中山论坛”会议综述
牛文培
2024 (3):  173-184. 
摘要 ( 23 )   HTML ( 1 )   PDF(1364KB) ( 10 )  

“话语分析中山论坛”是中山大学语言研究所举办的学术论坛始于2022年,而后每年四月中旬召开。本次第三届“话语分析中山论坛”于2024年4月13至14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逸林假日酒店成功举办。论坛主题是“交叉学科视野中的话语/语言分析”,19位海内外知名学者围绕该话题做了丰富的主旨发言,包含平行论坛在内,发言涉及文学、哲学、人类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临床医学、语料库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领域,为与会者带来了内容丰富的学术盛宴,为搭建多学科话语分析平台提供了学术交流机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另辟思路,行动改变——“第45届美国应用语言学年会”综述
黄晓琴, 辜向东
2024 (3):  185-190. 
摘要 ( 17 )   HTML ( 2 )   PDF(1319KB) ( 1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