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 2020, Vol. 19 ›› Issue (1): 16-19.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1.005
曹琪琪1a, 秦乐1a, 周慧娟1b, 杨之涛1c, 苏文婷2, 杨文洁1a, 程增辉1a, 陆勇1a, 严福华1a, 潘自来2(
)
CAO Qiqi1a, QIN Le1a, ZHOU Huijuan1b, YANG Zhitao1c, SU Wenting2, YANG Wenjie1a, CHENG Zenghui1a, LU Yong1a, YAN Fuhua1a, PAN Zilai2(
)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CT表现,探讨CT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月1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瑞金北院发热门诊就诊者,患者依据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核酸结果阳性而确诊,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首次实验室检查和CT图像。结果:确诊为新冠肺炎的病例共有12例,发病1周内CT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有肺部浸润,累及多个肺叶和肺段。12例患者的病灶CT征像均表现为磨玻璃影(ground glass opacity,GGO),外周带多见,其中8例出现 GGO合并片状实变;10例患者的病灶内伴有局灶性网格影;9例病灶内出现空气支气管征;未见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结论:新冠肺炎患者发病1周内,CT图像上多表现为多灶性、斑片状、外周分布为主、两肺下叶多见的GGO。疫情爆发期间,如果在CT影像上发现GGO多于实变时,应高度怀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T检查结果对早期治疗和及时隔离至关重要。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