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夏幼辰, 陆伦根. 2017年美国胃肠病学会《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评估肝纤维化中的应用指南》的解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1): 25-31. |
[2] |
孙烨, 蔡伟. 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终点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1): 115-118. |
[3] |
张清清, 陆伦根,. miRNA诊断慢性肝病及肝纤维化价值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4): 367-370. |
[4] |
朱乃懿, 周惠娟, 郭斯敏, 黄蔚, 缪飞, 黄娟, 张勇, 冉荣侃, 柴维敏,. 肝纤维化磁共振扩散相关成像与病理学结果关系的对照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1): 41-45. |
[5] |
朱乃懿, 严福华, 王鹤, 侯亮, 罗先富, 张菁, 柴维敏,. MR IDEAL-QUANT及ESWAN成像技术评估肝纤维化铁质沉积的初步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2): 146-151. |
[6] |
柴维敏, 严福华, 王鹤, 侯亮, 罗先富, 张菁, 朱乃懿,. 体素内不规则运动磁共振成像在肝纤维化评估中的初步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1): 77-81. |
[7] |
王怡, 唐蕾, 詹维伟, 陈曼,. 超声造影在兔肝纤维化实质灌注的定量评估[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 12(04): 470-473. |
[8] |
唐蕾, 王怡, 詹维伟, 陈曼,. 肝纤维化灰阶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评估[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 12(02): 224-227. |
[9] |
李翠, 冯瑶, 刘晓艳,.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四项指标和血小板计数的临床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2, 11(05): 514-517. |
[10] |
韩宇, 汪登斌, 姜婷婷, 李志, 史曙光,. MRI表观弥散系数值评价大鼠肝纤维化干扰素INFα-2b治疗疗效的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4): 335-339. |
[11] |
李志庆, 苏长青, 杨家和,.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靶向干预策略[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4): 375-379. |
[12] |
朱乃懿, 柴维敏, 李卫侠, 杜联军, 陈克敏,. 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肝纤维化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 9(05): 461-464. |
[13] |
刘兴祥, 徐云芳, 李桂珍, 王兴亮,.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与YMDD变异的相关因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 9(04): 382-383. |
[14] |
柴维敏, 朱乃懿, 李卫侠, 杜联军, 陈克敏,.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及磁共振R2*成像在肝纤维化诊断及分期中价值的初步探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 9(04): 320-326. |
[15] |
王庆兵, 汪登斌, 胡静, 陈克敏,. 大鼠肝纤维化MR弥散加权成像ADC值与病理评分的相关性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 8(04): 405-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