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春花, 祁爽, 王敏.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合并无痛性心肌梗死一例报告[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5): 528-530. |
[2] |
罗晓颖, 许燕, 张建盛, 吴立群, 戚文航. N端脑钠肽前体预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的价值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3): 303-307. |
[3] |
陈媛媛, 王燕萍, 吴丽苹, 陈亚芬, 杨克, 刘艳. 卵泡抑素样蛋白1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6): 659-663. |
[4] |
周桑, 沈茜, 秦永文. 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1): 120-122. |
[5] |
万颖蕾, 倪逸敏, 顾志冬.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6): 582-585. |
[6] |
罗晓颖, 许燕, 张凤如, 张瑞岩, 戚文航,. 血清铁蛋白与首次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6): 610-612. |
[7] |
卜玉莲, 张欢, 潘自来, 李剑颖, 杨文洁, 庞丽芳, 肖华, 陈克敏, 严福华,. 能谱CT在梗死心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6): 517-522. |
[8] |
陈怡琳, 施仲伟, 胡厚达, 许燕, 张凤如,.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扭转运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1): 26-29. |
[9] |
刘艳, 金玮, 陆林, 陈秋静, 沈卫峰,.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与冠心病的相关性[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 8(05): 506-509. |
[10] |
王兆钺,. 血栓病的诊断指南解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 7(05): 570-573. |
[11] |
田彩霞, 李艳, 邱方城, 秦维超, 郑卫东, 刘堂鑫,. CD40基因启动子区-1C/T多态性与早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 7(05): 517-520. |
[12] |
胡文瑛, 刘霞, Sophia Zhou, 吴立群, 郭芳,.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梗死相关血管的心电图表现[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 7(04): 390-393. |
[13] |
陈振祥, 陈晓媛, 白桦,.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的变化及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 7(01): 83-85. |
[14] |
熊立凡, 张洁, 王鸿利,. 临床实验检测项目优化组合与循证检验医学[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 6(01): 80-84. |
[15] |
刘泽金, 王纯, 张真路, 张淑琴,. B型尿钠肽对无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 5(05): 412-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