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07, Vol. 2 ›› Issue (04): 241-244.doi: 10.16138/j.1673-6087.a0235
戚中田,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主要经血液传播,是急性和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重要致病因子。目前全球HCV感染者约有1.7亿,每年新增感染者达300万~400万,我国HCV感染者近4 000万。HCV感染的慢性率高达70%以上,至今尚无有确切保护作用的疫苗问世,迫切需要发展有效的疫苗预防、控制HCV的感染和传播。
戚中田,. 丙型肝炎疫苗研究现状与方向[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7, 2(04): 241-244.
[1] | 刘厚昌, 番云华, 张凯, 王水花. 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276例丙型肝炎病毒患者基因型分布[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3): 322-327. |
[2] | 张雨, 成军, 张立伐,.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脏脂肪变性[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2): 129-132. |
[3] | 冯亚松, 万振洲, 叶军, 许晓峰,. 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CD28、CD152表达的检测及其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 12(01): 104-106. |
[4] | 邓伟吾,.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慢性呼吸道疾病关系的认识[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5): 397-400. |
[5] | 史冬梅, 金根娣, 张青, 林之莓, 谢青,.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学应答对复发率的预测及影响因素[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9, 4(06): 480-484. |
[6] | 毛青,. 抗丙型肝炎病毒新型药物的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9, 4(02): 97-103. |
[7] | 谢青, 董志霞, 项晓刚,.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共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9, 4(02): 92-96. |
[8] | 凌云, 陆志檬,.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8, 3(04): 283-285. |
[9] | 赵永强,. 第2代促血小板生成剂临床研究现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8, 3(02): 85-87. |
[10] | 于颖彦, 计骏, 孔晓飞,. 生物信息学解读丙型肝炎病毒结构与免疫病理学改变的关联性[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7, 2(04): 252-255. |
[11] | 曹文俊, Bill Sun, 连兆瑞, Marcy Clayton, Mark Feitelson, 樊绮诗,. 精氨酸酶I在HCV转染肝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 6(04): 319-322. |
[12] | 窦晓光, 韩晓霜, 李智伟, 冯国和,. 丙型肝炎病毒NS5a区血清型特异性多肽的选择及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 6(03): 213-217. |
[13] | 孙洪清, 卢洪洲, 黄琴, 王江蓉, 董婕, 张宇一, 陈良, 徐伟民,. 50例血友病合并艾滋病和丙型肝炎患者反转录病毒药物四年治疗的临床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 6(03): 192-196. |
[14] | 袁明, 陆志檬, 王颍, 周光炎, 葛海良, 张惠珍, 王树军,. 丙型肝炎病毒包膜区基因DNA免疫的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 5(04): 327-331. |
[15] | 于颖彦,龚启明,计骏,陈皓,周光文,沈柏用,彭承宏,李宏为. 肝移植受体病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的检出及其临床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4, 3(01): 26-28+3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