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14, Vol. 9 ›› Issue (02): 138-142.doi: 10.16138/j.1673-6087.a0362
王海郦, 王舒蓓, 徐莹, 陈柯, 王颖, 孙蕴伟,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衍生物HAO472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小鼠肠系膜淋巴结细胞,体外以抗小鼠CD3/CD28磁珠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及诱导分化,并加入不同浓度HAO472与淋巴细胞共培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HAO472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FCM)检测48 h 0.5μg/mL和1.0μg/mL HAO472对CD4+T细胞增殖的作用,FCM检测48 h 0.5μg/mL和1.0μg/mL HAO472作用后CD4+T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IL)-2、IL-17的变化。结果 :0.5、1.0、1.5、2.0μg/mL的HAO472能明显抑制抗CD3/CD28磁珠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P
王海郦, 王舒蓓, 徐莹, 陈柯, 王颖, 孙蕴伟,. 冬凌草甲素衍生物对小鼠外周淋巴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4, 9(02): 138-142.
[1] | 刘锐锋, 盛倩倩, 张悦, 赵慧强. 冠状动脉扩张患者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亚型分析[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5): 373-378. |
[2] | 王虎, 张姣姣, 孙俊楠, 王海嵘. 白介素-6联合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6): 404-408. |
[3] | 王常刚, 刘坤, 冯浩然, 蒋奕玫, 施毅卿, 陈献则, 宋子甲, 李军, 李佑, 蔡东莉, 赵任. 结肠直肠癌B7S1表达与免疫浸润的关系[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4): 336-342. |
[4] | 李松涛, 杨大恒, 孙杭, 岳玉林, 张倩, 刘倩琦, 武苏, 马长艳. 甲状腺功能血清学指标结合超声检查在鉴别儿童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中的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6): 600-604. |
[5] | 高燕婷, 赵金艳, 王娟, 李佳, 许雯, 李莉, 蔺丽慧.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其临床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4): 407-413. |
[6] | 来小音, 孙家兰, 胡荣郭, 杨雪莲, 吴国炉, 李龙宣, 卜碧涛. 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与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加重及缓解的相关性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2): 199-203. |
[7] | 郝杰, 楚小鸽, 李超, 巴音才次克, 董光苹, 刘占云, 刘振宇, 王静懿, 李良群, 孙海波, 陈瑜, 陈秋生, 孙慧平, 糜坚青, 王瑾,. 培门冬酶治疗成人Ph/BCR-ABL1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药物活性与疗效[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9, 14(06): 355-360. |
[8] | 田明明, 吴涛, 薛锋, 汉英, 张丽萍, 王存邦, 白海. 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骨髓坏死一例[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05): 585-587. |
[9] | 武慧敏, 石静云, 吴涛, 毛东锋, 白海, 王存邦,. WT1和HOX11基因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3): 184-185. |
[10] | 徐卫, 缪祎,.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子异常及其临床价值[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5): 303-308. |
[11] | 葛雅冬, 吴维, 刘占举,. 固有淋巴细胞在炎症性肠病免疫失衡机制研究中的新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3): 209-211. |
[12] | 李佳明, 张苏江. Ph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及其对治疗的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1): 27-31. |
[13] | 张佼佼, 糜坚青,. 微小残留病灶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6): 391-396. |
[14] | 郑江花, 夏前林, 单孟林, 卢洪洲,. 活化特异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法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潜伏结核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5): 273-277. |
[15] | 戴然然, 王林林, 时国朝,. 调节性T细胞表达CD39和CD73在小鼠哮喘模型发病中的作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3): 226-23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