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10, Vol. 5 ›› Issue (04): 328-329.doi: 10.16138/j.1673-6087.a0867
朱骏, 高彦荣, 王椿,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病历摘要患者,女,38岁。因"面色苍白、乏力8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多次查血常规血红蛋白(Hb)波动于60~70g/L
朱骏, 高彦荣, 王椿,. 面色苍白、脱发、眼睑水肿[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 5(04): 328-329.
[1] | 王蔚, 王小钦.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诊断[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6): 529-532. |
[2] | 曹红刚, 苏媛, 赵强, 薛锋, 汉英, 王存邦, 白海, 吴涛. 肝炎相关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治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6): 579-581. |
[3] | 陈晓农, 高琛妮. 肾性贫血的诊治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1): 10-14. |
[4] | 田沛荣, 刘洋, 边识博, 李梦伊, 张萌, 刘佳, 金岚, 张忠涛, 张鹏. 减重代谢手术对贫血相关指标影响的回顾性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5): 413-416. |
[5] | 张梦雪, 王小钦. 铁稳态失调相关的炎症性贫血发病机制及诊断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5): 601-605. |
[6] | 王成云, 张帆, 顾萍, 潘秋辉, 王静. 二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的输血前检测及疗效评价[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3): 290-293. |
[7] | 邵珊, 蔡宇, 万理萍, 杨隽, 王椿, 姜杰玲,. 免疫抑制联合脐血输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2): 81-86. |
[8] | 王也飞, 吴蓓颖, 夏文权, 胡翊群.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上海地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中的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5): 472-476. |
[9] | 王也飞, 吴蓓颖, 夏文权, 胡翊群,. 血红蛋白E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例报告及文献回顾[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4): 435-436. |
[10] | 刘锦铭, 赵勤华,. 少见类型肺高压的诊治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4): 222-226. |
[11] | 徐丽昕,闫蓓,张旭辉,吴亚妹,李晓红,曹永彬,吴晓雄.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及其促进造血机制的初步疗效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5, 11(5): 292-294. |
[12] | 杨林花,. 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5): 483-486. |
[13] | 王鸿利,. 重视贫血的实验诊断和鉴别诊断[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6): 557-560. |
[14] | 马丽萍,. 地中海贫血的诊断[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6): 561-565. |
[15] | 王小钦,.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6): 566-56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